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浐水​注》考略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1-03-01

○浐水

△浐水出京兆蓝田谷,北入于灞。

《地理志》曰:浐水出南陵县之蓝田谷,西北流与一水合,水出西南莽谷,东北流,注浐水。浐水又北历蓝田川,北流注于灞水。《地理志》曰:浐水北至灞陵,入灞水。

浐水,灞水最大的支流为浐水。浐水在今西安市东北广太庙入于灞水。远在汉时,这里属于灞陵县,故汉时的记载说:“浐水北至灞陵入灞水。”浐水虽是灞水的支流,却是绕流长安八水之一。《水经》还为它特立一目,说是“水出京兆蓝田谷”。现在的浐水在《水经注》为荆溪及其所合的狗枷川水。荆溪就发源于自鹿原上。现在白鹿原上还有泉,泉水汇成鲸鱼沟,西北流注入浐水。《水经注》说狗枷川水有东西二源:西川出斫架谷,其东有苦谷二水合,流向东北。苦谷今为库谷。库谷水正是和其西一条小水相合,北流与东川相合,成为浐水。[1]

浐河发源于蓝田县汤峪,是灞浐水系的最大支流,流经西安灞桥区广太庙附近注入灞河,全长70公里。浐河绕西安之东。(摘自八水绕长安到底是哪八水? 人文和谐公众号  2017-08-27)

南陵县(故城),汉文帝七年(公元前173)在霸陵南为其母薄太后筑陵,取名南陵。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分白鹿原北部置南陵县,以奉陵寝,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撤销。县治在今灞桥区狄寨乡大康村附近,辖区约今白鹿原荆峪沟以北[2]

蓝田谷,又作倒回谷。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关中八川之中的灞水、浐水即发源于此。唐广德元年(763)吐蕃陷长安,郭子仪军自牛心谷经此入商州[3]

灞陵,按《三辅黄图》卷六:文帝霸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因山为藏,不复起陵,就其水名,因以为陵号。灞陵即霸陵,为汉文帝陵,在今西安城东南,亦为古人送别处[4]

灞(霸)陵县故城,汉文帝九年(公元前17)在秦芷阳县筑陵,取名霸陵,改芷阳县为霸陵县,移县治于陵北灞水东(今桥区灞桥镇以北),辖区依旧。新朝天风年(公元15)改名水章县,更始元公元23)恢复原名[5]


[1]史念海著,河山集第九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329

[2]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市志,西安出版社,199608月第1,224

[3]《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4]《全宋词典故考释辞典》

[5]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市志,西安出版社,199608月第1,2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