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播发展三大动力

 强哥的书屋 2021-03-07

滕斌圣

传统企业要想拥抱直播,变革自己的营销方式,需要提升人效、品效、场效。

当前,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CEO纷纷拥进直播间,开启带货模式,这种情形遍布文旅、美妆、餐饮、家电等各行各业。他们原先大多只做线下销售,进行转变不仅为活下去,也为尝试新玩法。

中国屏幕经济的发展,已经历了电视购物、门户电商、移动电商、社交电商等阶段。实现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购物,是现代商业的终极目标。但令人意外的是,眼下能带来指数级增长的“第二曲线”,居然是直播电商。电视购物早已有之,可为什么消费者更愿意为直播买单呢?要知道先有直播后有直播电商,前有映客、斗鱼,后有快手、抖音,直播成就了网红的IP和流量。

直播的特征是社交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也接地气,同时反映出了相对真实的社会。国家为了保护非物质遗产,把那些传统工艺大师像金丝雀一样保护起来,他们没有火。当民间艺人们利用直播平台展示才艺时,却能收获大批的流量和粉丝。所谓的社交化,是真实记录和情感共鸣,这两点也是直播电商发展的基础。

直播造就新消费,其发展具有三大动力。

一是“在家”。疫情成为了直播的加速器,在线业务的发展掀起了“报复“生消费”的序幕。

二是“交流”。消费者购物时有交流需求,通过主播的引导,消费者更了解产品的性能,缩减用户购物决策时间,购物体验更好。按照“人一货一场”三元结构来理解直播电商,消费者从主动消费变为被动消费,供应链的优化拉近了消费者与产品间的距离,商家通过手机直播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景展示产品。

三是“环境”。相关产业链日益成熟,各地政府着力推动直播电商,将其作为释放消费潜力的有效方式;5CJ和VR等技术的发展保障直播效果,产业分工的完善为直播提供系统支撑。现在全国网民数量超过9亿乙人,其中直播用户数量达5.6亿,直播成为新经济的水电煤。

既然时代已变,传统企业也应当主动求变,拥抱直播电商的模式要求,变革自己的营銷方式。而要想利用好直播,传统企业需要提升人效、品效、场效。

首先是人效,企业经营者要大胆打造自己的“薇娅”,借力直播,实现降本提效。直播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机,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线下活动投入。直播电商随时看、随地看,能实现业务场景线上迁移,突破营销活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使疫情过后,直播也将成为品牌商家的“标配”,企业需要进行后续部署,长期经营和维护自己的用户,形成交互和转化机制,最终达成提升用户的留存率与付费转化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线上线下并不矛盾,企业既可以把线下店变成体验店,也可以做线上直播服务,两者相互补充。

其次是品效,要保证产品品质,需注意供应链的保障能力。品效的提升意味着精准满足用户需求,准确找到切入点。网红依靠流量能够带动产品销售,但过度依赖网红流量,就会缺乏持续性。网红方式更易引发冲动消费,对商家的品牌打造带来复杂性。直播还要保障准确体验,各种美化技术的加入以及主播的宣传,使消费者容易被误导,最终引起较高的退货率。而高费用(给平台、MCN机构和直播)、高退货率,一直是大部分商家对直播电商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

最后是场效,直播是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无论“猫拼狗”还是“猫快抖”,直播都需要依托于平台。当前赛道玩家日臻成熟,底层云计算技术日趋完善,企业要利用平台全方位的体系支撑,提升购物体验。一次成功的电商直播背后,前期造势、团队配合、价格优势、粉丝积累,四项缺一不可。对于平台而言,提升场效需要加强规范,明确平台与商家的权益。

人类历史上的每次灾难都会催生新兴产业,直播电商可能就是此次新冠疫情炼就的丹药,副作用一定会有,但救命更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