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国产片争气, 《我不是药神》首日票房超《红海行动》近1亿

 得心电影 2021-03-09

说实话,这部电影为国产片争气了,《我不是药神》首日票房超《红海行动》近1亿,让我对国产片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至于最终票房能否超过《红海行动》,当然是很有希望的。在故事情节上,我确实感动了,在豆瓣评分中高达9.0分,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电影了,还有很多地方做的确实很不错,但是有些地方真的过分了,还有其他不足的地方,下面都会一一讲到,不是说这部影片不好,而是为了让这部电影更好,完全超过好莱坞大片,这样是不是更好呢?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

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1.《红海行动》更多是蛟龙小队的集体主义,场面更震撼,枪战过程中的残酷、真实刻画得十分逼真,几位烈士的拼搏令人动容;编剧为了凸显出中国海军的战力和军事科技,布置了许多场景——坦克战,枪战、无人机、可以串联的手榴弹、军舰的副炮主炮、牛到不行的狙击手,导演似乎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军事YY都放进去,作为拯救行动反而有些夸张,更像各种技能傍身的浮夸美式动作片了……。最后提一嘴,战后的短暂平静下,几位主角的交流总感觉有些尴尬……。好了,《红海行动》我就不多说了,接下来好好说说《我不是药神》吧!

2.《我不是药神》是有血有肉的国产佳作,有笑有泪的良心电影,看完后,真的有一种,想飚脏话的表扬,结尾时,有人很多人鼓掌,大家看完字幕才走,有那么几个镜头,也悄悄的抹眼泪,体会生活的苦,别人的难,代入感很强!

3.但是,还是有人比较反感这类戴着批判现实主义帽子的电影却使用了大量讨好大众的商业片常用媚俗技巧(重点表现在笑点与哭点的有意设计),剧作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徐峥的转变缺乏说服力缺乏震撼力度,人性恶看不到,人性善很牵强。可以说这是一个高压审查下变了味儿的作品,整部片子里都是好人,就外国奸商是坏蛋。观众感动得一塌糊涂,再看完结局字幕,药进医保了,吃下了这颗廉价但有效的安慰剂。就一个问题,中国进口药的高价是外商定价的锅?牵扯到版权就更让人难免浮想联翩。

4.微妙地在谄媚审查机制和迎合市场需求间取得平衡。看似蜻蜓点水地在法理与人情之间徘徊着作了一番试探性反思,却无比精明地把通过对某某(结尾法制宣传)和主角(“神性”的被赋予)这两极所本该承受的无论社会的、道义上的道德指责一股脑儿的推给大资本,本质上是取巧的推卸责任行为。

5.也许很多人就不懂了,这么好的社会题材非得搬个商业片的路子,导演干嘛呢?要揭露的地方蜻蜓点水遮遮掩掩,批判?不存在的。人物(尤其徐峥)转变莫名其妙,丑恶都是皮毛,煽情的倒像春晚看个电影还被私信辱骂,其实,也并没好到神片的地步。前期铺垫过长,后面有渐入佳境。主线没什么惊喜,就是商人为利卖仿药然后良心发现拯救世界的这种伟光正的老套路,题材加分但程勇的前后转变太突兀了,最后“十里长街”送程勇的情节有点刻意煽情了我不喜欢,药斯林给我有多远跑多远!

6.我就真的只是纯粹不喜欢这种让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电影,现实题材具有的社会意义为片子加分不少,但戏剧化改编上存在不少瑕疵,剧情走向重升华,人物塑造都太正面化,煽情尤其太过,如果能再克制点更好,类型上其实仍是大陆那一套。程勇的脸像七月的天说变就变,人物行为逻辑全没毛病就是最大的逻辑毛病,和张院士干架那场戏完全就是胡来,正反派说唱脸谱,药价贵药价贵药价为嘛贵?洞悉人性拉倒吧,“谁家没个病人啊”昭然若揭,利用同理心搞场宣泄罢了。

7.总之:整个片子分裂得很怪异,前半段依然刹不住车的“囧式”路数,后半段混杂了努力想要达成的现实主义和煽情套路,令人非常难过,反感的那种。黄毛火锅那段戏倒是有些意外动人。说国版达拉斯那个自己真的不尴尬么?

如果让你来评分,你会给《我不是药神》打多少分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