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爱新作品:舌尖上的美味——走进秋浦河农家饭店

 诗韵依依 2021-02-28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舌尖上的美味

——走进秋浦河农家饭店

作者、摄影|李爱新 主编|幽梦静美



在人文底蕴深厚的皖南山区,有一个地方被联合国称为“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的安徽石台县,其森林覆盖率达87%以上,负氧离子含量超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最高值的35倍,全国三大富硒地之一。
       

流经全县境内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秋浦河,更是以唐李白的《秋浦歌》而闻名于世。李白曾五次游历秋浦河,留下了45首诗歌,因此秋浦河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诗河。秋浦河两岸群山环绕,云蒸霞蔚,风景如画,秋浦渔村、百丈崖、蓬莱仙洞、醉山野及牯牛降等著名旅游景点分布其间。
       

秋浦河河水澄碧,清澈见底,水质优良无污染,里面生长的各种小河鱼肉质鲜美、鲜嫩,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由于这里的土壤富含硒,生长的农作物都含硒的成分,山里农家黑毛猪等吃了含有硒的农作物,肉质更加鲜美。
       

早听说在秋浦河岸边有一家农家饭庄在石台县非常知名,其野生秋浦小河鱼和红烧肉极具特色,每次都在全县美食大赛中获奖。
       

春节假期己过,应石台朋友之邀,作为食客的我相约几位好友从合肥驱车二百四十多公里,特意慕名来到位于秋浦河边这家农家饭店来品尝小河鱼及红烧肉。
       

该饭店座落在秋浦河岸边一座半山坳里,离美丽的秋浦河也就几百米距离,有条狭窄的水泥山路直通,汽车能直接开上去。
       

当我们驱车按朋友发的导航定位到达饭店门口停车驻足一看,这是一座具有皖赣特色白墙红瓦的二层农家楼房而改建的饭店,顶层屋面挑檐外栏杆边横挂着一块长长的牌匾,上面镶有“香玲农家饭”几个金色大字,楼房前的院子里栽满了花草。饭店左右还有几户人家,陈旧的房屋与这家饭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饭店门口有一个能容纳停好几辆车的简易停车场。环顾一下四周则群山环绕,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当我们走进饭店门口时,早已等候在这里的石台县城一位朋友急忙迎上来,和我们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寒喧几句后,便在他的带领下进入饭店里面。
       

这家饭店规模不大,利用自家住房改造,上下层共六间房。底层中间堂屋作为饭店主厅,里面设有服务台和摆放着几排小餐桌。东西两间大房,每间用隔断隔开分设两个包间,共四个包间,二层供其自家居住。饭店布置及装饰简单但宽敞明亮,干净卫生。在楼房的东侧搭建了一大间简易的厢房,作为厨房操作间之用。堂屋的服务台边侧墙面上挂着由省烹任协会和县政府颁发的,石台县特色菜“香玲红烧肉”“秋浦小河鱼”两块金色牌匾及获奖证书等。
       

这时的饭店早己客满为患,亏得事先这里的朋友预订才留有餐位。我们五人走进一间不大的包间坐下后,饭店老板走了进来和我们打着招呼。当得知我们远道从省城慕名而来时,热情的连忙泡茶递烟并表示一定做最好的菜肴让我们品尝。山村的农家饭店一般都没有服务员,都是经营者一家齐上阵。据饭店老板的介绍,他们饭店的小河鱼和红烧肉每天都是限量供应。为保证食材的新鲜,小河魚当天早晨从秋浦河中现捕捞,小河鱼都是野生的,因为目前还无法进行人工养殖。肉类是山里农家散养的黑毛猪肉,禽类是活的现杀现做,蔬菜也是自家种的。
       

农家饭店没有菜谱,我们只好跟着老板去厨房看菜点菜。在厨房里,我们点了一份秋浦小河鱼,一份红烧肉,一份杀猪菜,一份烟熏腊肠,一份红烧苦槠豆腐,炒辣椒瘪子及其它几个素菜,并要了两瓶白酒和一箱啤酒。
       

菜点完后,我们回到包间在一起打打牌唠唠嗑闲等了一会儿,所点的菜就陆续端上来了。当小河鱼和红烧肉火锅配上新鲜的嫩竹笋打底端上桌子的时候,锅的下面是用陶土做的炉子,炉膛里堆放着烧红的木炭在丝丝地冒着火焰。小河鱼和红烧肉在炭火的烘煮下,一股香喷喷的鲜美之气溢满整个包间,令人垂涎欲滴。
       

