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受孩子的平凡,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昵称535749 2021-03-06
2021年02月03日
很多人小时的梦想,是长大后能站在金字塔顶端。但努力了几十年,依然无法触及顶端时,便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盼孩子能出人头地,替他们圆梦。

他们为孩子的前程奔波,为孩子的未来铺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一个平凡无奇的自己,再有一个无比平凡的孩子重复他们的命运。
安徽阜阳,就有这样一位父亲,和儿子在街头争吵起来。


父亲一脸嫌弃地手扶三轮车的车身,看着儿子奋力吆喝摆地摊卖水的样子,他无法接受。
 
他认为自己精心培育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不应该是在写字楼里西装革履,做着体面的工作吗?
 
面对父亲的指责,男子双手抱拳,不停地对父亲鞠躬,说自己没本事,请求他放过自己。
 
这位父亲嫌弃儿子的每一份工作,送外卖、做销售、摆地摊,这让他的颜面受损。
 
他看到了儿子的满面灰尘,鄙夷儿子一身臭汗的衣衫,却唯独没有看到那颗为了生活拼搏向上的心。
 
有位网友的评论一语中的:这位父亲,是大多数父母的缩影。自己有着一个碌碌无为、平凡无奇的人生,就希望孩子来为他们增光添彩、扬眉吐气,让他们脸上有光,有为之炫耀的资本。并固执的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才是教育应达到的目的。
 
尤其是要高学历的父母接受孩子的低成就,要比接受自己的平凡更难。殊不知,对孩子期待太高,反而会害了孩子。

对孩子期待太高,反而会害了孩子

知乎上有个问题:父母的高期待,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有个高赞回答是:会把孩子压成平庸的废材。

因为家长的高期待,会削弱他们对孩子的激励,导致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肯定。

从而让孩子产生自卑,甚至有自我否定的心理。

父母希望孩子成才本没有过错,但是如果对孩子要求太高,很容易物极必反,最后伤及孩子一生。

北京大学副教授蒋承说:

因对教育落后恐慌,导致每对父母都铆足了劲,推着孩子往前、再往前。

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给其他人,便想尽各种办法去推孩子,设法让孩子超过其他人。

可他们忘了,教育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情。

让孩子用短跑的方式跑马拉松,很可能没跑到一半,就跑不动了。

就像记录片《没有起跑线》里,一位家长说的这样:

你总想让孩子赢,但如果因过度逼迫,导致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甚至自杀,那最后赢了什么?

接受孩子的平凡,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遗传学中有个理论,叫均值回归。

大意是说,父母的极端特征,不会随着基因完全遗传给后代。

后代的这一特征,会随着基因重组和时间推移,慢慢回归到平均值附近。

也就是说,即使父母都是学霸,他们的子女,也有可能落到普通人行列。

如果你的孩子,成为了一个普通人,也请你不要放弃。

因为即使是平凡的孩子,找到正确的方向,也会发现他们出彩的一面。

土耳其有句谚语:

“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聪明的鸟有高树枝,而笨鸟也有矮树枝在等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如果父母能尊重孩子的个性,帮他们过上适合自己的生活,那他们也终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接受孩子的平凡,并转变对孩子的期望,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就如作家刘继荣所说的:

“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其实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找到真正的自己。

他们不管成为英雄,还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终会都有鲜花陪伴。

能接受孩子的平凡,父母才是真正的不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