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藤》《赘婿》《山河令》出圈,网文赛道成互联网巨头新战场

 文娱价值官 2021-03-10

撰 文丨邱   祎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前有《赘婿》《山河令》,后有《司藤》,2021年携手出圈霸占热搜的三部影视剧,都改编自网文,无论是改编自阅文集团旗下起点中文网的同名男频小说《赘婿》,由晋江文学城连载小说《天涯客》改编的《山河令》,还是改编自尾鱼小说《半妖司藤》的《司藤》,在火爆之余,都让市场再次见识到网文IP在催生爆款影视剧方面所表现出的巨大潜力。

 
当移动支付、游戏、电子商务这些领域不断成为风口,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时,很多业内人士断言,网络文学将成为互联网下一个快速崛起的新赛道,这个千亿潜力的大市场,会成为巨头们投资的热土,其产业空间有望被进一步打开,全产业链条正在加速成熟。
 
正因为此,从去年开始,互联网巨头们在网文赛道动作频频。在今日头条入股掌阅科技后,不久前B站又斥资5000万参与掌阅科技的新一轮定增。几乎同时,百度、腾讯、阅文又携手入股中文在线,抢夺优质版权。目前,网文领域正在成为巨头们激烈争夺的新赛道,随着资金和资源的加速注入,这片红海的格局也将发生新变化。
 


互联网巨头们的新战场
 
前两年,在影视寒冬和政策鼓励现实题材创作的双重影响下,IP热有了明显的降温,然而,今年开年三部影视剧《赘婿》、《山河令》、《司藤》的火速出圈,再次让人见识到优质IP依然是爆款影视剧最稳定的催化剂。
 
事实上,随着网剧对市场的垄断性优势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学为影视剧项目提供了越来越重要的内容支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发布的《2020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全年共上线网络剧202部,其中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网络剧占比超过三成,也就是说去年有超过60部网剧改编自网络文学,加上台播剧、短剧、网络电影,网文领域已经成为影视剧最重要的版权供应方和资源提供方。
 


嗅觉灵敏的资本和互联网巨头们自然早就看出了网文领域蕴藏的价值,从去年开始,巨头们通过定增、控股等方式开始深度涉足这一赛道。
 
2月19日,掌阅科技发布公告称,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完成了10.6亿元募资,其中,B站认购1785714股,共计投资5000万元。在B站入股之前,去年12月14日,掌阅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成湘均、张凌云与字节跳动旗下的量子跃动完成协议转让股份的过户登记,过户完成后量子跃动持有11.23%股份,股权占比仅次于成湘均与张凌云,成为第三大股东。
 


在此之前,1月25日,中文在线发布公告称,上海阅文、深圳利通、百度七猫分别斥资近3亿元入股中文在线,各自获得中文在线5%的股权。这也意味着,百度和腾讯同时入股了中文在线。由于上海阅文和深圳利通同属于腾讯控股旗下,腾讯由此获得中文在线10%的股份,成为继童之磊后的第二大股东。
 


除了近期这两大动作,去年8月,快手也与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以10部优质网文IP的影视剧改编为起点,未来双方将共同探索开发100个优质网文IP。
 
就连推送逻辑和创作生态与网文并不搭调的知乎,从去年开始也有意引导平台产生更多“故事体”回答,作者“梦娃”在知乎问题“为什么后宫中嫔妃们一定要争宠”下的高赞回答引发了网友的热情催更,在知乎的扶持下,最终这条回答扩展成了一部50万字的网络小说《宫墙柳》。2019年大火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原著作者马伯庸也透露,整部小说脱胎于知乎上的一个“为刺客信条写剧情”的回答。
 

B站粉丝根据《宫墙柳》小说剪辑了多个短视频

无论是互联网巨头相继入局,还是调性并不一致的问答社区纷纷跨界,有意扶持网文创作,都说明网络文学背后的内容价值和商业想象空间正在迅速变大,将成为行业玩家手中的重要砝码。
 
随着原创内容越来越重要,作为文娱产业最上游的网络文学,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位置明显提升,可以说,网络文学已经成为IP链条的起点,没有这个内容池做驱动,优质的衍生作品就无法稳定批量生产,从上游IP到下游剧集的可持续生态闭环很难建立,巨头们的文娱帝国就会成为一座空中楼阁。
 
网文赛道能擦出什么火花?
 
