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与读】程昌武诗词选or多多读诗之选读三首

 知之知然 2021-02-28

诗人简介

程昌武,196910月出生,基层公务员,现于浙江省遂昌县妙高街道办事处任职,兼任遂昌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

访山友

雪后空山静,时听折竹声。

闻人群犬吠,欲唤主人迎。

丹枫

霜酽松山寂,冬来景色寒。

丹枫心不忍,血性出层峦。

秋日游老中学

神情不似前,风度却依然。

宛见梧桐下,持书一少年。

立王村口解放桥上有感

旌旗一片红,涛鼓彻长空。

恍惚将军在,挥戈向敌冲。

桂花

节令秋分至,枝添灿灿黄。

风摇金粟散,花细夜增香。

春分

雨脚落声微,雷惊燕四飞。

时当春正半,红盛绿丰肥。

家有学医女

忽如一夜风吹大,眨眼毛丫变玉姝。

忍放学医求薄技,盼通仁术可悬壶。

周末

周未须斟酒几杯,点开微信约人陪。

一年转瞬空花碎,既误桃红莫负梅。

乡村行

隐约村庄一片黄,翠山碧水衬青墙。

雨绵游历无须伞,润到诗边点点凉。

暮春

圆月笼纱夜色朦,花飞花谢有无中。

东风怜我伤春逝,趁暗偷偷遣落红。

浪淘沙 望月

楼顶独凭栏,夜色阑珊。月当三五十分圆。雨后风清云自散,泼眼冰颜。

幽境触心田,思绪翩翩。赋词遣兴向婵娟。静好光阴多眷恋,字里行间。

一剪梅

一路红黄满眼秋,些许萧凉,点点情愁。

长年乡野弄田头,竹瘦溪寒,孤影悠悠。

人过中年何事谋,须自寻乐,听雨观鸥。

得闲携友共凭楼,一墨香笺,几句诗浮。

朝中措 山居

晨烟淡淡绿成阴,窗外雨霖霖。手种庭中榆树,时栖各异飞禽。

鱼塘清浅,一园瓜果,满院青青。桌上几盘乡味,尊前三两知音。

行香子 安逸农家

黛瓦黄墙,土屋泥娃。春来时,满院开花。门前种菜,房后栽瓜。品家中肴,杯中酒,盏中茶。

一头牛走,几声狗吠。小溪中,捉蟹抓虾。朝迎晨露,暮送红霞。愿人无忧,家无恼,国无瑕。 

编者按:作者是一位基层工作者,因常年穿行于乡间。他的作品,清新淡泊,字里行间有一股泥土的芳香。应该是受大自然的熏陶,才富蕴这种乡土气息。他在朋友圈是这样说的:走进大自然,晴空、暖阳、清风相伴左右,是惬意,是诗意。而你,只需随心而行,随缘而遇。

丹枫

程昌武

霜酽松山寂,冬来景色寒。

丹枫心不忍,血性出峰峦。

多多读诗:

枫树和严霜,是我们诗人每年都会忍不住写的。自古以来枫树与山水关联,与寒冷关联,与诗人关联,作品可以说不计其数。这首五绝,前二句只是一种铺垫,读来与其他描写初冬景致的诗没有大的区别。“丹枫心不忍,血性出峰峦。”这才是诗人要描写和表达的,把枫树个性化、拟人化。“血性”这个词,很动态,用于枫树感觉非常贴切。“血性”,形象地描述了初冬时节的枫树,是颓废的冬天一抹清醒,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诗的内涵,也是诗人很惊艳一笔。

家有学医女

程昌武

忽如一夜风吹大,眨眼毛丫变玉姝。

忍放学医求薄技,盼通仁术可悬壶。

多多读诗:

这首诗起句很醒神“忽如一夜风吹大,眨眼毛丫变玉姝”,孩子是父母永远的宝贝,父母看孩子是永远也长不大。“风吹大”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在这首诗里很贴切,也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孩子并不是“眨眼”之间就长大的,也不是“风吹大”的,这两个词,都是违背孩子成长所需要漫长的过程,以及父母为孩子所倾注心血的漫长过程。然而正是这两个有悖常理的词,令我们感动。原因是,父母看到长大成人的孩子,往往会忽视自身所付出的辛苦,而只关注于孩子长大与否,优秀与否。这也是人之常情。诗人或非刻意要表达这种深层的东西,而是作为父母,从笔端自然而然的流露出的,是一种来自诗人内心的喜悦感。我们熟悉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与诗中两句比较,轻重应有分晓。

访山友

程昌武

雪后空山静,时听折竹声。

闻人群犬吠,欲唤主人迎。

多多读诗:

冬天的季节,是一种静谧而安详的季节。这个季节江南最美的就是下雪后的景色。诗中表述的雪比较大,我们可以听见,翠竹被压折的声响。江南山区多竹,竹子在大雪天被压断情况很普遍。作者前二两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深山雪景图。我们经常读古诗中发现,古人常用,鸟鸣来反衬山之幽静,诗人用竹折之声来反衬山之幽静。白乐天有用“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来感知外面的雪下得很大。“闻人群犬吠,欲唤主人迎。”这两句用一群跳跃欢叫的狗来突破这雪后深山里的静寂,并体现题字,是访友的,这群小狗应该是认识诗人的,它们用它们的方式来表示对诗人的欢迎,也仿佛在喊它们的主人出来迎接客人。

这是一首写生诗,虽为空寂的雪山布景,写得很平实,很生活,诗中的情景仿佛就在读者眼前。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现代,冬天深山里的雪景与古代雪景还是比较接近的。这首诗的读点是:诗人用一种深冬的寂景来烘托一种深冬的欢愉。缺点是第二句撞典。前二句化典还可以化得更彻底一些。整首诗有“山空犬吠谁家。”的造境,又有“只今缥缈烟云里,应有仙家犬吠声。”欢愉。

这首诗专门列读,亦有其他想法。我们想表达的事物,与前人有所撞车怎么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