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客家最牛的村, 千年来没蚊子生存, 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旅游之后 2021-03-09

导读:你见过这样一个村庄吗?村内近千年来都没有蚊子生存,至今仍是一个谜,它就坐落于世界客家首府一福建长汀县,拥有原生态的建筑风貌、秀丽的风光和淳朴的民俗风情,今天小旅就带大家欣赏这神奇的村庄-丁屋岭!

有人说这里很神奇,有人说这里很诡异,千万不要去,但我还是来了,不仅是因为我喜欢旅游,可能是因为我有一个好奇的心!

1.走进丁屋岭:

一进丁屋岭给人一种山寨的感觉,没错最直观的的感觉就是一个山寨。

进山寨,小路闲庭直接进入我们的小村落。古风古色,没有严重的商业化,提供的吃住方便,也不算是离谱。另外还有偶尔的山货,大自然的馈赠(村民自家的一些蔬菜山货)。

“牛市”一条可以炒股的小街。

不得不说的是住宿,真正的农家乐。土木房子,小院子,给住过的人以回忆,给城市人一新鲜的体验。这样的自然村会不会有蚊子,请你打消这个顾虑,这里是没有蚊子的。

往下接着走是吃一片小湖(池塘)可在岸边的木屋休息,闲聊。依山傍水多少人羡慕不了的生活,

有个心愿,那就是愿这篇净土不受打扰,永远安安静静,不要世俗的浮躁,不要人心的炒作。

愿你我还是最初的单纯,闲时找个安逸的地方,三五好友足矣。

2.神奇的丁屋岭:

这是一座神奇的古山寨,千百年来没有一只蚊子;这是一个有着古老习俗的村子,全村只有一个姓。

这里深处高山,又被大山包围着。山高林密,空气新鲜,曲径通幽,风景如画,至今仍保留原始村落形态。

这里的建筑,除了小部分土墙之外,几乎都是木板房,木制雕花窗、厚实的大门,扎实的横条瓦角,一砖一瓦抒写了能工巧匠的历史。这里是一个没有水泥的建筑,千年不变的黑瓦墙,古巷悠悠。这里的种种成了未解之谜。

她有一个奇特的名字,叫丁屋岭。位于世界客家首府--长汀,坐落在海拔近700米的高山上。它是成千上万古村落的缩影之一,传承着千年中华文明。

距长汀25公里的丁屋岭鲜有人来,被人所识是因为韩国明星张瑞希在13年底,追踪成龙足迹关注了长汀,在当地旅游部门的位置下,了解到丁屋岭留守老人的情况。

于是决定以自己的名义赠送这里一个老人食堂,并以自己的名字为食堂名字:“瑞希颐养堂”。

瑞希颐养堂为当地的村民老人提供了营养午餐和活动场所,让村民老有所依,多些生活乐趣和精神依托。

这里深处高山,又被大山包围着。山高林密,空气新鲜,曲径通幽,风景如画,至今仍保留原始村落形态。

村子依山而建,千年来四季无蚊。错落有致的屋子,山寨式吊脚建筑,错落有致的铺在山坳里、石壁上。

这里的建筑,除了小部分土墙之外,几乎都是木板房,木制雕花窗、厚实的大门,扎实的横条瓦角,一砖一瓦抒写了能工巧匠的历史。

灰绿色变质石英细砂岩和粉砂岩夹千枚岩、硅质岩,构成了村落的坚实基础。由于深处大山,交通不便,岩石的开采,容易且不需要多少力气,就能开片,所以这里片石层层叠叠。

丁屋岭全村只有一个姓氏丁,村里的丁氏祖祠里的对联里,依稀讲述着丁氏祖宗在丁屋岭开基繁衍的艰辛。

丁氏祖先也和天下客家人一样,自北向南迁至此,据族谱记载,丁姓人从明朝繁衍至今,取名丁屋岭。

丁氏在此开基后,大量种植茶油,以优质的茶籽油到县城换取大米等生活资料,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丁屋岭有一条街道,名为牛市街。村道两边,榨油铺、打铁铺、裁缝铺、小吃店等商店驻临两旁,带着浓浓的乡村生活的印迹。

丁屋岭村中间有一口保存完好的古井,建于乾隆年间,现已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圆形井沿由大块花岗岩石砌成,井旁有一块石碑禁令,禁止村民再次浆洗衣物。

丁屋岭村口有一个奇特的石头酷似蟾蜍,当地人称“蛤蟆石”,其头朝丁屋岭,嘴巴微微张开,传说中它会吃掉丁屋岭的蚊虫。这也是常年无蚊的原因。

3.丁屋岭的美景-梯田:

山坳里的雾气弥漫环绕着,隐约可见的盘旋山路藏匿其中,可通往山脚下的丁屋岭,这座客家古寨没有刻意的装饰,没有桃红柳绿,老旧简陋的模样却处处泛着时光的印记,充满温馨。

马罗梯田历史悠久,是最原汁原味的梯田,是客家先民为了维持生计而依山凿田的真实写照,垦于唐末,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从高处望去,梯田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蜿蜒如春螺、显示动人心魄曲线美;最大的一块田不过一亩,大多数是只能种二、三行禾的碎田块,最小的仅斗笠大小,因此当地有“田比斗笠小”的故事。

那一排排、一垅垅线条细腻柔美又不失刚健质朴的梯田,犹如一部厚重史诗,写满了一代代客家人的智慧和汗水,藏于崇山峻岭之间,自成一格,延续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融合。体现了客家人的性格,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

今天小旅就给大家先分享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不一样的看法请大家在评论区说出来,我会很认真的回复你们,再次感谢那些喜欢小旅文章的小伙伴,小旅会继续努力给大家分享更优质的旅行作品,下一期将带大家走进更神奇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