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晓音 杜甫被贬到华州后,弃官而去,走上了漂泊西南的人生道路,与李白一生再未相见。 李白和杜甫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们不但都生活在盛唐,都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巨变,而且曾经相遇相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佳话。 李白与杜甫是如何相识的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李白和杜甫的名字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但人们乐意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不只是出于二人所取得的文学成就,还因为李白和杜甫本就相识,有着一段为后人称道的深厚友谊。 公元744年春末,时任五品官员的李白因触怒权贵高力士和杨贵妃被排挤出京。离开长安时,李白头戴道巾,身披道袍,做好了一心求道、远离朝堂的打算,也希望借此摆脱朝中敌人的威胁。 在寻师问道的途中,李白经过洛阳,而此时的杜甫恰好居住在洛阳老家。令人意外的是,两人虽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情和阅历,却一见如故,彼此欣赏。这次相遇成为了后世流传的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畅谈诗歌理想和人生抱负,李白和杜甫都喜欢四处漫游,寻找创作的灵感与激情。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李白和杜甫又相约见面两次:一次是在秋天同游开封。在那里,他们还遇到了住在附近的另一位大诗人高适;另一次是在次年入冬前,三人结伴在齐鲁大地观光游览,一路前往济南。 对于杜甫而言,这段经历是极为珍贵的。在后来的诗作中,杜甫屡屡表达他对李白的感怀,仅专门为李白所作的诗,如《赠李白》 《春日忆李白》 《冬日有怀李白》 《梦李白》等,就有10余首。第三次见面分别后,李白和杜甫各自踏上了坎坷的人生征途。 普安郡诏和李白“从璘”事件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大乱使李白和杜甫两个人的命运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个重大变化的起因跟“普安郡诏”有关。 公元756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出逃,一直逃到成都,而太子李亨则留守甘肃灵武,之后登基成为唐肃宗,唐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得知消息后,唐玄宗派了两个宰相到灵武去传国玺和玉册,这两个宰相当中有一个就是房琯。 房琯跟杜甫关系很好,他在普安郡的时候曾向唐玄宗建议下一份诏书,诏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唐玄宗的几个皇子分别去担任各地的节度使。北海太守贺兰进明向唐肃宗进谗言,说房琯曾为唐玄宗制定普安郡诏书,目的是让各个皇子来掌握各地的大权,分守重镇,反而让您呆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可见他对您并不忠心。于是,唐肃宗从此开始厌恶房琯。 在普安郡诏书中,皇子都分兵镇守各地,当时永王李璘被任命为四道节度使(山南、江西、岭南、黔中),皇帝让他带兵顺着长江东下。李白当时名气很大,李璘听说他在庐山,便三次写信邀请他出山。李白当时也正为自己报国无门而焦急,所以他收到李璘的书信后,出于挽救天下危亡的一片热情,参加了他的军队。 李璘当时驻镇江陵,手里的兵权很大,而且江淮地区的租税、赋税也全都堆积在江陵。周围人纷纷建议他去占据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明显就是和唐肃宗分庭抗礼。唐肃宗听到这个消息,下令让李璘回成都,但李璘抗命。 唐肃宗找高适来商量,高适分析了江南的重要性,并断定李璘肯定会失败。唐肃宗便派高适担任淮南节度使,统领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等12个郡,和另外两个节度使一起去讨伐李璘。 公元757年,李璘兵败,李白被关在浔阳的监狱里。第二年,李白从浔阳出发,被流放到夜郎,幸好途中遇到大赦。后来他又去了金陵、宣城以及溧阳,在现在的安徽和县一带来往。最后,病死在安徽当涂他的族叔李阳冰家。 房琯罢相和杜甫被贬 杜甫也同样受到了普安郡诏的影响。公元757年4月,杜甫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唐肃宗。此时唐肃宗已经从灵武搬到凤翔县,之后杜甫被任命為左拾遗。 同年5月,房琯的门客董庭兰被御史奏了一本,称其贪赃枉法,房琯受牵连被罢免相位,改任太子少师。杜甫向皇帝上书称“罪细不宜免大臣”。唐肃宗特别生气,下诏让他到三司(当时的刑部)受审。幸好在宰相张镐帮助下,逃过一劫。 公元757年10月,洛阳、长安都收复了,朝廷搬回长安,杜甫也搬到了长安。同年12月,唐玄宗回来了,成为了太上皇。 公元758年6月,唐肃宗第二次罢免房琯和他周围的一批人。首要的理由是房琯经常称病不上朝,其次说房琯和刘秩、严武交结朋党。于是,唐肃宗就把房琯贬为邠州刺史,把刘秩贬为阆州刺史,严武贬为巴州刺史。杜甫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这次被贬对杜甫是一次极大冲击,促使他的君臣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在杜甫早年的诗歌中,他希望自己能够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明君,让天下的风俗变得淳朴,这是他的政治理想。但到了后期,杜甫的诗歌越来越多地批评皇帝的昏庸无能。这是因为残酷的政治斗争,在杜甫的心中已经彻底抹掉了唐肃宗这位中兴之主头上的光环。特别是到了晚年,他写了很多的诗,不断回忆他这一次政治经历,可见这次事件对他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杜甫被贬到华州后,心情非常压抑愤慨。公元759年,杜甫来往于华州和洛阳之间,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本来唐军已经差点要收复河北了,然而出了一些差错,唐军在河南相州大败。于是军队四散,唐军只好沿路抓壮丁,杜甫因此写下了他最有名的“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经过反思,杜甫最后终于在这一年弃官而去,从此就走上了漂泊西南的人生道路,与李白一生再未相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