互联网巨头加快网文赛道的布局,一方面是看中了该领域巨大的流量价值和市场规模,一方面则是希望打通IP转换的上下游环节,让文娱内容的生产更为顺畅
 
目前,网文市场正处于价值爆发的前夜,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的市场规模达到210亿元,其潜在的市场高达千亿,根据测算,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16亿元,是2020年的一倍,如此快速的增长速度以及潜在的市场规模,自然会吸引现金流充足的互联网巨头们的注意。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与此同时,网文领域的分发逻辑与流量价值也成为吸引互联网巨头入场的关键因素。
 
经过几年的发展,B站、字节跳动、百度、腾讯、快手几个巨头都牢牢守住了自己的优势项目,如腾讯强势的社交领域,字节跳动、快手短的视频和直播治愈、B站的UGC(用户生产内容)和PGC(专业生产内容),百度的搜索等都成为各自的核心护城河。
 
凭借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巨头们用不同产品抢夺用户的时间,竞争格局逐渐固化,强势如腾讯要想进入对方的核心领域去抢一杯羹,难度也相当大,这两年腾讯在短视频领域频频发力却依然受制于快手和抖音,就是一个明证。
 


可以说,目前巨头们的势力范围已经划分殆尽,各家都牢牢守住了自己的优势项目,形成了相对稳定平衡的竞争格局,网文领域很有可能成为巨头们发展的突破口,是新的增量空间。
 
不同于强刺激性的短视频,网络文学是所有泛娱乐场景中深度最深的场景,其用户粘性更强,互联网和网文的结合,可以用免费+广告的免费模式吸引用户,在流量红利已经消退的当下为互联网巨头们带来新的流量增殖,巩固自身流量体系的竞争壁垒,并打开触及更多元用户的新内容通道。
 


当然,对于网文领域来说,互联网巨头们的入局也有诸多好处,巨头们庞大的流量池能够反哺网文平台,为平台带去新的增量。同时,凭借极其强势的算法分发能力,巨头们可以为网文读者和小说内容作出精准匹配,革新阅读体验,而流量反过来也可以对创作者的内容创作过程作出高频和及时的反馈,引导作者根据读者的偏好进行写作,让优质内容和流量变现良性循环。
 
因此,互联网巨头们需要网文去打开新的流量增长点,打破固化的竞争格局,并为大文娱的产品开发和产业链延展提供牢固的内容根基。而网文平台也需要巨头们资金、流量和技术的支持,为内容变现寻找多元途径。双方各自的优势实现互补,将达到1+1>2的效果,为这个潜在的千亿市场激发出更多能量。
 
大变革才刚刚开始
 
除了流量增长和借助网文在年轻世代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拓展用户群体,网文平台最大的想象空间和商业价值其实还在于手握海量的IP资源。
 
2015年以来,每年播放量前十的爆款剧中,超过半数都是IP改编剧,从2018年开始,网文改编剧在IP爆款剧中的比例也在稳定上升,除了前文提到的《赘婿》、《山河令》,这两年大火的《扶摇》、《庆余年》、《青云志》、《斗破苍穹》、《河神》、《武动乾坤》、《隐秘的角落》等剧几乎都来自网文改编。
 


由此可见,网络文学正在成为爆款影视剧的重要引擎,网文的IP价值不断放大,互联网平台相继入局,短期来看,想要的是占据新的赛道并实现流量增长,长期来看,巨头们的真正目标其实是构建泛娱乐帝国,打造一整条可循环的变现链条,而内容是这一切最重要的基础。
 
前几年,网络文学的影视化基本是碎片式的改编,不同平台的网文经过长时间连载,在网上发酵出圈形成较大影响后,影视剧公司或者互联网平台买下版权然后开始IP的运作,这种被动粗放的模式效率很低,难以形成稳定的规模化和工业化生产。
 


另外,一部小说在网上火爆多年以后,影视剧改编才开始启动,像《庆余年》、《陈情令》等作品在原著走红近10年后才开始被拍成电视剧,虽然最终两部作品不负众望成功出圈,但对于多数作品而言,如此长的时间差会慢慢消解到原著的人气和价值,让众多优质IP不能发挥其效用,增加了影视化改编的风险。
 


互联网收购或控股网文平台后,网文和影视化的壁垒被打破,围绕网络文学改编的产业链上下游更加通畅,在网文连载的过程中,人气最高的作品其影视化进程就可以启动。依托于自有的网络文学资源,巨头们将拥有稳定的内容资源,而财力雄厚的他们又能为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项目提供丰富的平台配套支持和资金支持,这些将大大缩短网文的影视化时间差,形成稳定的产出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网文到影视剧的壁垒一旦被打破,以IP为核心,互联网巨头们将链接起产业上下游,将作家、粉丝、影视游戏动漫开发方、资本方等串联起来,与“漫威”模式类似的“泛娱乐”化IP产业帝国就能加快建立。一个贯穿影视、动漫、游戏、有声读物、衍生品开发的全产业链条对于所有互联网巨头而言,都是梦寐以求的,而网文正是这个链条中最基础的一环。

结语

 
在数字阅读移动化的趋势下,网文领域的变革才刚刚开始,市场潜力充满想象,而随着巨头们在泛娱乐帝国构建方面按下加速键,网文赛道新一轮战火已经重燃,在激烈的争夺赛中,谁能真正成为中国的“漫威”,我们拭目以待。

【原创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