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庙泰华池

 平型关杂志 2021-03-06

白庙泰华池

文/张华

白庙就是白龙庙。它建在横涧村南不足一华里处,滹沱河北岸。河南面有村名“辛庄”,离庙约二三百米,传说中始建于五帝时尧帝。尧帝朝拜恒山途经此地(北岳)坐而休息,随将拐杖插入地下,则有泉涌。后人观为奇之,在泉涌处挖一池,名曰“泰华池”。

池水深不可测,清澈透明更为称奇的是此池年年岁岁,天旱不渗,雨涝不溢,实为奇观。明天启五年(1625)年知县周汉杰建庙祀之,名曰泰华池祠,又名白龙庙,当地人俗称白庙。里边供俸着司雨诸神。据县志记载,清康熙元年(1668年)大旱。远近村民前来求雨,云集于此庙。忽然天空雷电大作,空中堕冰一块,长丈余宽七尺,厚4尺余,然后天降大雨三日。康熙七年,典史王嘉锡由于祈雨灵验,主修此祠。传说康熙上五台时途经此地,在白龙庙中下跪,朝拜龙王立即显灵,清风细雨润泽人民。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横涧村张梅任总管重修此庙。道光十四年(1834年)大旱,十六年又大旱,(1836年)逐命当地官员再祷告求雨均灵验,俱得甘露。四野皆沾雨泽。在过去靠天吃饭年代,一遇干旱,以大营为中心的周边官商士绅组织起浩浩荡荡的祈雨队伍,人们扮成雷公闪电等各种司雨之神。聚集在庙中祈雨祷告,并将庙中白爷像用轿子抬起,沿途旅行,场面蔚为壮观。据说当时很灵验 每次祈雨无不成功。

其中还有一些神秘传说,每年祈雨推选一名总祭坛,一定要德行好之人任职。如果祭坛之人有劣迹,祈雨便不成功,池中青蛙会不按倒水中净瓶,必须换一名主祭后,青蛙会将取水净瓶按倒求得水。根据瓶中水量多少,几分水,则下几寸雨。因过去科学不发达,这也就不足为奇了。祈雨季节必须过了夏至节后才进行,夏至节后便是小暑,大暑节。常言道:大暑,小暑灌死老鼠。时值雨季哪有祈雨不成功之理?

泰华池在庙南边滹沱河畔,方圆二十平方米,深三丈,四周用百余块宽六寸的柏木板,1200根木桩及炭块分层加固砌制而园成。每年五月十三日淘池,横涧村与辛庄村村民由会头带领组织村民对泰华池进行一年一度的淤泥清理工作及维修。五月十八日为正式庙会,要唱大戏,原来在庙上唱戏三天,后改为五天。各地商贩纷纷前来,云集于此热闹非凡,形成一个商贸交流大会。白庙原属横涧、辛庄两村所建,后东淤地村形成独立行政村后由三村共同管理,由于文革中将庙拆毁,每年五月十八日,有一些负责庙会人员偷偷前去废墟处烧些香纸来祈拜龙神。唱戏开始迁入横涧村,改革开放后,又重建庙宇数间,并盖戏台一座。每年庙上唱戏由辛庄村出资。村内唱戏由横涧村出资,已形成一年一度的商贸交流大会。

由于现在科学发达,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祈雨这种迷信活动已不复存在。但白庙作为一处文物景点,还有不少人前来庙中上香许愿,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顺便观赏泰华池之景,不管有无神灵,白庙在当地也很出名。在发展经济大潮的今天,白庙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开发利用,俱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作者系横涧乡东淤地村民)

文字编辑:韩眉平     图文编辑:侯常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