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欧美艺术大师的另类情史(2)

 文豪学者 2021-02-25

02 歌德的老少之恋

人们都崇尚诗人,但诗人都对歌德顶礼膜拜。我们是否都读过这位德国魏玛时期的大诗人的《浮士德》,这不好说,但年轻时一定借阅、传颂过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在他82年的漫长生涯里,每个阶段都有他为之激情燃烧的女性,从初恋弗里德莉克,到订婚又解约的莉莉,再到给他帮助和引领的施泰因夫人,还有他的妻子克莉丝汀,但对于歌德而言,女性象征着美好、纯洁、光明,而与肉欲关系不是很大。一个证据就是歌德一直到了39岁,自认为有资格严肃地对待人生时,才有了他的“第一次”。

早期欧美艺术大师的另类情史(2)

1822年2月,歌德遭遇了一场重病。这是老年丧妻、儿子不孝一连串打击的结果。这年六月,歌德到玛丽恩巴德去疗养,并在那里看望了分别多年的老朋友---女伯爵列文卓夫太太。十五年前,歌德追求过她。丧偶的列文卓夫太太和三个女儿热情地款待了歌德。长女乌尔莉克十九岁,整天陪在歌德身边,听歌德讲文学和艺术。

人们渐渐发现,病愈后的歌德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这个七十四岁的老翁简直像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刚一听到林荫道上的笑声,他就放下工作,不戴帽子不拿手杖,急匆匆地去迎接那个活波可爱的女孩子,又像一个成年男人一样向她大献殷勤。

中国绘画大师张大千常对人说:“ 人生啊,再老也要去谈恋爱。”而歌德在《浮士德》的最后,喊出振聋发聩的名句:“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飞升!”看来,老艺术家的心是相通的。

返回魏玛后,两地书解决不了老人重新喷发的爱情之火。歌德只好求他最好的朋友--卡尔·奥古斯特大公,请他为求婚一事去拜访乌尔莉克的母亲。

大公亲自从魏玛赶来,聪明的列文卓夫太太已猜到了几分。在大公说明来意后,夫人说:“大公,承蒙他喜欢上了我的女儿,只是乌尔莉克才疏学浅,相貌平平,年纪又小,还是请您的朋友另选佳人。”

受人之托的大公坚持道:“夫人,我想还是应该让你的女儿自己决定。”

夫人毫不退让:“女儿还小,我想不必了,请您回魏玛后,把我们的意思婉转地告诉您的朋友。”

大公无奈的返回魏玛后,没有直接去见歌德;歌德心领神会,知道被拒绝了。但燃烧的爱情怎会轻易熄灭,他继续写信给乌尔莉克,倾诉一个老人的爱慕之情。

乌尔莉克的态度有两种说法。一个是歌德没有得到乌尔莉克的任何的许诺和暗示,除了见面后匆匆的亲吻和一般性的安抚之词;一个是乌尔莉克冲破母亲的阻挠,来到了歌德的家门口,但正赶上歌德的儿子为老爸想要结婚一事破口大骂,无望的乌尔莉克对迎出来的歌德,含着泪说:“我读着你的信,不仅仅感到是一个弱小老人对我的哀求,而是领略到了一个青年热烈的亲吻。我会将信好好珍藏,我将为你守候一生。再见了。”而歌德不敢去追赶转身的乌尔莉克,因为他儿子看着他,周围的人看着他,魏玛的人都看着他,更准确地说,是全德国崇拜他的人都看着他。

不管两种说法的真伪,最终结局是一样的。

天才的心死了,只剩下上帝和工作。他静静地把自己最后的爱情之火转换成了不朽的诗篇——《玛丽恩巴德哀歌》,这个创作过无数诗歌的诗人,在他已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时,才第一次在自己的诗篇中率性坦诚自己的情感;在不幸的《玛丽恩巴德哀歌》诞生七年后,《浮士德》终于完成。

而乌尔莉克,德国女贵族,歌德最后的爱情对象,终生未嫁。只是不知是否真的是为了那个在她十九岁时,对歌德的承诺---我将为你守候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