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心悬壶济众生

 淮阴语文 2021-03-09

仁心悬壶济众生



□袁著


       “嗬!小心屋里的药罐子。这两味药不能倒在一起……”爷爷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背。他黑瘦精干的脸上洋溢着宽容温和的笑容。这是我对于爷爷最初的记忆。

       爷爷是个老中医,他生活在陕西大山深处一个人迹罕至的小镇上,在镇上唯一一家医院里看护中药房。逢年过节我会回去看他,一年未见,他似乎仍是记忆中黑瘦精干的模样,笑起来带着山里人特有的真挚纯朴。

      我从医院大门走进了爷爷工作几十年的药房。刚进门,一股带着草木清香的中药味扑鼻而来,清爽醒神。在爷爷的药房里,我见到了只在数学书上见过的古老算盘。漆黑古润的算盘珠被摸得锃亮,反射着岁月的光芒。我看惯金属外壳的计算器,抚摸着算珠,似乎感受到古人的精深智慧。爷爷正在抓药,他嘴里念念有词,一双精瘦的手在算盘上灵巧拨弄着,发出清脆的响声。他问我学校的老师是否教过,我只说:“小学里老师教过,但忘记了。”爷爷没说什么,神情有些落寞。


       我重又想起了爷爷当年对我宽容温和的微笑,突然明白,他似乎是希望他的大孙子能够对他倾注毕生心血的事业燃起哪怕一丝丝兴趣。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爷爷的中医终究和爷爷一样,都在变老啊。

       每当有病人拜访,爷爷立即从温吞的老人变成严谨精干的大夫。他用夹杂方言的普通话轻轻对我说:“有病人来了,你先玩会儿。”随后戴上老花镜,认真地对前来看病的人进行中医治病的四大步骤——望、闻、问、切,非常专业。


       号过脉,他提起毛笔在纸上写下药方,随后按照药方上的药品比例开始抓药。爷爷抄起一根二十厘米左右的铜秤,那秤上坠着一个秤砣,另一端挂着放药的铜盘。爷爷称草药可谓是一把准,他每抓一味草药,都恰到好处,不需要再去药柜抽屉里抓第二下。最后,他熟练地将药用牛皮纸包好放进一个纱布袋子里。全部过程行云流水、毫无拖沓。临走,爷爷还不忘叮嘱病人用量以及注意事项。


      爷爷将自己的满腔热情贡献给了中医事业,为当地老百姓谋福祉。“仁心悬壶济众生,军中杏林展旗旌。惟愿人间少疾苦,哪怕赋闲作渔翁。”我想,这首诗是对和爷爷一样的老中医们最好的诠释。

      爷爷的中医里头的大学问,现在的我还无从得知其中的奥秘,它需要我用一生去探索。无论是算盘、铜秤,还是把脉问诊,都令我大开眼界,增长了许多学问。而我从爷爷身上学到最多的,是干一行,爱一行的赤诚坚守,这是从任何一本书上都读不到的大学问。

      如今的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医正在进步发展,踩上时代浪尖。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我辈不可遗忘,中医学需要在青少年手中发展创新,让医者仁心传遍全世界。 






袁著,淮安市清河开明中学初三学生,祖籍陕西,自幼酷爱运动、音乐、书法、喜欢读书,立志要做一名物理科学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