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的意见统一,对削藩的目标和方法也已明确了,那就着手实施。 晁错按照“拣软的捏”的吃柿子原则,先从削减小国入手。 第一个对付的是楚国(首府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晁错弹劾,楚王刘戊在太皇太后守丧期间,夜不归宿、乱搞男女关系(私奸服舍)。他建议,将楚王刘戊斩首。 刘启批示,死罪太夸张了,宽大处理,就削去楚国的东海郡(山东省郯城县)吧。 刘启和晁错一唱一和,对答如流,配合默契,显然曾经彩排,对口相声说的不错。 接下来是赵国。晁错弹劾,赵王刘遂在前年(前156年)曾经犯错(到底是啥错,书上没有记载)。刘启批示,削去赵国的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 第三是胶西国。晁错弹劾,胶西王刘卬私卖官爵、作奸犯科。刘启批示,削去胶西国六个县。 故事已经展开,情节已无悬念。现在所有的封国都知道中央想干什么,甚至能够推算出刘启、晁错将要对付的下一个目标。 不错,正是长期在家卖老装病的吴王刘濞。 刘濞已经六十二岁了,但精神依旧极好,记忆力也未衰退。 当年,刘濞的叔父刘邦授他为吴王,并拍着他的后背告诫他决不可造反的场景时时会在刘濞眼前浮现。 现在,高祖刘邦已死去四十一年,刘濞当年被刘邦拍过的后背已经微驼。刘濞认为,自己对刘邦作出的不造反的承诺已到了保质期。 前些日子,刘濞在儿子刚被刘启打死那会儿,就动过造反念头,并着手准备,现在,摆明了中央政府将削减他的封地。 他害怕,削地之后,杀他儿子的凶手刘启可能会对他采取更严厉的行动。 刘濞决定争取主动,他重操旧业,再续前缘,紧锣密鼓地筹备造反。 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刘濞认为,现在造反的时机比前些年更加成熟。 那时如果造反,他有可能陷入孤军作战的危险境地,而这一次,刘启和他的智囊晁错,向他提供了众多的盟友。 刘濞先派出使节秘密出使胶西国,游说刘卬。刘卬刚被削了六个县,正自郁闷,在吴使的一番鼓动下,同意加入造反联盟。 刘濞和刘卬联手,分头秘密串联,拉人入伙,此项工作进展顺利,已经被中央政府修理的楚国、赵国以及即将被中央政府修理的胶东国、淄川国、济南国、齐国、济北国等封国纷纷表态,愿意响应。 在中央政府,毫无警觉的晁错依旧按步骤推进他的削藩计划。 他弹劾吴王刘濞有罪,刘启下令,收回会稽(江苏省苏州市)、鄣郡(浙江省安吉县)两郡。 准备捏柿子的手这次捏到了榴莲,大变就此爆发。 诏书到达吴国之日,吴王刘濞立即在吴国掀起血雨腥风,他把中央政府任命到吴国的高级干部全部处死(诛汉吏两千石以下)。就此宣布叛乱。 按照约定,胶西、胶东国、淄川国、济南国、楚国、赵国全部发动。 有一个小变故,原先表态要参与造反的齐王刘将闾(前164年,文帝瓜分齐为六国,这个刘将闾,是刘襄的弟弟,被封齐王)突然转变立场,决定效忠中央政府。 而另一个在造反协议上签字的济北王刘志,因为控制不住局面,反被部下劫持软禁,济北国也没能参与造反。 因为共有七个封国联手发动,所以,对此次规模浩大的造反行动,史称“七国之乱”。 乌角道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铁路职工,本名李康 爱沽酒,间读史 闲散散,懒洋洋 生无异象,世居襄阳 少无大志,安享小康 闲说古人,不问沧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