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抗癌药物的使用,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拥有活下来的希望! 但抗癌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与癌细胞抗争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脱发、恶心呕吐、腹泻等,轻度的不良反应不影响抗肿瘤治疗,如果是中、重度的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治疗,还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困扰,甚至导致不可逆的伤害! 为此,我们总结了肿瘤患者常用的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患者及家属能通过自我学习掌握应对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 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的使用,会导致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出现骨髓抑制的症状,如全身乏力,头昏、发热等。各类抗肿瘤药的骨髓抑制严重程度不一,与所用剂量和患者身体状况有关。 如何应对?
神经毒性反应 能引起外周神经病变的抗肿瘤药为数不少,顺铂、卡铂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较为常见,与其用量及量的累积有关。表现为下肢麻木、感觉异常、深部跟腱反射降低或消失[1]。 如何应对?
心脏毒性反应 心脏毒性常发生在单次大剂量静脉给药后,或剂量累积所致,主要表现为心肌损害而致的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如何应对?
药物外渗及静脉炎 抗肿瘤药物一般都有较强的刺激性,会损伤皮肤和血管。相信经历过化疗的朋友们一定都深有体会! 如果药液在输注过程中从血管外渗到周围组织,会导致皮肤组织不同程度的局部损害,轻则引起局部疼痛、红肿或静脉炎,如渗液较少,在药物被吸收后疼痛红肿可能会自行消失;外渗严重的话,则引起局部皮肤水疱、溃疡、皮下组织坏死,甚至功能障碍[2]。 如何应对?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抗肿瘤药引起的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一般在用药后2-3个小时就会出现。不给予呕吐预防用药的情况下,化疗相关恶心呕吐发生率高达70%-80%[3]。 患者往往食欲不佳,甚至不能进食,恶心呕吐频率较高且严重时,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如何应对?
腹泻 腹泻也是让患者比较头疼的一个不良反应之一,尤其使用过5-氟尿嘧啶的患者可能都深有体会。 轻症患者在停药之后,可以自行缓解;如果腹泻较严重,出现“一泻千里”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肛门处的皮肤也会因为频繁刺激而出现破损,非常痛苦! 如何应对?
便秘 部分患者在用药之后会出现便秘的情况,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或排便困难。 如何应对?
脱发 脱发是仅次于恶心呕吐的化疗常见副作用之一。常在用药1~2周后发生,不过化疗导致的脱发只是会影响自身形象,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没有影响。 脱发的程度与用药的种类、剂量有关;一般停药后1-3个月会长出新的头发,不用过多担心。 如何应对?
口腔黏膜炎 化疗药物会影响增值活跃的黏膜组织,引起口腔炎、唇损害、舌炎、食管炎和口腔溃疡[4]。 如何应对?
过敏反应 就像有人吃芒果过敏一样,抗肿瘤药物也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 抗肿瘤药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5 %~15 %[3]。多表现为皮肤出现荨麻疹或红斑,症状较轻者可在停药后逐渐缓解;如果过敏反应较严重,医生会给予外涂或内服的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如何应对?
写在最后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而擅自停止用药,也不要怕影响治疗效果硬扛着,用药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一定要与医生进行沟通。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