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祭神如神在(3-12)

 经义工坊 2021-03-02

      我国的文化来源自古就与天地有关。古人认为万物由天地化育,天地如父母。行禘礼的根本目的就是告诫世人要崇敬天地、敬畏天地、感恩天地。既然如此,诚敬之心显得非常重要。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注释】

       如,好像、如同。

      祭如在,从后面一句可以理解为祭鬼如鬼在、“祭祖如祖在”。

      不与祭,不能亲自祭祀。

      如不祭,好象(如同)没有祭祀一样。

【译文】

      (孔子)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好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能亲自参与祭祀,那就如同没有祭祀一样。”

      祭祀是众多“礼”的一种,也是一种最为古老的礼仪,至今还在民间广泛传承。“礼”是人与人、人与鬼神和宗祖之间关系行为的总称,其成立的前提是必须存在具有对应关系的双方,一是施礼者,一是受礼者,二者缺一则无法构成礼。无鬼神,不成敬;无君主,不成忠;无父母,不成孝。如果施礼者无视受礼者,礼的主体就自然缺失,礼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祭祀中如果无视鬼神的存在就是“不敬”;对待君主时不把君主当成君主就是“不忠”;在对待父母时不把父母当成父母就是“不孝”。

      孔子非常重视“礼”,称赞循礼,反对僭礼。从《论语》记述的内容看,孔子很少言及鬼神之事,正如他所说“敬鬼神而远之”。每当言及鬼神,并非指鬼神本身,而是借鬼神、借祭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里强调“祭如在”,并非一定认为鬼神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是要求祭祀的人应该从内心深处感觉到祖先、鬼神好像真正就在面前一样,内心必须怀着虔诚的情感。

      所以,孔子借鬼神、借祭祀论述“礼”,强调的不是宗教层面而是道德层面的意义,一个人祭祀时的外在表现反映其行为修养。君主可以从这一角度去辨别施礼者是否适宜于“政”。因为受礼者的“祭如在”与“不在”,取决于施礼者的主观认识。只有施礼者主观上认为受礼者“在”,“礼”才能真正对施礼者的内心产生真实而深刻的影响,因这种内在影响而直接表现出的外在行为才会“合礼”,“合礼”之礼才能真正用于“政”。

      从现代社会家庭祭祀看,任何人都知道并不因为祈求保佑或赐予就能够真正得到保佑或赐予,而是让参与祭祀者通过保持慎终追远的诚意,加深对仁孝的理解和传承,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但日常生活中,家庭祭祀活动的形式化倾向日益明显,“祭如在”的虔诚情感有所淡化,甚至因各种原因不能亲自祭祀而请亲友、邻里代劳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这就违背了祭的初衷和根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