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昭君出塞的无奈

 葳蕤生辉 2021-03-04
最近有学者提出新和亲政策。我就想到了王昭君,这个冒充汉室公主和亲的可怜女子。在中国历史上和亲的公主,真的是出自当朝皇帝的女儿或者妹妹的很少,很多都是郡主。或者王公贵戚的女儿。公主金枝玉叶,怎么去塞外苦寒之地。作为女性没有独立人格,当朝的可汗丈夫去世,作为遗产被新继位的可汗继承。她们大多数是新可汗的小妈。这种乱伦关系华夏文明是无法接受的。

和亲的女性内心要承受怎样的煎熬,忍受着思乡之苦,还要接受乱伦的煎熬。

有种痛叫做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当户织,宜其室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只是一种梦里的桃花源。
历史上,文成公主是真公主下嫁到西藏,带去了中原文明,手艺。

其实一个女人和亲,真的不会如教科书所说,换来了和平。和平是建立在双方军事力量,综合国力相当的基础上,而且还是双方忙于内乱。无瑕对外,才能换来一时的和平。谋动干戈在萧墙之内,季孙之忧,君王都有。
去和亲的女子,很多都是接受集训皇家礼仪,更不会短时间内学会治国理政,除非有更好的天赋,有此天赋的人,吕雉,武则天,刘峨,慈禧,她们有能力力挽狂澜,参与国政,果敢处理政务。
其他的女子,基本上都是平庸之辈,治国理政之才平平。和亲能换来边境安宁吗?

《红楼梦》中,贾府最能干的三小姐,探春就是替郡主的女儿远嫁和亲。

和亲的女子,其实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改变夷狄之君的皇家血统,若有幸生下儿子,可以成为藩王,教授儒家文化,让其朝着新的里程进阶。

其实和亲的公主,是假的,夷狄之君亦是心知肚明,只不过陪嫁的嫁妆还算丰富,有如此多的嫁妆来充斥皇家金库,可汗又不是傻子,得一个女人,很多金银财宝,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和亲,只不过是比割地赔款好听而已。其实就是割地赔款的另一种状态。比起清政府签订的各种卖国条约,好听多了,皇家,大臣面子都好看。送走一个女子,一些财物。换来几年的太平,是最合算的外交。

那些和亲去的女子生与死,无人问晓。她们只有自求多福,跂予望之的故乡,如同天边飘来的朵朵云霞,不经过风雨,没有任何痕迹的飘过。
昭君的一首诗,《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这首词写的如此悲怨。作为和亲公主,她生活的如此艰辛。

昭君出塞,到如今还在传唱。可惜作为经典剧目,传唱她的美得,不知她有何美得,需要传唱。边塞是一个公主用身躯换来的吗?

历史总是将成王败寇的脏水泼到女性身上。亡国之君,都是妖妃所祸。妺喜,妲己,丽姬,褒姒。
国家存亡之危难,又是女人用身体去换去。被金兵掠取的那些王室妇女,最后被无情的卖做金人的侍妾。后来还被道德绑架,女人要做烈女,守节。不知那时的满口仁义道德的仁君,为什么没有贞洁情操呢?皇帝被抓走,大半江山失陷,为什么不做烈士呢?

弱肉残食,强者生存,谁是强者呀!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