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陈天先生在美术领域的理论贡献

 雕塑头条武主编 2021-02-23


(陈天作品暨教学文献展学术座谈会上发言)

陈天先生一生坎坷,饱经磨难,使他在美术领域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被长期埋没。直到三卷五册本《陈天一个雕塑家的行旅》出版,陈天先生才开始为学界所知晓。这里仅从文论部分看,我认为陈天先生不仅是一个雕塑家,而是还是一个美术理论家、美术批评家。下面从三个方面集中谈陈天先生在美术领域的理论贡献:一、陈天先生在美术学和美术教育方面的理论成就,涉及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批评、美术教育;二、陈天先生理论研究的特点;三、陈天先生理论观点形成的原因。这里引用的陈天先生的论述均来自“文论卷”部分。
 

一、 陈天先生在美术学和美术教育方面的理论成就
(一)、在美术理论方面,陈天先生贡献有,
1、始终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强调中国雕塑的自身特色和道路。
他说:“我国雕塑艺术有它自己的道路,不能拿纪念碑大理石像等形式来小看我们伟大的雕塑艺术”(《我对汉代一些雕塑的看法》016页 1956《艺术生活》月刊1月号)
2、反对简单的阶级分析方法,主张具体分析,客观看待传统雕塑的价值。
他说, “我们不能以为汉代是封建社会,就把汉代艺术不加分析的,笼统的说成是封建阶级意识的东西。(同上)017页还说,  “艺术可以突破题材的限制,反映更深广的意义“《我对米开朗基罗的认识》  222页
3、主张雕塑应该关注乡村,走进乡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他提出, “雕塑怎样为五亿农民服务,雕塑怎样下放到农村“ 的问题,( 041《雕塑必须下放到每个村庄》1965年)这个思想和《收租院》、《黄陂农民泥塑》参照起来看,陈天先生提出这个问题非常早。 
4、强调地方性和地域特色
他说 “艺术特色是带地方性的,不能失去地方性,各地的审美要求不一样。” 159  “地方特点要考虑自然资源,地方情况,工艺传统” 158页
5、提出了中国艺术以意为象,以神为形的重要思想,成为“写意雕塑”的理论源头之一他提出“我们民族绘画和雕塑是以表现意和神为首要目的,是一件作品的前提和主导。“ 196页;他还说 “‘意‘不能理解为造型手法,而是属于作品思想和审美范畴“  203页《以意为象 以神为形》 195页
6、提出中国雕塑是非写生的,而是建立在默写、记忆的基础上。205页

(二)、在美术史方面

1、坚持中国传统的雕塑特色例如,他提出“雕塑要上彩“ 045页;提出”雕塑可以讲故事 “,043 这都是对传统雕塑的认识。
2、他对汉代,特别是陕西地区的汉代雕刻做了系统研究,在50年代难能可贵。 
3、他对秦俑、长安陶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来出于复制的需要,对秦俑的工艺流程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4、他对墓室雕刻进行了正名和研究  《论陕北东汉墓室浮雕的特殊地位》 259页  提出为“画像石、画像砖”说法不对,应该是雕刻,不是画。
5、他还对古代中国雕塑和中国绘画、书法之间文化差异和文化地位做了深入的分析。
6、他提出了中国式纪念碑雕塑的特点:如群体、与陵墓联系、强调环境、形象间接出现;以霍去病墓、昭陵六骏、乾陵使节像、昆明池为例。
7、总结了中国佛教雕刻的特点:
(1)重写意、重表现 (2)形体感的充分利用 (3)整体感 (4)装饰性 (5)线的运用。
8、他还进行了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如 韩乐然、滑田友、米开朗基罗  

(三)、在美术鉴赏和批评方面

1、反对简单化的,标签化的美术批评

  他说 ”胡蛮同志著作的《中国美术史》里,把秦汉艺术归纳为两种内容:一种是关于迷信和崇拜的;一种是侍奉宗教的。总之都是属于封建意识形态的东西。”,对这种说法他提出不同意见。

