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军合成营战勤参谋是干嘛的?怎么干?——上士在战斗保障中的角色

 hercules028 2021-03-03

●作者/司令部军士长 NEMA MOBARAKZADEH

●译者/晓寒

●校对/Nangwa

●取材/Infantry2020秋季(美)


拿破仑有句名言:“外行谈战术;内行谈后勤(后装保障)。”反叛乱(COIN)战斗暴露出许多上士(1SG)缺乏作战保障的有关知识和经验,特别体现在步兵连中。步兵连补给是有计划的、有技巧的谨慎行动。尽管进行补给作业的方法有很多,但我的目的是帮助步兵连上士明白保持连队战斗力是他们的责任。在大规模战斗行动(LSCO)中,保障是战斗的命脉。

后勤决定了战斗行动的节奏和深度。不能获取和分配必要种类的补给,作战会被迫消减直至终止,而且,如果没有解决好伤员疏散(CASEVAC)和医疗转运(MEDEVAC)问题,作战进程将会迟滞并引起战场上不必要的非直接敌伤导致的伤亡发生。连队上士是完成任务的关键;他们处于连接士兵与必要物资、上级支援的关键节点。与战斗辎重队指挥所(CTCP)和前线支援连队(FSC)协调配合,毫不夸张地说,上士为整个战斗提供动力,上士依托连队辎重队和战斗辎重队指挥所来实施的保障管理是大规模战斗行动成功的关键组成部分。

图1 保障计划

了解保障体系的运行将有助于上士理解后勤工作流程以及如何识别冲突点。对于许多机动性上士而言,保障体系像是一种神奇的生物,魔术般地交付了他们所需的东西。隶属于一支旅战斗队(BCT)的保障要素部署在整个战场,以支持作战行动。这些保障部队驻守在能最佳支持整个旅的地方,隐蔽于可防御的空间内,同时拥有足够的空间来建立其行动区域。一支旅战斗队基本保障节点称为旅支援区域(BSA)。

旅支援区域

旅支援区域容纳了该旅的大部分补给和保障力量。旅支援区域通常位于部队前线(FLOT)后10-20公里,但地形和任务等因素对其位置确定影响很大比重。旅支援营(BSB)负责运作旅支援区域。旅支援营监督整个旅支援区域,掌控其内部力量,并协助各前线支援连工作。旅支援营为前线支援连提供他们分配给各营的大多数种类物资供应。旅支援营同时还可以提供一定限度的部队运送能力。旅支援营分别建立一个II类野战医院,遗体汇集点(MACP),供给支持活动区(SSA)和弹药供应点(ASP)等。在旅支援区域内部,各前线支援连建立数个战场辎重指挥所(FTCP)。

战场辎重指挥所拥有该营的大部分保障能力。战场辎重指挥所控制该营的检修区域、大部分供水、加油机、清障车和战场补给队。通常,前线支援连上士、营人事参谋人员或军士主管参谋、军需主管参谋军士以及可能还有一些供给军士或文员驻守于战场辎重指挥所。每个部队都将指挥员安排他们工作最高效的地方,因此,没有任何两个旅支援区域或战场辎重指挥所的配备是相同的。战场辎重指挥所回收无法使用的车辆并进行维修,同时还集聚所需物资并将其打包以便有效地交付给各营。所需的物资要由后勤状态(LOGSTAT)知会各营,特别是战场辎重指挥所。前线支援连队通过其分发排(DISTRO)将补给品递送到战斗辎重指挥所控制的后勤物资分发点(LRP)。

战斗辎重指挥所和后勤物资分发点运作

物资分发排一旦到达后勤物资分发点,战斗辎重指挥所就成为其命令和控制要素。战场辎重指挥所通常距离部队前线5-10公里,但距离战术作战中心(TOC)足够近,可以在战术作战中心发生位置变换时用作备用指挥节点。战斗辎重指挥所可能有各种指挥员在位,但是通常司令部和司令部直属连、营医务官(MEDO),人事参谋代表和供给代表都在现场。前线支援连指挥官也经常在战斗辎重指挥所工作。如果司令部和司令部直属连层级更高,则他们负责控制战斗辎重指挥所。战场辎重指挥所使用9行伤员疏散和医疗转运命令,监督主援助站(MAS)和前线援助站(FAS)运作,协调车辆维修操作,且通常具备较小的运输能力以应对紧急情况。最终,战场辎重指挥所使得物资分发排的行动更为便捷。

