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岁老医生每天上门诊,称自己歇着是一种浪费

 乙图yiphotos 2021-03-04

80岁,90岁,这个年纪的老人本应在家坐享天伦之乐,可是他们还坚持在一线为患者看病。而在他们看来,歇着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毕竟都有着几十年的临床经验。

90岁的王祖贻老人每天他的办公室里都挤满了患者,大家慕名而来,点名要他这个老专家看病,他也是合肥市仍在一线坐诊年纪最大的医生。图为王祖贻在给患者问诊。

在安徽省立医院,像王祖贻老医生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年龄从77岁到90岁不等,作为医生,他们早已功成名就,却因为对职业的追求以及病人对他们的依赖,一直坚持上门诊,甚至有的老人,一天不上门诊有点憋得慌。图为,每天,王祖贻老医生门诊室里都会聚集大量的患者。


翻开王祖贻医生的简历,“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资深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这些无不让人拍手称赞,他职业生涯中看过的病人数不胜数,获得的荣誉无法计算。图为王祖贻在给患者诊断。


王祖贻从事内科、血液病专科临床医师工作已有数十年。来找王老看病的很多都是血液疾病,被病魔缠身的患者往往带着坏心情来到医院。“王医生,我得这个病已经十多年了,我该怎么办啊?”“你别着急,我从医都几十年了,你这算什么?”王祖贻几句简单的话语,看似平常,却总能让他的病人宽心。图为,77岁的神经外科医生汪业汉仔细查看病人的每一张X光片。


在医院里,很多医生都师出王祖贻,说到他,他们除了赞叹王老师的医术高明以外,更是佩服他的敬业精神。“很多病人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都是双手合十,笑着感谢王老师。”门诊室的年轻医生说。图为汪业汉在向病人介绍病情,以缓解病人焦虑的情绪。


88岁的骨科医生孔繁锦医生一到诊室,就有来自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孔医生,我的腿又疼
了好几天了,您快帮我瞧瞧吧。”病人一脸痛苦的表情。图为孔繁锦正在向家属介绍孩子的病情。


阅完片子,仔细地帮患者检查,孔繁锦
拿起笔写下了他的诊断结果,并告诉患者:“你把我给你的这张诊断书留着,以后拿去哪里看病都用得着。”

孔繁锦,主任医师,教授,资深主任医师,1953年毕业于南通医科大学,从事骨科工作52年,对创伤、骨病、肿瘤、畸形矫正等有较深造诣,在国内颇有影响。曾任中华骨科学会2、3、4届委员,省骨科学会主委15年,全国多家杂志编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图为孔繁锦医生一到诊室,就有来自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


84岁的普外科医生柴肿培一边检查男孩的头部,一边向担心孩子生病的母亲介绍孩子的情况。


柴肿培告诉孩子父母,孩子实际病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柴肿培1992年起就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除了他们,还有85岁的心血管内科医生顾统元,78岁的普外科医生王永征,77岁的神经外科医生汪
业汉……图为85岁的心血管内科医生顾统元正在查看病人检查报告。


图为85岁的心血管内科医生顾统元正在查看患者的X光片 。顾统元曾援助也门,多次赴欧美以及日韩等国参加学术会议。


78岁的王永征,是普外科医生,正在给患者问诊。


这些老医生,都早已从自己的岗位退休多年,却依旧坚持回到一线。“为何非要在一切都有了之后再次回医院坐诊?为何不好好在家享享清福?”提及这个问题,“老医生”们几乎给出了同一个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