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术大枪在练习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棍殳刀武艺馆 2021-03-09

在古代很好多的名将多数用枪,枪的形制相对简单,木杆再加上铁枪头,其形枪杆长,枪头为尖两面有刃。枪在用法方面枪尖可以刺,而枪头上的两刃可以用以砍,枪杆可以用以击,在其制上属于长杆兵器。在古代善用枪的人,可拒人于自身两丈以外。长枪兼众兵之所长,集合了兵器的长短之用法,因此枪有百兵之祖的称谓。

枪法传承至今,很多的招式技法都失去了实战的意义,现代的长枪之法多以花式为主,在枪法中融入了太多棍法。多数练枪者根本分不清何为枪法, 何为棍法,认为只要长度差多的其技法也都类似,其实不然,枪与棍,在练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枪头

枪法之长在于圈扎之法,如梨枪中的中平枪、下平枪、上平枪,都是扎法的基本式法,在练枪之前要先练扎法再练枪法的其他技法,才能使枪在练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稳健,并使其技法不失根本。

在枪法中,学大枪就要知道三病,即三种不正确的枪法即:身法不正、三尖不照和当扎不扎。身法不正则变化无根,进退无据。所谓的三尖即鼻尖、枪尖和脚尖,在枪法练习时,要上照鼻尖,中照枪尖,下照脚尖。三尖相照指式法是中平枪式,此式为枪法的根本式法,许多的枪法都是在此技法中变化出来。正所谓“中平枪,枪中王,远近高低多不防,高不拦,底不挪,当中一点难招架。”在练习长枪法,应针对中平枪进行训练,可使枪法有长足的长进。

在中平枪法中,一接,二进,三拦 ,四格,五挪,六直、封、背、提、挪、钩、截、弹、拉是也。通过一个式法可以在此中变化出很多的进攻与防守式法,也是长枪实战中经常可以用的技法。中平枪式,就是需要在平时中下大功夫练习,扎枪要练到扎出枪尖不抖以达到“枪扎铜钱眼”的感觉,这时再去练习其他的技法,便能够轻松学会。

如三尖不照,则不但不能制于人,反为人所制,这是枪法中的最大弊端。当扎不扎,则会错失良机,在实战中你可能就会因为此而失去优势,陷入被动局面。枪法易于变化,对于机会的把握尤其重要,只要看到时机就应毫不犹豫地扎出去,这也是为什么枪法要经常练习扎枪的主要原因所在。枪法有云“一声响处值千金,你不提防我便赢”用这句话来形容当扎不扎的弊病。

学习武术长枪,要克服“三病”需要做到四要:一要眼快,二要手快,三要腰步相随,四要临场不乱。在此“四要中”以临场不乱最为重要。"盖刀砍一大片,枪扎一条线,疾若飓风,急若闪电;鬼没神出,万化千变;声东击西,攻南取北;圆转若环,进退莫测;这以是施诸人,人亦是施诸我;",在有场枪法对战中,枪法变化之快,就需要临场不乱。

戚继光在绩效新书中有云:"平日十分武艺,临时如用得五分出,亦可成功;用得八分,天下无敌;未有临阵用尽平日十分本事,而能从容活泼者也。谚云:到厮打时,忘了拿法。兵岂易言哉?"

武术大枪在练习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在实战中,决胜往往就在几招之内便已分出胜负,使用的招式往往是简到不能再简单的动作了,临场不乱尤其重要,当你看到你对对手动时,你就需要有所准备,平日的十分武艺,在实战中不用全部用出来,就是临用你能用得八分,便能天下无敌了。

在实用的枪法中,吴殳言:"兵枪者,教之易解,学之易能,用之易效者也。"我们在练习枪法时,在和平时期,虽然没有实战的可能,但在练习枪法时却需要去追求枪法的真实意图,并不是拿了枪,随便的抖几个花就算是枪法了,需要深入地去追求枪法的真谛,让武术枪法能够更好的传承。

武术大枪在练习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保持原始的枪法理念以及训练方式,即使用于现在的强身健体来说,也很适用,如每天扎枪三百次,可以很好的锻炼我们的小臂力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全身整体用劲的整劲,加上弓马的转换,腰力的配合,可以使整个身体加入到训练之中。如果没有太多的训练时间,充分地利用扎枪、革枪等基本的枪法,也能很好的起到锻炼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