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散口中臭气的方子!“伏火”一散,口臭就散,请你体会

 阳江阳春 2021-02-23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顽固口臭。

什么是顽固口臭啊?就是你想了各种办法,尝试了各种套路,依然无法摆脱的口臭。

这样的人,我见过很多,也听说过很多。

在这里,我想给你说个故事。

事情,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姓陈,年32岁,正是人生的黄金年龄。

她本为一朵交际花,长得漂亮,情商颇高,口才也好,很受领导赏识,所以是单位和外界联系、交往的一张名片。

但是,恰恰是这么一张名片,出现了问题。

啥问题?口臭!

不知道为啥,这个女子几个月之前出现了顽固口臭。有很多次,她可以感受到,在自己和别人说话时,对方的头会往后倾移一下,以躲避臭气。

身边的同事、朋友,也在旁敲侧击地提醒她。

这让她十分苦恼,甚至觉得,这是一种侮辱。于是,她想尽办法调治,包括服用所谓清热去火的药。但是,药片吃了不少,但效果很一般。

与此同时,她的嘴唇还特别干燥,有时候甚至感觉到阵阵痛楚。尤其是在气候干燥的时候,难受劲儿就别提了。

有意思的是,虽然唇干口渴,但是喝水,又喝不下太多。

怎么办?到最后,她决定看看中医,用点汤药。

看的谁呢?是戴丽三。

这个人,生于1901年,卒于1968年,他是上世纪的南国杏林名宿。你要感兴趣的话,就自己查一查吧。

刻诊,见脉细数,舌苔黄腻,舌质偏水润,但是唇干口臭。

了解到过往经历以后,戴丽三老师开了一张配伍,但见——

生石膏30克,升麻10克,细辛4克,焦黄柏10克,白芍12克,水煎服。

那年月,中医师开方子一般都很简单,就上头这五味药。

不过,戴丽三嘱咐,有一个外用方,必须得配合使用。这就是吴茱萸6克,黄连6克,一起研成细末,用醋炒一下,外敷在两只脚涌泉穴上。

结果,上头这方子,患者用了3剂,口臭就大大减轻,几乎感觉不到了。但是,患者依然感觉到嘴唇干、口中渴。这时候,戴丽三换了方子,用黑豆、绿豆、桑叶、石斛、白芍、玄参各10克,沙参、麦冬各15克,水煎服。

5剂之后,患者诸证悉平,口臭消失,嘴唇红润。那个聪明能干的交际花,又回来了。

故事,说完了。现在,我给你聊聊这背后的道理。

对于口臭,我们常常会第一时间想到三个字:上火了。

没错,这个女患者,也是上火了。

脉数,说明有热。苔黄,说明有热。嘴唇干,总想喝水,这还是说明有热,津液被伤着了。

当然了,除了热邪,她还有一点湿。苔腻,口渴而无法多饮,这些都说明,有一点痰湿蕴藏在体内。

但是,既然如此,为什么用清热去火的药,无效呢?

我告诉你啊,她的火,可不是一般的火,而是“伏火”。

什么是伏火?伏火,就和明火不一样。它是藏起来的火。你要是用清热去火的药来克制它,人家会藏起来,躲避你的锋芒。等你的药停了,人家再冒出来。和一般的火比起来,这个伏火是很难对付的。

这个女子的伏火,藏在哪里?藏在胃里。胃和口,通过食道联系在一起。胃火往上一返,他就口臭呗!

那么,面对这样的胃中伏火,中医又该如何应对?戴丽三老师的配伍,很经典,堪称教科书一样的经典。你再来看一下——

生石膏30克,升麻10克,细辛4克,焦黄柏10克,白芍12克。

既然是胃火,别管你怎么样,我都用石膏来清散你。石膏,是清胃火的第一把刀,得安排上。

前面说了,光清火不行,因为伏火会藏起来的。怎么办?就得把它身上的那一层伪装撕开,散开,砸烂它的藏身之处。于是,用到了升麻和细辛。这两味药,都有外散的药性,一个升散而清火,一个辛散而通络。一个偏寒,一个偏热,相互配合,令伏火无处藏身。

胃火积存日久,它会伤到肝。肝和脾胃之间,有疾病的传变关系。肝有了火,还会不时传给脾胃。胃火因此更难清散。所以,要把伏火降服,必须顾及肝。白芍,凉肝平肝,可以辅助去火。

胃热日久,炼液生痰,所以患者舌苔黄腻,出现了痰热之征。痰热一日不除,这胃中伏火也是一日不灭,于是,用黄柏,清热燥湿。

你看,这五味药,数量不多,讲究倒是不少,对不对?

当然,这些还没完!外用吴茱萸降气疏肝,黄连清热去火,贴服脚心,导火下行。内服加外治之下,伏火可真的没辙了,只好乖乖从患者体内撤出。

嗯,这就是总体的治疗思路。等到最后,患者口臭基本已经消除,只是口干唇干,说明热盛伤津。于是,用大队滋阴清热之品善后。

这就是老一辈的中医临床家,利用简单汤药,化解胃中伏火所致口臭的案例。我这么说,不知你能否看懂。

其实啊,这个口臭,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坦率讲,我认为,大部分口臭,还是源于口腔里头的毛病,如牙龈病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胃火所致的口臭,也是十分多见的。和上文医案患者类似,顽固口臭证属胃中伏火的人,临床中屡见不鲜。这个伏火怎么对付?戴丽三老师的方药,很有借鉴意义。所以,我详细解说,给大家以参照。

当然,方药,不能盲目吃,尤其是不能在不经辨证的条件下,盲目照搬。有些人,他口臭,并非因为胃火,而是因为痰湿,甚至有的人是因为脾肾阳虚,浊气不化。这样的人,石膏30克下去,那可就出乱子了。所以说,戴丽三老师的配伍,希望你能够慎重借鉴。包括其中的细辛,用了4克,也要注意(尽管有人认为,细辛水煎服,用量不必拘泥于三克以内)。

好了,对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这是一点老前辈的用药经验,希望能给世人以启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