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父”| 创立规矩,引导家教

 布衣学者研究室 2021-02-23

(父-字形演变,图自网络  编辑:未优士)

《说文解字》说:“父,巨也。家长率教者。率,先导也。从又举杖。”从字面上看,父,巨也,以为是大的意思,巨与大连用,互训。解释为“父,大也”。按如此解释,“父”是家中的有地位的大人物似乎也说得通,春秋时墨家学派的首脑也称“巨子”。从后句“家中率教者……”又去查“巨”的意思,许慎说“巨,矩也。”巨是规矩之义。可见,父的本义是创立规矩的人。在家庭中创制并且遵从规矩为家人做出表率。“从又从杖”,表示手拿着木杖。“杖”是身份尊贵的象征,《周礼》以老为尊,如“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父”手持着木杖,创制垂统,修己安人,家庭地位比较高,受到家人爱戴。

简要来说,父的职责是创立规矩,引导家教。父要修齐,需从自身开始,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父要将自身打造成家庭楷模,首先要任事,勤耕苦做,维持家庭生计是第一要务,否则如何率教。为家出力,父为先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需要用斧头作为劳动工具。郭沫若说:“甲骨文父,金文父,乃斧之初字。石器时代男子持石斧以事操作。”父者,斧也,拿着石斧从事体力活的人是父。又“父”“斧”音近,双手劈开荆棘路,开创一片家园,创制先创业,符合义理逻辑。

(图为“字金文写法   编辑:未优士

后来,父的文化品牌从原始的家里推广出来,“王”看到了,家国同构,王摇身一变为“君父”,为拉近距离将年老的得力助手尊为“尚父”,给冷酷的权力游戏披上一层温情外衣,结果君不君,父不父,春秋乱臣贼子跳出来,弑君杀父,天下大乱。在政治的大染缸里,父多以其名行于朝而无实,如秦始皇的“假父”“仲父”,都不得好死。王权利用父,神权也利用父,洪秀全别有用心成了“天父”。天之父还是天下之父,最后神父发怒了,“天子”也做不成。

古代第一位坏透的父可能要数虞舜之父瞽叟。《孟子》书中记载:“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瞽叟命令舜修理粮仓,等舜刚上去就把梯子撤掉,瞽叟便在点火焚烧粮仓企图烧死他。后来让舜挖水井,从上面推土埋葬他。虞舜大难不死,后福无量,继承尧做了天子,将瞎子老爹还封了侯。


End
   出品:  人学网|中华典艺网汉字栏目
         官网:www.renxueyanjiu.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