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解《道德经》

 青衫老祖 2021-03-05

之一:《道德经》与《金刚经》的方法论比较

研读〈道德经〉,首先要搞清老子的论述方法。知道了他的方法,你才能顺着他的思维脉络去思考,并最终与他的思想契合在一起,理解他的道的真正含义。

道是宇宙的根本。宇宙之先有他,现在有他,将来有他、将来的将来有他。那是化育宇宙、贯穿而布满宇宙、主宰宇宙的东西。因此,道是宇宙的真理。为众生揭示道的,还有一人,那就是文佛释迦牟尼。他的佛是觉悟的意思,“大道的觉者”就是“佛”。所以,相传释迦牟尼是老子的弟子,不是空穴来风。

都是论道,释迦牟尼和老子所采取的方法截然不同。目的当然是一样的,都是想办法使众生最终理解“道”。为了更好的说明老子的论述方法,我把老子和释迦牟尼的论述方法做个对比,也叫比较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更好的理解“道”。

总的说,老子和释迦牟尼都承认语言对于“道”的局限性。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什么是道呢?那是不可以说的;勉强来说,离“真正的道”已经很远了;释迦牟尼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意思是说,我说的这些话,都不可拘泥。大道是不可说的,说了就歪曲了大道。当然,你要说我在歪曲法,好象也不是哦!

明知不可说,偏偏还要说,不是因为他们太多事,而是因为两位圣人都具有普度众生的慈悲心肠。怎么说好呢?从这里开始,老子和释迦牟尼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简单的说:老子采取了正叙法,基本句式是什么什么是什么;释迦牟尼用的是反叙法,什么什么不是什么。[注意,老子的“是”以“非常道”这个总判断为前提。是或曰似。]

举例说。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系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就是典型的正叙法。大意是,大道,虚虚和和的,似无所有。但用的时候,好象没有枯竭的时候。深湛啊,好象万物的根本。不信吗?那好,把思维的锐角消磨掉,把各种各样的想法忘掉,把眼睛的光芒收敛,守好自己的丹田。怎样?是不是看到一个透明的似无实有的东西?那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我只知道,他是宇宙的父母。

释迦牟尼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典型的反叙法。如果一个所谓的菩萨执着于我、他、众生、佛祖的区别,那就不是真菩萨。那什么是菩萨呢?是不是完全不讲我、他、众生、佛祖的区别就是菩萨?也不是。所以,释迦牟尼还说:“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从调动人的主动性而言,反叙法似乎更便于人的体悟。因为无法说什么是,于是我干脆说什么不是。把不是排除了,是就在其中了。改革初期,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搞不清楚,小平同志说谁也说不清楚。但改革总是要前进,为此他在他的著作中,也以排除法为主体。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排除了不是的,就为改革开辟了道路。反过去再看释迦牟尼,排除了不是的,也就为修行者自悟自度开辟了道路。

老子知道说是的局限。或许他觉得光说“不是”不是一个接引者应该有的态度,所以,他尽量通过叙说“道”的各种特征来帮助他的弟子们来从思想上不断接近道。更重要的是,在他说完什么“是”后,他还告诉你“自悟”的方法,让你自己亲自去体会,这就弥补了说是的不足。

告诉你什么是[似],然后告诉你“实践契合”的方法,这是老子的度人之道。一个长者对子孙的无私教诲。

之二:道体

在说道体之前,先寻几个“话头”。

1、佛告须弥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如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那么,佛为什么说要灭度一切众生而又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2、有个禅师[阿谁忘了]讲参禅三境界:第一层: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层: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层,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那么,他究竟见到了什么?

3、佛说:“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法不可取,非法亦不可取。那么,应该取什么?

参禅有个法门,叫“参话头”。我们老家说谁给了谁几句“话头子”。大意是话不投机,谁把谁给说瞢了。前边几个话头,别人懵没懵我不知道,我先懵懵的了。

其实,这里就涉及道体的问题。究竟什么是道?因为〈金刚经〉用的排除法,答案并不在那里边。那么在哪里呢?要说很简单:在仁者的心里边。但此心非彼心非非彼心,没有一番筑基的功夫,只是说当下便是之类的空话,终究还是丈儿金刚,摸不到头脑。这也是多少年渐修或顿悟争执不休的原因。

因为〈道德经〉是正叙的,以“似”来回答的,所以,要回答“道体”的问题,还是回到〈道德经〉上来。

首先,把老子的原话搬几个:

1、 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有两个句读问题先说明一下。一个是第一、第二句,有的把句读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另一个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这种句读法在我修炼的时候往往令我心境烦乱,说明它是错误的。故不取。

