导读:胃肠病、妇科病、肩周炎、痰多湿气重……这些疾病都逃不出胃经穴位的主治范围。下面跟随杜若桑老师一起学习吧。本文节选自视频课程《中医人必学的经络课》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穴与主治作用 主讲人/杜若桑 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 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起于鼻,交頞中”这个“頞中”指的是鼻根凹陷处。 “旁约太阳之脉”,太阳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在这儿和足太阳膀胱经有联系,交汇于睛明穴。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就是眼保健操第一节按的睛明穴。 “下循鼻外,入上齿中”,沿着鼻子的外侧向下行走,走到了上排牙龈中,这大家一定要记住。 “过客主人”,客主人是一个穴位的名称,指的是上关穴。这个上关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 主干讲完了,接下来就是支脉,足阳明胃经一共有4条支脉,是支脉最多的。 支脉1: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支脉2: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气街:股动脉搏动处,此为气冲穴 支脉3: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胃口:胃下口,幽门 足跗:足背 内间:中趾与次趾之间 支脉4: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下面介绍一下足阳明胃经的主治概要,也就是位于足阳明胃经上的这些腧穴,所能够共同治疗的一些疾病。 胃经主治概要: 1. 胃肠病 2. 头面、五官病 3. 神志病 4. 热病 5.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首先肯定是胃肠病,因为足阳明胃经属胃; 头面五官的疾病,这也很好理解,胃经它循行经过面部; 神志病,胃经它是至额颅,交汇于神庭穴,神庭穴位于督脉,入属于脑。所以可以治疗一些神志病; 治疗热病,也是因为和手阳明经类似,阳明是多气多血,通过刺激阳明经的穴位,就能疏泄全身气血,达到泄热的效果;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这个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比如下肢部、足背上的疼痛和活动障碍。 天枢:肚脐旁开两寸横平。看它的位置,就能够大概推断出来它主治的病症。首先是胃肠系统的疾病;另外它靠近生殖系统,可治疗女性妇产方面的问题。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这也是临床上应用频率很高的一个穴位,而且是一个补虚强身健体的大穴。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对于一些虚症,通过刺激足三里来促进气血的生化,然后达到一个补虚的效果。 条口:这个穴位除了治疗胃经主治概要里边的病证外,还能治疗肩周炎。 承山:位于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之处。有很多临床实践表明,条口透承山可以也有效治疗肩周炎,这是一组经验穴。 丰隆:大家记住,丰隆有一个最大的主治特点,去痰化痰。由痰导致病症,肯定会选用这个穴位。 内庭:位于脚上,足二三指之间,指蹼缘后方的赤白肉际处。内庭有很好的泄热效果,对于胃火旺盛造成的疾病,可以针刺内庭来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