图2 连辎重队

物资分发排负责向后勤物资分发点运送补给。离开旅支援区域后,它或是前往战斗辎重指挥所,要么联系战斗辎重指挥按照指令取道后勤物资分发点。通常情况下,物资分发排直赴战斗辎重指挥所,这样就可以在移动到后勤物资分发点之前先为战斗辎重指挥所和营战术作战中心放下所需的补给。司令部和司令部直属连上士的责任是促进物资分发排与连辎重车队联系更加平滑。根据战术环境和所交付的物资数量,战斗辎重指挥所可以将物资分发排护送到后勤物资分发点并协助建立基地。如果物资分发排需要转运遗物到遗体汇集点,则可能需要战斗辎重指挥所的帮助。司令部和司令部直属连队的上士应该担当指挥员角色,他们可以转移到各种冲突点上,以协助装备修复、伤员疏散(CASEVAC)和医疗转运(MEDEVAC)、紧急补给和其他紧急需求。司令部和司令部直属连队的上士尽管管理的车辆和作战携行包资源有限,其他主要指挥员遇有其他任务时,可以通过有前瞻性、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成为强大的战斗推动力。后勤物资分发点的建立和运作对于有效的补给操作至关重要。

物资分发排在位于各连队的中心区战术合理位置建立后勤物质分发点。后勤物资分发点和连队补给点(CRP)是驻站式服务补给方式的范例,即一个单位通过建立一个中央分发站点并让下属单位到达较高的层级部门所在位置来接收补给,物资分发排在战斗辎重指挥所可能提供的协助情形下必须保证该区域安全。运输补给品的士兵应以有助于提高分发物品效率的方式配置负重。

当各连辎重到达后勤物资分发点时,将根据营的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对接。负责辎重的连队上士,执行官(XO)或补给军士需要了解正在取走的补给品,并准备将回程物品移交给物资分发排。辎重队应有一支小队,随时准备在必要时来回移动物品。根据战术环境和部队的优先选择,连队上士可以打包物资以方便在后勤物资分发点处进一步分发。在竞争环境中或空间受限的情况下,辎重队可能需要返回连队补给点来配置负载以分配到各排。连上士有计划地、有前瞻性地、有效地运行他们的辎重队来支撑保障行动。

连辎重队

上士要保障好自己的连队之前,他们需要一个计划。每个人都熟悉这句格言:“上士负责菜豆和子弹。”这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在连队指挥员计划行动时,上士和执行官分头执行部队领导程序(TLPs)、战前检视程序(PCIs)和战前核查程序(PCCs);协助机动计划流程;集中物资;监督演练;并分阶段计划保障。保障计划必须支持和加强机动计划。

根据机动计划,上士应当能够确定行军速度以及可能遭遇的敌人编制。这些情报将在上士为每个排重新补给时发挥作用,并有助于预测所需补给的类型和数量。行动指令的第4段应该有具备壮硕性,并简要列出士兵们将打包的补给天数、重新补给窗口、预计地点,对后勤保障状态报告的要求和补给分发方法(即尾随式补给与驻站式补给)。后勤保障状态显示必须准确、及时。后勤保障状态的最新发布限制着军需参谋及时合并请求的能力,并且会干扰前线辎重指挥所查找和加载补给。如果时间充足的话,上士应举行一次保障联合演练(CAR)和一次实操演练。连队辎重队应该是战斗的倍增器,而不是成功的障碍。

连辎重队是连队驼包裹的骡子。根据部队修改后的组织和装备表(MTOE),大多数连辎重队由不同载重量的车辆组成。轻型步兵连最常见配备的载重车辆是带有水罐的轻量化中型战术车辆(LMTV)和指挥官的带拖车的高机动性多功能轮式车辆(HMMWV)。士兵负重量理所当然是整个军队的热门话题。步行士兵经常携带90磅和140磅战斗中必不可少的装备。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上士可以极大地减轻一些士兵的负重。

如果组织得当,辎重队可以帮助减轻士兵的负担。抵近行军或即将接敌时,士兵应只携带必要的战斗负荷。士兵通常将战斗负荷放在突击背包或三天补给用量背包中。士兵们将其余的野战装备装在一个帆布背包中,可以组织起来并存放在连队辎重车上。如果对规定条款不能正确使用,我们可能将帆布背包称为保障负荷。士兵需要携行什么参加战斗,取决于任务。连辎重队可以减轻士兵一些的负重,使他们的装备在战斗中保持不断更新。尽管辎重队可以支援一些士兵的装备,但总会有些时刻,作战环境要求士兵携行全部的保障负重。