大意是:“无”[佛家为空],是天地的起点;有[佛家为相],是万物的本源。所以,[天地轮回],经常处于“无”[空]的状态,以显示“道”的奇妙;经常处于“有”[相]的状态,以显示“道”的奇巧。我这里给了两个名字:无和有;而实际上,它们同出于一个东西。那个东西是什么?我姑且叫它“玄”吧。玄之又玄,是各种奇妙事物的生门。

2、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3、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欲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大意是:周流天地之间的东西,岂不是很像皮风箱吗?里边什么都没有,但总是鼓鼓的、圆圆的。你要踩上一脚,马上就有东西出来。究竟是有,还是没有?说有,你啥也看不到;说没有,你一动它就出来。嘿嘿,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它,因为回答有或没有都有问题。多说无益,还是静守自己那颗明亮的心吧。

4、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大意是:虚无而又“神明”,这个东西是不生不死的,我想就叫它无生老母吧。无生老母的阴门,那是化育天地的根脉。它无形无相,好象存在又好象啥都没有。但它化育天地万物的功用,确实没有终结的。

5、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至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敫,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为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近之有。能知古始,是为道纪。

大意是:道是“夷”的,你能够感知它的存在但看不见它的实象;道是“希”的,你能够感觉它的流淌却无从听到她流淌的声音;道是“微”的,你可以体察到它布满你的周围,你却无法把它抓到手中。道的这个三个特点,你不可以执着地去辨析,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一个东西。它高居天上但不耀眼;深居地下但不暗昧。它的生命像无尽的绳子连绵不绝,却又好象空无所有。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具象”的具象。这叫“惚恍”[灵光闪烁乎?]。你感觉它就在你面前,你却看不见它的开始;你感觉你就在它的身后,你却看不见它的尾巴。它是最远古的“道”,却始终化育并主宰着今天的宇宙。究竟什么时候是开始?恐怕只有“道”知道。[尾句正译:能够认识什么是“道”,是修炼的纲纪]

好了。就引用这么多吧。到此,关于道体的问题,大概可以有个轮廓了。

1、 道是无形无相却又实实在在的。周流于天地宇宙之间,化育并主宰着万物。

2、 “无”是道的抽象形式,“有”是道的具体形式。无和有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无寓于有,有包含无。

3、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离空无色,离色无空。道周流于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都是道的具体表现形式,都是具有“道的一切品性”[佛性具足]。

4、 道无始无终。宇宙有始有终且不止一个;道只有一个,且无始无终。

以上就是“道体”的一些基本特征。但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非得自己潜心去修,否则任何人都不可能给出答案。

到此,对前边的话头是不是有所体悟了呢?

之三:道用

佛说:“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呵呵,什么意思呢?

看老子怎么说。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做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不住,不居,无乃相同乎?

简单说,上述两段话,说的都是“大道”对于自己“作为”的态度。做了就像从没有做过一样,心无所牵挂,无所执着,日在水中月在天,花自芳香水自流,一切都好象是自然而然的。这是圣人的态度,也是道的态度。

那么?道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或者说,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离不开“道”呢?还是先搬老子的话。

1、 生养万物。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是什么?借用惯常的说法,就是元气。也就是混沌初开前的状态。是空、是无,也叫元神祖气。需要指出的是,元气不是空气。二呢?就是混沌初开咸有阴阳。阴阳两种属性。阴阳备则子息成。所以是二生三,三就是子息的意思。子又生子,万物生生不息,就是个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

2、 成就万物。

老子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贞而贵高将恐厥。”

大意是,天、地、人、神、谷、侯王、万物,莫不是因为“道”的滋养周流而存在。离开“道”,天回崩塌,地会消散,神会休歇,谷物会枯竭,万物会灭绝,侯王即使再贵高也会倾厥。

3、 主宰万物。

老子曰:“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不能不敬佩老子的语言能力,他总是能够把博大精深的道理浓缩到短短几句话,几个字中。看这段,才22句话,就把宇宙的运行机理说了个明明白白。共四层意思:第一层,讲道体。有一种东西,混混沌沌的样子,是比天地更早就存在的。它真的很寂寥。但是,寂寞并不能改变他的意志,他独立特行着自己的使命,周流宇宙,从不懈怠,他真不愧是天下之母哇。我不知道它是啥,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道”,我还叫它“老大”。第二层是道的运行状态:它可真大,从过去流到现在,又流到未来,看不到尽头;这样流哇流的,究竟流到哪里去了,一个字,远,要多远有多远,至今还在往远处不停的流去[宇宙还在长],它虽然远去,但从未离开,望回看,它就在你身上,周流在你每个细胞,直至心头。第三层讲道的定位。道和人间的王者一样,是宇宙的老大、宇宙的主宰。第四层讲道主宰宇宙的方式。王者、地、天无不按道的法则行事。而道,只按自己的法则行事。或着说,道就是法则,它原本就是这样运行的,是自然而然的。