说起红烧肉,它可是一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美味。“黄州好猪肉,价钱粪如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是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苏东坡《食猪肉》诗)。提起红烧肉自然不能忘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他将红烧肉推向高峰才得以从基层走向上层,从百姓走上文人墨客的餐桌。
       

有人喜欢吃瘦肉有嚼劲,有人喜欢吃肥肉有香味,有人怕吃瘦肉嚼不烂,有人怕吃肥肉腻难入口。可这里的红烧肉采用的是山里黑毛土猪中的精品五花肉烹制而成,然后放入火锅内,肉在炭火的烘煮之下被击发了它的原始味道,使营养和鲜美得到充分的释放。但见肥瘦相间,色泽油亮,呈现出“浓油赤酱”本土菜的特点。尝一口则肥而不腻,香甜松软,口感浓郁,入口即化。
      

尤其是早晨才从秋浦河捞上来的新鲜小河鱼,在红烧之前用油稍微炸制了一下,外酥里嫩。红烧好的小河鱼在放入火锅中,鱼肉的鲜美和新鲜嫩笋那独特的清香味在火的作用下得到充分融合。那口感细腻,味道极其鲜美,让人回味无穷。真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偿!
       

烟熏腊肠采用山里农家腌制的腊肠,经过烟熏风干,使食材的本质在慢长时间等待中渐渐转化的更为咸鲜,让我们尝到了山里的烟火之味。红烧苦槠豆腐,它采用大山里苦槠树结的果子加工而成,口感醇厚爽滑,味道鲜美,纯天然且营养价值高,被誉为菜肴之中的“山珍”。还有那炒辣椒瘪子,辣椒和我们平常从菜市场的辣椒不一样,山里的辣椒长不大,炒的时候将整个辣椒拍扁留籽放入锅中,再加上农家自酿的豆瓣酱一起煸炒,那种风味让你吃了一次绝对忘不了。
       

菜在陆续往餐桌上着,我们一边喝着美酒,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谈天论地,兴高采烈。觥筹交错之间,一路奔波疲劳也随着这美酒佳肴顿然全消,虽比不是城里的山珍海味,但它却是纯天然无公害的,这就是关于生活味道的最好表达,也是属于我们的那份家乡味道。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两瓶白酒和一箱啤酒己喝完,桌子上只剩下了一堆杯盘狼藉。
       

最后的主食,是饭店老板免费赠送端上来一大碗当地有名的锅巴汤。这可是农家柴火灶大铁锅熬制出来的,汤白味浓,锅巴软嫩,焦香四溢,再配上一碟蒜头葱和自制辣椒酱,那种美味更是让人难以自拔。这不仅是一碗锅巴汤,它里面更多承载的是那一份乡愁,一种情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朋友再三挽留我们在这里玩两天。但春节假期己过,又因各自都有事,也不便给朋友添麻烦。于是都带着醉意相互搀扶着和朋友话后坐上车返程了,喝酒其间特意留下了一位友人不喝酒开车。
       

虽然为这一餐美味佳肴往返驱车近五百多公里,但作为食客的我们,真是不虚此行,相约寻找下一个美味目标。


下附作家简介:

诗韵依依签约作家风采 : 李爱新,望湖精舍主人。安徽合肥人,业余爱好书画、摄影,读书,尤爱中国传统文化。




 作家期精彩

作品不断添加中......

李爱新作品:书 房 随 感
李爱新作品:禅 茶 一 味
李爱新作品:诗 词 一 组
李爱新作品:溶 洞 探 险
李爱新作品:国 庆 抒 怀
李爱新作品:山 村 晨 曦
李爱新作品:雨中的秋浦河
李爱新作品:回忆有录像厅的那个年代
李爱新作品:精耕自有豐收日,時光不負苦心人 —— 記己故著名書法家閻梓昭先生
李爱新作品:助教植物园拍荷花
李爱新作品:“三飨一宅”美食博物馆
李爱新作品:为庐剧《等不到今生等来世》拍试妆定型照后记
李爱新作品:致敬环卫工人
李爱新作品 : 浅 析 “元旦”

李爱新作品:参观苏家埠战役纪念园

李爱新作品:徽州西溪南与《金瓶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