战斗中有些地方辎重队无法替士兵的运输后勤物资负荷。虽然可以在辎重队上存放一些设备,例如额外的迫击炮弹,反坦克(AT)系统和其他重物,但士兵可能仍需要背着他们的背囊。连或排可以在攻击位置、连队集结区域或目标集结点(ORP)的打包计划中合并战术背包。这将使战斗人员仅携带完成任务必需的负荷就可以继续前进。然后上士可以随辎重队一起运送背囊,或者协助运送较重的物品,这样各排就可以返回取到背囊。通过组织辎重协助,上士为连队提供补给并为其提供战斗装备。

6月5日,在夏威夷,第25步兵师第3步兵旅战斗队的士兵抵达一个燃料、食物和水补给点。

建立装箱清单和发布指南将帮助上士们有效控制其连补给点。根据标准操作规程(SOP)对存储物资制作严格的装箱单将有助于再补给操作,尤其是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在分发背囊之前,上士应向排长(PSG)就任务、条件和标准作简报。简报可能很简单,例如只是让他(或她)知道背囊保留到第二天早晨。这将使各排有机会换掉脏衣服,保持卫生并使用睡具。如果有时间限制,上士则应该提醒对时和该时段要完成的任务,例如,移除化学、生物、放射、核(CBRN)设备,并在15分钟内退还背囊。当士兵们接收背囊时,他们应该确切地知道要取用物品的确切位置,因为没有时间为了寻找某件所需的装备而倒空整个背囊。当然,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并且要确保辎重队明确不会接敌。井井有条的装载计划将有助于装备的分配。

建立装载计划对于有效的补给操作是非常必要的。优化可用空间的在车辆装载中至关重要。辎重队可能会承载有:士兵的武器、弹药、即食餐(MREs)、水罐、油桶、医疗设备、电池、排装备备和四类物资等等,以上仅枚举几例。装载卡车上的物品时必须注意,如果有士兵受伤,需要留有伤员乘坐的空间。上士应制定计划并在任务执行前练习物资装载。补给队组织辎重队时应以为其首先分配最重要装备创造条件。例如,转入防御后,补给小组将需要迅速分发四类物资和反坦克武器系统。如果这在高耗能的情况下将很难做到。创建快速混合背包包裹将有助于上士快速分发物资。

使补给行动更高效

在为大量士兵补给时,快速混合背包极为重要。随着战场补给需求的变化,各排军士应当依据营标准操作规程主动提交其后勤状态报告。正确预订装备并将重要物品提前打包有助于此过程。快速混合背包只是一个预先打包好的容器,便于移动,并配有必需品。士兵可以用很多物品来构造快速混合背包,但筒状行李袋,飞行员工具袋和尸体袋都更适合使用。士兵们必须确保包中物品经过防水处理。包裹重量不得超过士兵步行运输物品的能力。预订额外的弹匣使得上士可以预先压好子弹并将其包装为50发弹药盒以便快速分发。排军士可以通过用装好盒子的满弹匣换取空弹匣来协助收集。排军士还应收集废旧电池、需要充电的电池、即食餐垃圾箱、损坏需要维修的装备以及其他不需要的物品,这样他(或她)可以基本上将用过的快速混合背包更换成新的。此方法仅要求每个小队携带一个额外的筒状行李袋。排军士同时还应通过确定一个专门运送补给品的补给小队来促进这一过程。必要时,补给小队可以携带Skedcos牌专业救援设备来使补给移动变得更容易。补给小队必须能够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来转移装备,但还应具有必要时对接敌做出反应的能力。虽然上士可以把装备分发合理简化,但供水仍然是更大的挑战。

步兵排在大规模战斗行动持续期间需要大量水。一夸脱的水重约两磅。一支常规的轻型步兵排平均每队有40名士兵,每名士兵的除了要携带战斗负荷和保障负荷,都还要带有六夸脱的水。这相当于补给一个排需要12个五加仑的水罐(总重量480磅)。乘以整个连队的排的数量,上士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一辆轻量中型步战车装满水罐就没有空间装载其他装备了。上士可以根据预期的工作周期和环境因素来预测部队水消耗量。如果没有良好的策略,给士兵补给水可能会占用很长时间,并且存在对作战产生负面影响的潜在可能。

