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走进你的雨季,润湿我的魂灵

 W行走在人世间 2021-03-05

(22)《葡萄》:诗歌一起句就直接运用了借喻的手法“眼睛”就是紫色的葡萄。在建华先生的始终始终都有一种动态的美,我想如果有人能以此为脚本制作动画,那将是唯美的,“厚重的外壳,会给一粒香甜让路”,这诗意的句子让人喜欢。

(23)《山泉》:泉与山之间在似与非似之间,却脱不了山的影子。山泉在这里成了“山的女儿”,虽然没有“山的性格”,却有多了一份“儿女情长”“千回百转”。

(24)《灯笼》:短短的21个字,却回环往复,意蕴深长是写物诗的典范,就像中国的写意画一般,总让人在似与非似之间徘徊,总让人惊艳不已。“行走于黑暗,却寻找光明”,富有人生的哲理。

(25)《茶叶》:茶叶里我最喜欢的是绿茶,沸水倒入时,翩翩起舞,起起伏伏,多么像人生,让人不由得想起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进退之说。茶叶的精妙就在于观赏起落沉浮的过程中可以唇齿留香,可以体味到微苦与甘醇之间的变化。“湿漉漉的灵魂”是对茶叶的真实的写照。“从淡到浓,从浓到淡”又是一个人生哲理思辨的话题之一。相比而言,西方的咖啡就简单了许多,没有这么多外在的可感的东西。

(26)《篱笆》:“把理智与任性,分界而治”这就是篱笆的作用,仅此一句,篱笆就变得高大上,变得具有了文艺范儿。“就那几根树,被,拦腰牵着”,这就成了,这就是诗意的语言,简洁概括,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的空间。

(27)《枣》:“绿青的枣是鸟,而一转身,满坡都是红鸟蛋”,看起来这个比喻是很牵强的,但是随着你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你却发现这荒诞之中,充满了太多的欣喜与快乐。

(28)《套纸袋的苹果》:这是作者多次耳闻目睹的乡村生活里最寻常的事物,但是入了诗,却不寻常了。因为作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这其中明确了作者鲜明的观点,表明了作者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29)《一块砖头》:“抛却世界繁华六月天,不与他人诉衷肠”,一块砖头,一块革命的砖头,哪里需要哪里搬,在哪里都是用来垫脚的。当然也有位居庙堂之高的,但是那样有朝一日,大厦将倾,想要保持一份完整都不可能了。

(30)《三月》:自己的第一印象可以概括为“写成千古文章,剜却五脏六腑,只留一具空皮囊,却与他人诉衷肠”。再仔细看时,“三月的笔端,挂满了所有的唐诗宋词”“一棵老榆树,把一个季节的积蓄举过头顶,像太阳购买阳光”“嫩芽娇羞的微笑里,绿茸茸的三月翻身坐起”这些精美的语句中凝结了作者多少心血和才思。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