2、艺术批评反对创作中的公式化、模式化,他的文章:《由于没有深入生活——雕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之一》1956年12月号《美术》019页—025页  是一篇艺术批评的经典范例。他的批评实事求是,一针见血。

3、他强调用实践者的眼光看作品,注重作品细节,注重形式、语言分析。如《喜看雕塑丰收——对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班几件作品的看法》029  评价了 刘小岑《山岗区小道》、孙纪元《瑞雪》、田金铎《稻香千里》、还有孔凡伟、张德华、伍明万的作品。

4、提出了评判艺术作品,提供艺术素养的五条途径:112页(1)艺术实践  (2)大量的艺术观摩  (3)丰富渊博的知识  (4)需要微妙的感知、(5)要用感情区看艺术,仅用理智分析是绝对不好评价艺术的

5、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评价艺术作品不刻意贬低,也不刻意夸大。例如他说: “我们也不能同意把秦俑艺术什么都吹成世界第一,该是第一才能是第一,不是第一的就不要说成第一,如有的人为了制造惊人的见地,不惜篡改历史,或者由于缺乏起码的美术常识,在报刊上吹嘘说‘秦俑是世界上最早的雕刻’,或扬言超过了埃及、希腊。 《秦俑艺术重放异彩》  129页

(四)、在美术教育方面

1、“要走我们自己的路,要有我们自己的教学体系”
《对发展玉雕、牙雕、漆器镶嵌屏风等几种工艺美术的建议》046页
2、主张探索、恢复中国传统雕塑教育师徒相传的方式,职业学校“要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因材施教,分别对 待” 《对发展玉雕、牙雕、漆器镶嵌屏风等几种工艺美术的建议》039页
3、因地制宜,雕塑教学“先从整体入手,再做部分。” 颠覆了学院派的习惯  046页  056页
4、用创作带动教学 《1965年在西安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教学札记》055页
5、教学过程中“吸收我国民族民间的美术教学传统” 057页,强调  “不同的传统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方法“   167页
6、从实践出发,推翻、质疑美术教育中一些传统说法 “雕塑和绘画完全是两回事。会画的不一定会塑,会塑的不一定会画” 081页;还说 “素描不是绘画的基础,不通过绘画,也能做好雕塑。” 081页“习作和创作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088页

二、 陈天先生理论研究的特点

 
(一)、探求真理,不畏上,不畏权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方案的提出不同意见;对胡蛮《中国美术史》一些观点提出批评,016页;对陕西省某协会领导提出批评。 
(二)、具有主人翁的胸怀,积极建言献策,有眼光,有前瞻性,例如:《对发展玉雕、牙雕、漆器镶嵌屏风等几种工艺美术的建议》第037页 ;《为筹办美术考古系的报告》111页; 1978年  具有前瞻性;《关于迅速筹建文物复制工厂的建议》  113页; 《关于良性发展旅游纪念品的建议》 155页
(三)、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特别是中外艺术的比较来说明问题将敦煌壁画和米开朗基罗壁画比较 018页在石窟研究中将中日进行比较  175页
(四)、具有文创产业的眼光,关注艺术的市场和运用问题正确处理出口创汇和艺术形态的要求,主张两条腿走路  038页; 强调复制品(衍生品)的制作。113页;关心行业发展和学生毕业后的出路。
 

三、 陈天先生理论观点形成的原因

(一)、师从韩乐然 ,有一个好的开头和起步;养成了传统的,国际的眼光;
(二)、受滑田友影响; 研究生,纪念碑工程
(三)有很好的理论天赋、敏锐,能抓住问题的实质、逻辑清晰,表达明确。 
(四)、大量的阅读,具有丰富的知识
(五)、虽也有时代的局限,但是比较同时代人,能够较早看出一些问题。
     


『雕塑头条』雕塑人生——陈天作品暨教学文献展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雕塑头条』中国百年雕塑——陈天

『雕塑头条』行旅·行旅——《陈天· 一个雕塑家的行旅》发布式暨座谈会



作者简介



孙振华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雕塑》主编,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雕 塑 名 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