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伐替尼的真实世界数据与临床试验相似

 医伴旅 2021-03-05

试验发现

虽然乐伐替尼(lenvatinib,Lenvima)对肝细胞癌(HCC)有抗肿瘤作用,但缺乏长期的安全性数据。一般来说,乐伐替尼表现疗效良好,但出现的不良反应(AEs)需要临床医生监测和积极治疗。

根据美国肝病研究协会主题为“肝脏会议数字体验”年会上的一张海报,真实世界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试验的结果表明,乐伐替尼的安全性与最初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相似。医学博士Yael Celermajer和共同研究者在他们的海报中指出,在这个真实世界试验组中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概率更高(39%)。这种不良事件与服用乐伐替尼的肝癌患者的总生存率(OS)得到改善独立相关。

试验分析

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51名患者接受了乐伐替尼治疗,其中90%的患者出现AE。高血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47%的患者出现高血压新发或恶化,39%的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在出现高血压新发或恶化的患者中,88%的患者需要抗高血压药物;15例患者需要1种抗高血压药物,5例患者需要2种药物,2例患者需要2种以上药物。在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促甲状腺激素>4.20 mIU/L)的患者中,75%的患者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严重不良事件包括十二指肠溃疡(2%)、恶性高血压(2%)、过敏反应(2%)和开始治疗后不明原因猝死(2%)。研究人员表示,41%的患者服用剂量减少,35%的患者暂时停止治疗。

在接受治疗期间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的中位OS较没有出现症状的患者高。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中位OS为309天;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中位OS未达到(P=0.033)。

在单变量分析中,生存率的预测因素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基线白蛋白和胆红素水平。在多变量分析中,白蛋白和胆红素水平仍然较高。

本试验的主要终点是阐明不良事件的类型、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次要终点是确定剂量减少率、停药率和OS发生率。

患者中位年龄64岁,44例为男性,43例曾接受过肝癌的治疗,特别是经动脉化疗栓塞(57%)、切除(31%)、消融(20%)、索拉非尼([sorafenib,Nexavar],20%)和选择性内放射治疗(10%)。

中位随访期为216天时,59%的患者已停止使用乐伐替尼治疗。研究人员表示停止治疗的原因是疾病进展(31%)、不耐受(20%)和治疗期间死亡(8%)。

47%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90%的患者有丙型肝炎(43%)、乙型肝炎(20%)和酒精(16%)引起的肝硬化。在预后方面,74%的患者为Child-Pugh A,24%为Child-Pugh B,2%为Child-Pugh C。

此外,63%的患者为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C期,37%为BCLC B期。

该项开放性、非劣效性REFLECT试验(NCT01761266),批准乐伐替尼用于不可切除性HCC患者的一线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乐伐替尼在OS方面不差,但在统计学上并不优于索拉非尼(HR,0.92;95%CI,0.79-1.06)。接受乐伐替尼治疗的HCC患者的最常见不良事件依次为高血压、疲劳、腹泻和食欲下降。

参考文献:

https://www./view/real-world-data-for-lenvatinib-is-similar-to-clinical-trial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