如果上士没有合理计划,向士兵供给水会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水罐在连队辎重队中载有大部分水。问题是如何高效地将水从水罐运到补给小队。应用尾随补给法时,水罐可以一次满足一个排需求,然后再装满,再输送到下一个排。一支部队通过将辎重队开动到每个下属单位的位置并分发物资来实现尾随补给法。当应用驻站式补给法时,补给小队可以将排的水壶装入所携带的行李袋中,并运送到连补给点并在该地灌满。上士必须按时间和空间将补给小队分开,因此这种补给方法既繁琐又费时。这种补给方法的一个限制因素是,补给小队的士兵可能无法搬得动一趟就满足一个排需要的水和设备。上士可以通过计划和预订合适的设备来更加高效地分配水。

有了可靠的计划和合适的设备,上士可以快速补给水。使用两加仑半的水罐可以使排通过补给小队中更容易地分发大量的水。在快速混合背包中增加五夸脱的水壶,使运输和后续的分发水变得更加容易。关键之处就是要确保足够的水壶可以实现空满一对一交换,从而连队辎重队中总是有一些空余容器可用。大量储水袋、水过滤系统、漂白剂、碘以及用于单兵和大量水处理的商用现成净水系统,这些都是降低水补给频率的可行选择。毕竟,有理由认为选建巡逻基地的一个关键标准是要靠近水源。对于上士来说,需要辨明的是要关注如何快速将水从连队水罐运到单兵,还是要关注提供储水设备以减少对持续补水的需求。

战场的电台供电

后勤保障面对的另一个挑战是使无线电台保持供电。在大规模战斗行动期间,让无线电台配备充满电的电池可能变得特别困难。步兵连队携带数部需要不同电池的无线电台。一次性电池价格昂贵,并且难以保存。这使充电电池成为实际的选择。使用充电电池的问题在于充电电源的发电。

大多数连队没有配备便携式发电机。电池充电站通常需要110伏输出电源插座。太阳能电池板和手摇发电机可以作为选项,但电池充电时间太长,可能需要部队驻留一段时间,并且为大量电池充电通常也不切实际的。这就给连队只留下了两种选择:用汽车电池供电的电源转换器或便携式发电机。便携式发电机可让连队一次同时运行多个充电站,主要缺点是该连队将不得不在其保障计划中增加汽油用量,此外,发电机声音很大。如果连队指挥所(CP)可以轮换电池,则电源转换器和发电机应能够保证连队无线电的供电。这就归结到补给团队,他们需要确保向快速混合背包添加新电池并将废旧电池返还给充电站。当连队得到补给后,上士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伤员转运和医疗转运行动上来。

伤员疏散(CASEVAC)和医疗转运(MEDEVAC)行动

上士是伤员疏散和医疗转运的推动力。我们都听到过“接敌之后没有任何计划能够存活”这句俗语。由于接敌、疾病或受伤,连队不得不从战场撤离士兵。决定患者治疗的先后次序,并帮助他们转移到具备适当治疗水平的地方,是上士和他(或她)的医疗团队的职责。上士必须提前计划连队伤员集结点(CCPs),在地图上标注好位置坐标并在连队广而告之。

通过将连队伤员集结点设置与机动计划相匹配,上士通常可以节约士兵接受治疗前所消耗的时间。在伤员集结点,当各排注意力集中于火力下救护、战场战术护理和排里伤员验伤分诊时,上士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将伤员撤出战场。基于战斗的本质属性及其接近敌人的现实,将医疗转运力量带到士兵受伤的地方通常是不可行的。通过规划时清晰规划蓝图和充分考虑地面情况,上士可以协助排军士了解何时需要将伤员转移到连伤员集结点以及何时上士可以到前线运送伤员。连、排级伤员集结点都应支持更大规模的机动计划。连队应当避免伤员集结点动荡不安。严格的实战化训练应将伤员疏散和医疗转运环节纳入到关键的集中任务基础行动(MET)培训中。