4、 考校万物。

老子曰:“孔德之容,惟到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窍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孔,大的意思,孔德就是大德。大德的形态,是以道为准绳的。大道自古及今,周流于天地宇宙之间,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一刻不停地考校着众生的作为。我怎么确定众生的作为是值得肯定的呢?因为有道嘛。

5、 颐养万物。

老子曰: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有不信焉。

人的生命不能长久,而道长久。怎么办?修道。道有个特点,道是可以修而同之并和道一样长久的。你修的与道同体,就可以与道同存;修有所德,就可以与所德同存;你不修,而是丢弃这宝贵的“道”,那你会被一起丢弃。态度决定一切。你喜欢道,道也喜欢你;你喜欢德,德也喜欢你;你喜欢失,失也喜欢你。你不要不信。你不够虔诚,你必然失望。

之四:道修

现在讲修道的问题。知道什么是道,不是目的;目的是“同于道”,也就是修道。

为什么要修道?不是说万事万物包括人都是“道”生的,而道自然周流于人身上吗?那还修的什么?

是的,道的确就在人身体内外。或曰:佛性具足。

有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当然这是讲下雪。不管是下雪也好,真的开花也好,总之开花是美好的东西;还有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花开则高兴,花落则哀伤。但花开花落,一年一度,却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这个正好比道和众生的关系。大道如同梨树,盛开的千朵万朵梨花,好比众生,道如同梨树是终年不死不灭的,而终生如梨花则是有开有谢、有生有灭的。原来道和众生是可以分离的,道注入人体,则人生;离开人体,则人亡。

修道为了啥?就是为了让道在自己身体内扎根,实现与道同体,延年益寿,乃至成佛成祖。

为什么“道”会离开人?原来,“道”是喜欢清净无为的东西,遇到不清净的情况,它又总是以柔弱无争的态度对待,谦逊退让;不清净的东西越多,它退让的越多;最后,不清净的东西占满了你的躯体,道也就退光了,人也就死了。

所以,道家有个“七窍成而混沌死”的故事。说的是有个大帝叫混沌,没有七窍。有个好事的人觉得,你贵为大帝却没有七窍,不是很不幸吗?干脆,我帮你凿出七窍得了。于是,一天凿一窍,七日便凿成七窍。这人刚要邀功,再看混沌,已然气绝身亡。其实,这个“混沌”指的就是“道”。为什么七窍成“道”就亡了呢?

这里就要借助佛家的解释。佛家讲缘,万事万物,生老病死,都脱不了一个“缘”字。与缘相联系的是个“业”字。人生有七窍,感知外边的世界,反馈到大脑中就会反映,会产生“念”,念也就是“业”,业造了,缘也就结了;既然有生就必须有亡,缘起就要缘灭,你得去“化这个缘”。人的七窍不停的感知外边的世界,这缘也就不停的结。缘结的越多,你就越不得清净,你不清净没关系,“道”被挤跑了。“七窍成而混沌死”了。

所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要在有没有破这个“缘”。

所以,你要修道,就要从“破缘”开始。怎么破?三际托空,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些东西统统做空;这些东西空了,心里干净了,自然而然就清净了,“道”也就回来了。

关键是清净无为。你清净无为,道就不会“跑掉”。你就同于道了。最后,干脆把“躯体”这个缘的产物也丢掉,就彻底解脱了,至少是个“罗汉果”。那么,如何做到清净无为呢?

这就是道修的问题。

关于道修,老子讲了很多。我们试举几例。

1、 上德不德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老子的这段话是修道的总纲。理解了它,就抓住了根本。理解这段话,关键是要理解“不德”与“无为”。“不德”并不是不讲道德,也不是“不要德”的意思。而是虽然“德”[得道]了,但并不觉得有所德、不有所执着、不沾沾自喜。这和佛家的“不著于相”是一回事。感觉有所得、并为之沾沾自喜,甚至人前夸耀,最终的的结果就是“一无所得”。所以,要真正希望有所得,就必须做到“清净无为”,“不取法相,亦不取非法相”。否则的话,麻烦就大了,按下葫芦浮起瓢,掉到沟里去了。

2、 知足。

老子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是修炼心法的基本要求。知足就会寡欲,寡欲就会宁静,宁静就会致远。不知足,就想得到,想得到,就会产生许多念头和作为。“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你寡欲,就可以把“跑马”拴住来滋养根基;纵欲,就会让宝贵的东西白白浪费。所以,一定要知足,“知足”而形成的“富足”,永远会富足。

3、 去智。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大意是:如果你是做学问,那就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开发自己的才智;如果是修道,就要设法忘却自己的知识,磨却自己的才智,最后达到无知无欲的状态。无知才能无为嘛。而一旦做到无为[切记念、业、缘],那就没有什么做不到了。所以呀,真正想“修道”的人,要无所事事。如果总想弄点事出来,那是不足以修道的。

