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出重拳,对引发3次以上群访的房企暂停供地、预售、网签,那些深陷“质量门”的房企瑟瑟发抖……

 昵称70992978 2021-03-04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7月30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官方微信“合肥市房产局”发布消息称,安徽省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近日会同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等七部门联合召开全市房地产市场稳控工作会议。

合肥市房产局党组书记、局长许道和在会议中提出,将按照相关方面要求与建议,对引发三次及以上群访群诉事件且没有有效解决措施的开发企业,适时采取暂停供地、暂停预售、暂停网签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信息公布当天,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了“房住不炒”定位,首次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同日晚间,大连市也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实施商品住房价格指导,继续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力度。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合肥的政策体现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稳交易、稳秩序、稳预期的导向。其中,“三个暂停”是当前各大城市管控中相对创新的内容,值得相关城市学习和借鉴。

零容忍度的“三个暂停”

据悉,合肥市上述会议通报了今年以来,当代置业、京商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在商品房交付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和由此引发的群访群诉事件,指出了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规划设计、销售宣传、房屋质量等方面突出问题。

许道和指出,全市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统一认识,把维护合肥市房地产市场和谐稳定作为当前重要任务。一是要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端正态度,主动作为,积极应对,与业主充分沟通,听取合理意见,拿出明确可行的解决方案;二是要严肃对待客观存在的问题,从思想上重视,从管理上分析,从方法上研究,立即开展整改行动,做到能改的必须改、该赔的必须赔、必做的尽早做;三是要切实承担市场主体责任,从维护稳定大局出发,从落实长效机制出发,从履行社会责任出发,强化内部经营管控,建立售后服务机构,开展自查自纠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参会的合肥市约40家开发企业,许道和强调,要求与其“约法三章”。

第一,明确三个层次

第一次出现群诉群访事件,由市房产局市场监管处对企业进行约谈,要求企业提出具体解决方案、解决时限、解决标准;第二次出现群诉群访事件,经核查,涉事企业确有明显问题但未能明确解决方案的,将予以通报;第三次出现群诉群访事件,对涉事企业采取信用考评扣分处理。

第二,确立三个暂停

按照相关方面要求与建议,对引发三次及以上群访群诉事件且没有有效解决措施的开发企业,适时采取暂停供地、暂停预售、暂停网签措施。

第三,落实三个从严

将定期开展联合会商,对问题多发企业,从严控制银行贷款、从严控制预售资金、从严控制备案价格。

严跃进对指出,“三个暂停”的规定显示了政府对于此类群访事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相关责任需要由相关房企负担。在实际购房过程中,许多开发商漠视购房者的诉求,对群众的购房维权置之不理,这既无法解决房屋交易中的问题,也容易形成更大的社会矛盾。所以合肥此次对于此类群访事件,要求开发商形成比较明确的解决方案、解决时限和解决标准,是值得肯定的。

合肥频现“维权”事件

“事实上,合肥是一直以来的楼市维权重灾区,因住房问题导致的维权事件屡见不鲜。”合肥当地人徐斌(化名)对记者表示,几乎每个楼盘交付都会有维权事件发生,即便是高端项目。

确如其所言,记者通过百度搜索“合肥住房维权”关键词,出现的相关搜索结果约1680万条,“维权潮”“实名维权”“强控维权”“集体维权”“大爆发”等字眼多次出现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记者注意到,会议中点名批评的十余家企业中,首当其冲的是当代置业。

徐斌对记者表示,当代置业的项目是位于合肥新站区的当代未来城项目。6月30日,有上百名业主去现场维权,主要原因是房屋质量较差、小区绿化不达标、地面都是停车位、地下室到处漏水等,但截至目前,仍未听说过有何处理结果。

维权现场图(来源:合肥当地论坛)

对此,严跃进表示,购房者一般不会无事生非,若非协调不成,也不会去闹事。本次政策出台后,购房者底气会明显增强,至少会拿群访行为去“要挟”房企。不过,严跃进还是建议,后续有类似纠纷出现时,购房者应理性应对,可通过协调沟通,涉及房屋质量和房屋交付的问题,态度可适当强硬。

合肥市楼盘维权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业主自身的问题,比如当初签合同时没看清楚,合同内写明公共空间不装修,但交付后业主发现没有装修还要维权。但徐斌指出,“大部分还是房屋质量问题。来到合肥后,开发商会有质量降标的情况存在,同样的产品系,在杭州是顶配,在合肥就是三等。开发商宣传时均表示自己是高端项目,然而,在购房者的期望值被提高,再见到实物就会产生较大落差,从而造成纠纷。”

对于有些开发商为何到了合肥就降标准,徐斌认为,或是受2016年的限价政策影响。

资料显示,合肥市自2016年10月出台限购、限价政策。政策中明确指出,价格管理部门要加强新建商品住房销售明码标价备案管理,积极引导开发企业根据开发建设成本、合理利润等因素科学合理定价。新建商品住房首次明码标价备案应按项目地块参照同区域、同品质、同类型新建商品住房备案价格确定首次备案价格;同一项目、同类房屋6个月内不得上调备案价格;再次申报备案价格超过6个月的上调幅度不得超过1%。已取得预售许可证的项目,须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可售房源,不得以“价外加价”等方式超出备案价格对外销售。

在销售价格受限的情况下,开发商只能通过各种方式压缩成本,质量出现问题是必然的。”徐斌对记者表示。

此次政策的出台或将改变这一局面。

严跃进指出,从今年下半年楼市表现看,部分房企或迎来房屋交付的高峰。对于楼盘项目存在质量的房企,需要对房屋质量进行大整顿和内部大检查,否则容易引发各类群访群诉事件。“只有真正做到保障购房者的合法利益,才能促进交易秩序的稳定,相关地产企业才不会面临无法拿地和无法销售的尴尬局面”。

编辑 沈玉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