对机动部队来说,医疗转运应作为常规工作内容。伤员分诊、救援运用和担架队以及伤员固定都是成功医疗后送的基本要素。急救训练是非常的,但懂得何时进行急救也同样重要。许多士兵会停止战斗去救治伤员。真正重要的却是先完成战斗并确保该区域安全,然后再进行医疗救助,而非在火力覆盖下去冒险。只有经过足够的训练,部队才将能够在战场上挽救生命,然后集中精力将伤员转移到能提供更高水平救护的地方。

成功进行医疗后送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确保关键武器系统和装备的安全。尽管快速疏散伤员很重要,但战斗人员获取必需装备却是最重要的。部队经常在撤离伤员时把其装备一起撤离,随后其他人员发现需要这些装备。部队通常使用一种状态卡来解决此问题。我的部队把使用扩展的空袭突击卡作为我们的标准操作规程,士兵携带三层压装的索引卡,上面有其战斗花名代号,血型和他们携带的作战要素。士兵们在背上并用记号笔写上他们的敏感物品和携带的所有任务必要装备。指挥员在医疗后送程序的每个阶段都掌握记录卡,使得他们可以对士兵及其携带的敏感物品负责。疏散撤离前,地面指挥员使用记录卡来识别和重新分配关键和必要的装备。编队将仍需要诸如无线电台、反坦克炮弹、机枪弹药、激光指示器等物品。当救助和担架队解除了必要的装备并固定好士兵后,上士要准备好将伤员转移到医疗转运现场或救护车交换点(AXP)。

上士负责将伤员从连队伤员集结点转移到救护车交换点、军事防护勤务点、战场支援点或医疗转运直升机着陆区(LZ)。上士必须了解该营在何处建立了这些部门以及友邻部队在何处部署了医疗力量。上士可以使用图形和覆盖图捕获这些位置。上士可能需要根据敌方位置和部队与各种医疗力量的接近程度来跳过较低级别的医疗点,从而加快伤员转运进程。如果前往军事防护勤务点、战场支援点,则上士将需要和驻守战斗辎重指挥所的司令部及司令部直属队的上士进行协调,以便伤员的移交。

撤离遗骸和接待新兵

尽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仍会有士兵们战死沙场,上士必须有撤离其遗体的计划。运输已故士兵遗体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在战斗训练中心(CTC)训练大规模战斗行动中暴露了我们在训练和理论上的空白。部队有一整排的已故士兵时该怎么办?在部队继续开辟前进道路时,轮换部队必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程序。有一些方法可以会有所帮助,部队不应将死者和活着的士兵一起移动。而且,死者是疏散进程中的最低优先级的。

指挥员在分配救援和担架队时应审慎地判断。在可能的情况下,死者的朋友和直接上级不应该是接受此项任务的士兵。在作战环境中,在可行的情况下,连队可能需要请牧师与士兵交谈。因为在大规模战斗行动期间,直到后期,士兵都不大有可能与心理健康咨询人员接触。最终,连队将必须将遗骸移送至军事防护勤务点或战斗辎重指挥所,以下一步移交给遗体汇集点。最后,该连将接收补充兵员或其他部门交付的附带物品。

一旦战斗辎重指挥所知会上士新的兵员已到达,则上士将必须进行协调以使士兵转移到连指挥所。上士可能引导护送队从后勤物资分发点到指挥所。在其他情形,上士则必须使用连队的辎重车队来运送士兵。兵员到达后,由上士负责将替换士兵分配到适当的岗位,这时需要先集中精力补充给兵力最短缺的排和重新配备关键武器系统。  各级指挥员应进行演练来做到战术上协调一致,以便新来的士兵可以学习该部队的标准操作规程以及战术、技巧和程序(TTPs)。如果上级司令部将整建制编队转移至后方,则指挥员应优先考虑训练,使士兵得以提高。

结论

在大规模战斗行动期间,如果上士能够有计划地、协同有效地开展保障行动,那么将是战斗效能的倍增器。至关重要的是,上士们必须了解所在旅如何部署并运行保障体系。这将使他们能够识别和消除冲突点。通过在计划制定过程中就尽早参与进来,上士可以分阶段协同保障,从而实现运动、机动和防御任务。有效地使用连的辎重队实施装载计划、装箱单标准操作规程和背包快速合成,从而保存士兵的体力,做到快速分发补给。仔细计划伤员疏散和医疗转运行动,并了解医疗力量的位置,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治疗。上士通过连辎重队和战斗辎重指挥所对保障行动的管理是大规模战斗行动成功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