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三电”到“三横”寓意何在?

 商用汽车 2021-03-01

过去10年,我们一提到新能源汽车(产业),说的最多的2个字就是“三电”;而以后,我们再提到新能源汽车(及其瓶颈),如果仍单纯地只提“三电”如何如何,那就可能有点OUT了。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第3章第1节提出:“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其中,“三纵”即将过去及目前定义的3类“新能源汽车”概括为2个字“三纵”。“三横”即在过去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基础上,融合了充换电问题及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三横”是“三纵”发展的基础。
编者还以为,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三横三纵”的提法,是一个新提法,具有里程碑意义,它高度概括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和新定位。4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具体来看,“三横”包含了原来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其中:第一横融合了原来的两电(电池、电控);第二横对原来的一电(电机)进行了扩充——+电力、电子(分别指充换电设施及车载芯片等);第三横纯属扩充(智能+网联),这也是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三横”包含要素很多,既包含了原来的“三电”,也扩充了电力、电子、智能、网联。
“三电”只是新能源汽车身上相对于传统汽车的3个关键的“新”部件。
虽说自2009年发展至今,“三电”发展得还不是很理想和不尽人意,但总算可以应对和满足一般应用场景了,而且未来还会继续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还面临着新的问题(包括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车载芯片等)和新的需求趋势(智能+网联等)。也就是说,今后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只有真正、全面落地,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更宽。
因此,大家以后再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不能再单纯地只提“三电”了,而应该多提“三横”。
不过,2009年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虽然都没有提到“三电”这个词,但其最核心的意思是首先指向“三电”的。前者提出:“实施新能汽车战略。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专用发动机和动力模块(电机、电池及管理系统等)的优化设计技术、规模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技术。建立动力模块生产体系,形成10亿Ah车用高性能单体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发展普通型混合动力汽车和新燃料汽车专用部件。”后者提出:“坚持培育产业与加强配套相结合。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加快发展。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促进充电设施与智能电网、新能源产业协调发展。”而且,前10年行业针对新能源汽车提到的主要是“三电”如何如何,即只要“三电”问题解决了,其他就不是什么问题了;但以后,我们就需要换成新的提法了,“三横”问题如何如何。

图1  过去10年,我们一提到新能源汽车(产业),说的最多的2个字就是“三电”2个字
图2  今后,我们再提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尽量不要再单纯地提“三电”问题了,而应该多提“三横”问题

图3  “三横”问题是在原来“三电”问题基础上,融合了充换电问题及智能化、网联化需求趋势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来源:商用汽车杂志社 / 作者:肖献法
版式:Richard / 审核:孙   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