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该《报告》分析了2019~2020年中国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跨越十余年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变迁情况,调查覆盖了我国东、中、西部的12个省市,总样本量逾6万份。《报告》称,相比2008年,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意识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需求也进一步增加。但对于以心理咨询和心理培训为代表的心理健康服务,便利性仍有不足,满意度仍有待提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因此通常与这些宏观因素一样表现出地区差异。《报告》显示,心理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仍然显著,东部地区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其他地区;城市户籍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农村户籍人口;低收入、低学历、无业/失业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该报告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介绍,在年龄和性别差异方面,性别差异微小,而年龄差异显著,抑郁和焦虑水平呈现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其中,18~34岁的青年,焦虑平均水平高于成人期的其他年龄段。这一结果提示,青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多发,需要重视青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2007年末至2008年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进行了首次全国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本次报告的调查在设计上采用了一部分与当年调查完全一致的题目,以便进行跨年比较。 那么,10余年来有哪些改变?陈祉妍介绍,与2008年相比,2020年的调查中,有更多人认识到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说明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有所提升。此外,在生活满意度方面,2020年调查样本在以住房和车为代表的物质生活质量方面的满意度更高,而在工作、家庭生活、身体健康、精神生活以及生活压力方面均低于2008年。 当前,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如何?《报告》从获得服务的便利性、对于服务的满意程度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便利性对于服务的使用有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背后是有一部分潜在的心理问题需要解决,而未能解决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加重或在某种情况下被激化,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未来需要提供更畅通、便利的渠道,让更多心理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在满意度方面,对心理咨询倾向于满意的人数占64%,对心理课程感到满意的占77%。满意度偏低,意味着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这可能对心理健康状况带来不利影响。这也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报告》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一是加强服务供给,比如借助互联网,对有限的优质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扩展延伸。二是加强规范建设,需从学历教育、行业组织自律到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形成规范体系。三是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心理健康资源支持。四是加强对低学历、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五是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以往研究显示,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此背景下,该报告专门设计了医务工作者专项调查,对象包含2466名医务工作者,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调查对象覆盖全国23个省市。 调查发现,27.7%的医务工作者可能存在抑郁倾向,其中,医生是风险比例最高的群体,其次为护士群体。分析发现,男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高风险的比例为12.5%,而女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高风险比例为8.5%。 在医院级别方面,医务工作者在抑郁方面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三甲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是7.04分,一级和二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7.07,均显著高于三级乙等和丙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得分(6.06分)。在职称方面,初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得分为6.97分,中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得分为6.52分,高级医务工作者则是5.65分。 《报告》考量了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比如工作倦怠状况等。所谓工作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调查显示,医生的工作倦怠得分高于护士、医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男性高于女性。从年龄段来看,30~ 45岁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医务工作者,30岁以下和45岁以上的医务工作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报告》对此提出相应建议。 一是加强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不仅包括对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还要包括直接服务于医务工作者的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并在制度流程上对医务工作者便利使用这些服务予以保障。为存在不同程度情绪困扰、遭遇职业伤害等严重应激事件、承担抗击疫情等重要任务的医务工作者建立一套心理健康的后勤保障体系。 二是注重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特别是一线的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比普通人群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技能。因此,在对医生的继续教育中需要加强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以及与医学情境相关的心理健康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 三是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保护,减少职业伤害。在倡导全社会尊医重卫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建立完善事先防范、事后处置的配套措施,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体系。 2019年,我国启动了为期3年的全国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建设情况推进如何?报告基于调研掌握的信息分析了试点工作的进展。截至2020年7月,进入试点地区名单的区市共65个。结合调研情况和数据发现,2019年试点地区基本完成5项重点任务:印发试点实施方案、成立试点领导小组、召开启动会、举办培训和成立专家组。 “虽然试点地区基本完成了重点任务,但试点地区推进的进度不一,这与各地的工作思路不同有关。”该报告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介绍,有的试点地区更侧重个体心理健康服务,主要依靠当地的精神卫生机构开展工作,没有充分调动其他参与部门的积极性。 有的试点地区则是心理健康与社会心理工作并重,不仅关注个体层面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和服务,并且重视社情民意的收集和分析研判、社会心理危机干预等,将心理服务与社会治理密切结合,将心理健康与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风险化解相结合,“两者相比,后者更加符合试点工作的预期”。 陈雪峰表示,不同社区、学校、组织、区域和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对社会心理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试点地区应当注重对心理服务资源与需求的调研和分析,特别是有序开展摸底调查,准确把握实际需求。 《报告》建议,应当重视对工作进展的督查和效果评估。可以尝试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第三方评估,让更多独立的专业机构或社会化专业力量来监督社会心理服务政策的落实情况,推动服务质量提升。 编辑:高艳坤 制作:魏婉笛 审核:孟小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