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她让华中大校友惊叹30年

 柴可飞 2021-03-06

三十年前的你是什么样?

恐怕多数人只剩下模模糊糊的记忆

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图书馆馆员管莉华的样子

却被当时的学生记得清清楚楚

“她清楚的记得我们常去借书人的名字!”

“她是我见过的最美丽

最和蔼可亲

最有职业风度的图书管理专家之一”

……

校友们口中的管莉华

2021年已经是她退休的第三十年

同学们纷纷回顾起

管莉华给大家带来的温暖回忆

大家早已是国内外医学届的栋梁之才

然而管老师带给他们的温暖

却一直深藏在心

1973年 管莉华

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原同济医科大学)图书馆工作

成为社会科学借书处的馆员

任职期间多次获评

省级、校级先进工作者

优秀教育工作者

工会优秀妇女代表等

“你不是王同学,你是刘实!”

在一次校友会主办的“庆春节,忆往事”活动上,有一项投票活动是选出你心目中最神奇的老师,管莉华毫无意外地以第一名高票当选。原因很简单,接触过她的多数校友都能猜到——管老师居然能够叫出每一个借书、还书学生的姓名。

“有一次,我用一个王姓同学的借书证借书,结果没有得逞。才递出借书证,管老师就说:'你不是王同学,你是刘实!’”1978级校友刘实回忆到,“管老师这么一说吓我一跳,我以为我跟王同学至少年龄和模样看起来差不多、而且我们都是入学不多久的新学生。她怎么一下就记得这么清楚!”

回忆起和管莉华相关的点点滴滴,几乎每一位校友都提到,当这位才见过一面的老师直接喊出自己名字的时候,心里除了意外,就是感动。管莉华老师对工作、对学生倾注了满满的爱,就像是和煦的春风,在一声声关怀与问候中,温暖人心。

1978级校友史元峰回忆到:“五年本科时光,每次去图书馆,被管老师直呼姓名已成习惯,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毕业两年后,我又回校读研,再一次进入图书馆,管老师还是那样亲切、随意地打了一声招呼:'史元峰又回来了?’”这一句像家人一样的温暖招呼声,让史元峰差点留下了眼泪。

也有学生调侃过管莉华:“管老师,您这记忆力也太厉害了!要是去记英语单词,您一天就能超过我一个月的功夫!”管莉华却带着特有的恬静,笑着说:“不会啦。我记住同学的名字是为了好打招呼,记单词不是一回事。你们比我厉害!”

用最细致的服务满足学生的需求

除了能记得并认出每一位读者

工作中的管莉华总是轻声细语

脸上挂着如沐春风般的笑容

她帮助读者查找图书

还根据读者的喜好推荐图书

尽自己最大努力满足读者的需求

才踏入校园时,1981级校友李军把满腔的青春热血全部用来阅读各种国内外的文学作品,成为图书馆的“常客”。在一次次借书还书过程中,管老师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主动帮李军找书、取书,认真细致、不厌其烦。那时,性格有些内向的李军并没有和管老师有过深入的交谈,但她却是新生第一学期除辅导员以外,唯一记得李军名字的老师。这让李军内心十分震撼。

“我总是想起管老师对待我的情景,她通过自己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我。她热爱着自己平凡的工作,她平等对待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她用最琐碎的服务来满足每一位服务对象的需求……”多年后,李军回忆起管莉华时谈到,“如果真正学习到了管老师的境界,我想我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差。”

遇到读者需要的图书已借出或架上没有找到,管莉华都会记录下来,等图书还回来或找到了再通知相应的人去借。在管莉华老师看来,这是工作的本分;在同学们眼中,管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他们终身难忘。

有一次,还在读本科的1980级校友邱毅想借一本摩托车驾驶方面的书,书的内容很冷门,邱毅对能借到合适图书并不抱太大希望。然而过了几天,邱毅就接到了管老师托同学带来的消息——已经找到了几本有相关内容的书。为学生额外寻找冷门图书本不是管老师的工作内容,但她却做得那么理所当然。邱毅说:“我一拿到书,就知道管老师找到这几本书是花了不少精力和心思的。这件事令我终身难忘,好像事情就发生在昨天一样,是管老师教会了我什么叫敬业。”

同济医学院图书馆的一张名片

回首40年前的同济医学院

管莉华老师优雅的身影

总是在同学们眼前闪现

她像是同济医学院图书馆的一张名片

让人提到图书馆时

就忍不住想起她温暖的笑容

现在的图书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检索,还能自助借还图书,相比起冰冷的机器,管莉华待人的一片真情,让人始终难忘。1978级校友沈毅说:“图书馆只要去了一次,管老师就记住了你,真是令人惊奇;每次看到她笑容满面,我就能感受到温暖,这更令人惊奇。她的音容笑貌和工作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最美丽的记忆。”

那时,1978级校友郑晓边和耿北玲常常在阅览室分享文艺期刊,管莉华祝福的眼神总是让他们心中一片温暖。他们总是笑着说:“管老师的温柔美丽与校友们的青春萌动交融是图书馆里的一道靓丽风景。”

在大学时期的青涩岁月里,管莉华温润和善解人意,给学生们带来一份温暖,让图书馆成为了学子的避风港,在孤独迷茫中短暂停留,然后继续在知识的海洋里努力求索。

1980级校友若敏在医学院度过了十二载春秋,因为经常去图书馆,管莉华成为了她接触最多的老师之一。从最开始的羞涩,到后来如朋友一般聊上几句,每次去图书馆,若敏都要寻找一番管莉华的身影。“从聊天得知,管老师的先生是军人,我也成长于军人家庭。她与我母亲年龄相当,我也从她的身上看到母亲的影子。”若敏说,“管老师的笑容总能让我在疲惫时卸下铠甲,与世界温柔相待。”

爱工作、爱学生、爱生活

这就是管莉华让学生难忘的秘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将最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

让每一位学生都为曾经的遇见而感到庆幸

很多校友说,他们都很想知道管老师的近况

你们的愿望小科来满足

目前,管老师已经离开了工作近20年的

图书馆医学分馆

与儿子一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去年11月25日

她在家人的陪伴下

度过了自己的86岁生日

瞧,含笑的她还是不是你记忆中的模样

华中科技大学(ihuster)

文字 / 范千

图片由校友、图书馆提供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