4、无我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这个是修道的入门功夫。要修大道,首先要消除常人所有的争强好胜的心态,去契合大道谦虚自处的品性。明知道那么做会让人奉为英雄,偏要做被人耻笑为“妇人”的事,坦然面对众人的讥讽;明知道那样做会名扬天下,偏偏什么也不做,甘于寂寞地处于不被人知晓的角落;明知道那样做会无比荣耀,却宁肯被人羞辱而处之泰然。这样下去,才会养成与世无争的德行,功名利禄于前而不为所动;香车美女于后而燕处超然。也才能最终达到无为。

5、玄览[内观]

老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起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为玄同。故不可德而亲,不可德而疏,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打坐、内观,是任何修炼法门都需要的功夫。内观的过程,是清心寡欲的过程,与道“玄同”的过程,也是培基固本的过程。大意是:真正了解道的人,是无法告诉你“道”的形态的;凡告诉你“道”是什么样、什么样的人,他根本就不懂得“道”。怎么办?只有靠自己去感知。怎么感知呢?打坐内观。来,跟我一起做:微微闭上眼睛,不一定是死死闭眼,关键是关闭它的外视功能,也不要睡觉;关闭身上所有的关窍,舌顶上腭;把身体放松,忘掉所有的念头,返观内视,意守丹田。好、好,就这样。这就是玄同。要忘掉外边的一切。什么亲疏、利害、贵贱,这些东西,统统忘掉,不受它的影响。ENG、ENG ,感觉到没?

1、 盛德

老子曰: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折其慈且勇,舍其捡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这段话具有总结的意思。修道的纲目几乎都包含在里边了。第一是要有慈悲心肠。慈悲就不会随意戕害任何有生命力的东西,就会自觉克制自己的欲望;然后可以勇猛精进;第二是要俭啬,清心寡欲,不乱施为;第三是无争。保持忘我的精神状态。有了这几条,其他就好办了。所以,要像对待宝贝似的保持它,不可丢弃。更不可以违反它做相反的事。否则“死矣”!

之五:道行

道是宇宙运行的根本,道的品性举止就是万事万物行动的标尺。所以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修道的人,长期受到道的浸润,到一定阶段,其行为举止自然向道靠拢,或者与道契合,是为“道行”。

一个人有没有道行,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是法术?呵呵,那是道的枝解末流,是不足取的。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就是批评那些喜欢故弄玄虚的家伙。醉心于拨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愚蠢的开始了。

那么,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呢?老子列举了几种情况,可做参照:

1、 勤修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如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现在有句俗话叫态度决定一切。对待道的态度,当然可以反映人的真实品性。

2、 虚己

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无善之,不善者我亦善之,得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大意是:圣人是不会固执己见的,或者干脆不要有自己的见解,以百姓所想为想,以百姓的见解为见解。正确的,当然要采纳;不正确的,也要鼓励他发表意见的勇气,这样,正确的建议就会源源不断;守诚信的,我信任他;不守诚信的,也信任他。这样,守诚信的人就会日益增加。所以,圣人在天下,谨慎地收敛自己,装作浑浑愕愕。这样,百姓的意见就会源源不断注入圣人耳目;而圣人则对所有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段话好像是对天子说的。但也是对大大小小的掌权者说的。紫竹的一些斑竹们似乎也应该学学这段话。

3、 处下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和,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上上之善,就像水一样啊。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争高,而是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底层,所以,水的德行接近道。居住要善于选择能够长久的地方,心要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施与要符合“仁”的原则;智说话要注重诚信;治理国家要着眼于“和谐”;做事情要善于起用能人;有所作为要符合因时而动。这样就不会把自己放在与百姓冲突的地位。惟其不冲突,也就没有什么忧虑了。

4、 居后

老子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圣人就应该像大海一样,广博居下,不拒细流。

5、 博爱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有人说这句话反映了老子残忍的一面,怎么能够把人当草芥呢?这其实是对老子最大的曲解。

实际上,这句话不仅不是老子残忍的表现,恰恰是他博爱的真实写照。大意是:天地是不讲“仁义”的,但它对待万物完全平等,哪怕是稻草扎成的草偶,下雨的时候也从不绕开它,一样让它受到雨露滋润;圣人也应该这样啊。不能有亲有后,平等的看待所有百姓。

好了,写到现在,《道德经》心得系列正文就全部写完了。《道德经》博大精深,远不是几篇文章能够说尽的。而且,能不能正确的表达老子的本意,与个人的修为有绝大关系。所以,绝不敢说自己的说的完全对。随着学习的加深,肯定还会有新的体会。发出来,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就知足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