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趣味乒乓球创始人穆健鹰

 12345csdms 2021-03-01

 (2011-10-29 10:44:31)

转载

标签: 

杂谈


                       穆教授给记者做示范动作(一)
      乒乒乓乓,不断有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的成员围观并饶有兴趣地乒乓球训练速成多功能单打球台上一试身手。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乒乓球新概念研究所所长穆健鹰则在一旁,对刚上手的同行们指点一番。
  这一幕发生在中国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发展论坛暨首届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建设论文报告会的中场休息时间,11月24日召开的首届论坛云集了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成员、京津等地的高校体育教师,以及体育器材企业工程师代表,不少人对穆健鹰在现场展示的小小的乒乓球训练台表示关注。
  穆健鹰介绍说,乒乓球是国球,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功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一些零基础的乒乓球爱好者想要达到理想的球技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耗费大量的精力,由此导致长时间游离于乒乓球大门之外,不免“望球兴叹”。

                  穆教授给记者做示范动作(二)

于是,穆健鹰经过学习借鉴他人训练方法、结合自身多年的乒乓球授课经验和发明的系列专利产品,在拜访乒乓球专家、学者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训练方法即“趣味乒乓球程序训练法”把此方法应用到俱乐部又总结出一套培训模式即“四位一体乒乓球培训管理模式”。
  穆健鹰在本次论坛上展示的小小球台,就是让练习者在“乒乓球训练速成多功能单打球台(两块可移动又可调整高度、角度的台子组成,每块台面约60平方厘米)”上,结合标准乒乓球台,利用软式乒乓球、传统乒乓球训练的一种既节省时间、又省陪练;既快速、又方便且效果十分明显的方法,此方法是对乒乓球基础训练的补充。让练习者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轻松掌握了乒乓球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穆健鹰在内蒙古民族大学2006年、2007年在公共体育课乒乓球教学中做了两年的教学实践,得出结果,用趣味乒乓球程序教学法优秀均占39~42%,而用传统方法教学优秀则只占20~22%。2008年穆健鹰在北京体育大学做国内高级访问学者期间为北体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做过五期免费培训,95%的人都能做到用20学时完成传统教学法36学时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并实现了玩中学,变“依赖型”向“自主型”转变。

                穆教授给记者做示范动作(三)
  穆健鹰对记者说,这种乒乓球教学的新概念,能把教学的被动性转化为学生自觉锻炼的主动性,变“填鸭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对激发练习者创造性思维起到促进作用。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