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上海作了大江苏的省会……

 江苏城市论坛 2021-03-01

正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形象气质,每个城市也有不同但很容易被概括的特质,而每一个省份,也都在打造各自的形象气质。那么,“江苏”具有什么样的形象气质呢?说起来,也是有的;那便是在外有个如雷贯耳的名号,叫作“大内斗省”。

官方有一句宣传语,叫作“吴风汉韵”,其实也不尽然,金陵-淮扬的形象气质乃是江苏省会所在,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忽略不过去的。

尽管“大内斗省”一说是个玩笑,“吴风汉韵”抑或“江淮风土”,地域屌丝们再计较也无力改变,但本质上说,这是大江南北、苏西苏东在经济文化上的差异过于巨大,造成了今天诸多的江苏尴尬。这是众所周知的;而本文将表述的,不仅仅在于此。

今天,我们来大胆幻想一下,如果大上海作了我们大江苏的省会,情况是不是整个就不一样了呢?

从区域发展格局来看,上海作江苏省会,得上海铁路局之利,苏中、苏北至少提前十年通高铁,加之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主干网络,苏北真正融入上海,苏中、沿海直接接轨上海。以上海的号召力,江苏各地再也不会有纷争、内斗,各市各县各司其位,各展其能,把江苏建设成不可逾越的“第一省”那是“分分钟”的事。

南京作为沪宁-皖江经济带的中间节点,解甲归田之后,来自上海的威胁自动解除,轻装上阵,更好地承接上海经济辐射,名正言顺地带动安徽东部地区的发展,且再也不会因此受江苏人诟病。

由于省会远在东南端,苏中、苏北广大的腹地仅仅依靠融入上海,还远远不够。为避免重蹈南京省会的覆辙,必须将徐州作为与南京同等定位的高能级中心城市,承接大上海经济辐射,成为沪通-淮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徐州地铁规划建设步伐快速跟上南京,提前十年开通,高铁、机场等大交通基础设施提升级别,带动整个苏北地区提档升级。

有南京、徐州作为左膀右臂,合力支持省会上海作为江苏全省的桥头堡。

作为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代表,沪昆苏大都市连绵区提早十年成型。同时,江苏沿海开发以沪通为龙头,超前规划,国家级沿海高铁等大交通项目直接通过上海铁路局的运作获得实施。

沪昆苏、沪通、南京、徐州,江苏四大增长极在省会上海的一力带动下,不仅交通、城市化发展势如破竹,经济体量一增再增,地域文化的巨大差异也将被逐渐消弭。

苏南地区对上海的认同感自不必赘言,苏中、苏北对上海的向心力原本就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随着整个江苏发展欣欣向荣、遍地开花,则更加无话可说了。于是,苏南苏北在上海的影响之下,终于冰释前嫌,荣损与共,朝着美好的大康社会阔步前进……

时间线拉回到1958年。

在计划经济下,全国各地都按照自己的发展和需求作副食品生产规划。由于上海郊区太小,菜田不够用,因此上海市想办法扩大郊区范围。1958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准将江苏省的上海县、嘉定县、宝山县划归上海市,蔬菜和副食品用地相应得到了扩大。但不久,副食品供应又不行了,于是上海市领导跟江苏省商量。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又批准江苏省苏州专区的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六个县和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划归上海市管辖。

历史无法重演,但可以以古鉴今。

如果平行宇宙里有另一个江苏。当年不是将江苏10个县相继划入上海,而是直接将上海与江苏合并,上海作江苏省会;正如上文所述,上海带领沪昆苏、沪通、南京、徐州四大增长极协同发展,那么今天的江苏还能被人戏称为“大内斗省”吗?恐怕应该被叫作大团结省、永远的大哥大省、大江南北第一省,且仰而视之了罢。

是的,我们在另一个宇宙里通常被称作“大团结省”人。

江苏城市论坛微信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