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意渐浓,回首2018年汽车市场

 胖鱼说车 2021-03-03


谁都未曾想到,2018年会如此的寒意逼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漫威之父斯坦.李,武侠作家金庸,评书大师单田芳等许多国内外的名人辞世,似乎有一个时代走向落幕之感。这种氛围同样也弥漫到了汽车行业,回首2018在经历了近30年的增长之后,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首个年度销量上的下滑;不仅是中国,全球的汽车行业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挣扎”。

1.销量滑坡

虽然2018年的最终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不过根据此前乘联会的预测,2018年全年汽车预计批发销量约2820万辆,同比下降2%,其中,乘用车销量约2350万辆,预计同比下降2-3%。这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在向更成熟的存量市场发展。

随着市场的下滑,尤其是SUV市场的严重下滑,很多靠着蹭SUV热点发家的自主品牌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和品控体系,将在未来逐渐的被市场所淘汰。

2.寒冬将至,车企纷纷裁员

北美汽车的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都在2018年下半年宣布了裁员计划。通用宣布裁员14000人,福特公布了将全球裁员7万人的重组计划,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也宣布将对位于意大利都灵的Mirafiori工厂进行重组,2019年1月1日,该工厂将有2445名员工被解雇,3月4日前将会再裁员800人,总计3245人的裁员规模占据了该工厂工人总数的一半。特斯拉在6月也公布了裁员3000人的计划。马斯克给出的解释是,公司正在经历重组,管理架构将实现扁平化。因此在盈利压力下,特斯拉为降低成本而决定裁掉9%的员工。

而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华尔街日报》报道了中国外资车企在华工厂遭遇严重闲置的现状,举例福特汽车、标致雪铁龙集团和现代汽车三家公司在华的合资工厂。标致雪铁龙在华一家工厂中,熟练工人在洗地板或是参加相关学习课程,4家工厂有两家闲置。据福特员工称,一些工厂的工人轮班已经减少到每月几天,许多工人不得不兼职送快递或开出租车来赚钱。

3.特斯拉中国建厂

特斯拉在北美的市场表现完全碾压同级别竞争对手,在新能源领域基本做到了一家独大。Model 3车型在北美年销售量超过了10万辆,比传统的豪华车型宝马3系、奔驰C级都要高。然而作为预期盈利点的Model 3高达54万元的在华起售价显然是自寻死路。

不过特斯拉已经加速了在华国产化的进程,随着临港工厂的落成以及大规模招聘的开启,去除关税影响之后的特斯拉在售价上会更有竞争力,对本土的新能源造车势力影响也最大,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宣称“我们比特斯拉靠谱”并且售价最接近的蔚来了,至于2019年的市场表现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4.铃木退出中国

长安铃木当年曾经推出过不少脍炙人口的车型,雨燕、奥拓等小车型也曾经风靡一时,但现在的铃木已经快被逐渐的遗忘了。而随着消费者对于车辆空间的追求和家庭用车场景的增多,有着“小车之王”称号的铃木已经不再入中国消费者的法眼了。

2017 年长安铃木整体销量仅为 8.39 万辆,同比下降近 50%,而在 2018 年后,它的销量也依旧没有起色,一季度销量仅为 1.3 万辆,同比继续下降 56%。销量上的失败,是业界普遍认为铃木退出的最主要原因。

5.关税下调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将汽车整车税率为25%的135个税号和税率为20%的4个税号的税率降至15%,将汽车零部件税率分别为8%、10%、15%、20%、25%的共79个税号的税率降至6%。下调公告发出后的三天内,包括奔驰、宝马、林肯和沃尔沃在内的数10家车企纷纷宣布下调出口汽车价格。

这一措施对汽车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进口车的价格降低能够促进人们对高端进口车的消费预期。而采用的进口零部件的合资品牌在成本压力上得到缓解,终端有更大的让利空间。这也倒逼自主品牌提高产品力以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来。

6.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

经过了几年的“PPT”造车质疑之后,在2018年终于迎来了造车新势力的逐步交付。包括小鹏G3、威马EX5、新特DEV1、哪吒N01,还有天际汽车ME7、爱驰U5、车和家理想制造ONE、零跑S01等一众造车新势力都已经开始交付或者已经公布的交付的时间表。

虽然现阶段的新能源企业遍地开花,但前景却不容乐观,首先是几乎所有新能源造车企业所依赖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在今年年开始退坡,2020年在已经退坡40%的基础上再退坡40%,直至全部取消。从而改为通过车企的双积分措施来鼓励车企发展电气化,未来两年的形式不容乐观。

7.前浪死在沙滩上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因试图启动特斯拉私有化进程,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起诉涉嫌证券欺诈,被迫卸任特斯拉董事长。

掌控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以下简称“FCA”)的阿涅利家族对外确认,刚刚卸任首席执行官职务的塞尔吉奥·马尔乔内因为肩部恶性肿瘤扩散在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去世,享年66岁。

戴姆勒集团宣布董事会主席迪特·蔡澈(Dieter Zetsche)将在2019年5月的戴姆勒董事大会上正式卸任,辞去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相当于CEO)、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的职位,结束其在戴姆勒集团42年的职业生涯。

法国雷诺汽车公司CEO、日本日产汽车公司CEO,卡洛斯·戈恩因涉嫌过少申报自身报酬约1亿日元,被东京地方检察院特搜部以自愿同行方式带走。在今年的几个车企掌门人当中,有人猝然辞世、有人被迫退位、更有人身陷囹圄,这些曾经呼风唤雨的行业大佬的人生起伏,即便让我们这些寻常人看来也是唏嘘不已。

8.中美贸易战尘埃未定

原本在去年的7月1日,进口车的关税已经从原来的25%下调至了15%。但由于美方对中国发起约500亿美元商品的加征关税清单,中国也决定对原产于美国商品加征同等力度的惩罚性关税。自7月6日以后在美国生产的进口车关税税率又提高至了40%。

随后在12月1日的阿根廷G20峰会上,两国领导人在会晤后达成了和解,从2019年1月1日起原产自美国的进口汽车可以临时按照15%的关税税率进口3个月,而至于这3个月到期之后会发生什么只怕两边心里都没有底。

2018年的汽车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阵痛。在国际形势及国内市场衰退的双重压力下,车企如何转型应对将是未来的重点,尽管前景依旧非常严峻,但行业的洗牌也能够去劣存优,让行业走向更健康的发展,究竟2019还有什么大戏可看,我们拭目以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