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人们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直言: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新用户18548273 2021-03-11

引言

对于鲁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这样评价:“(他是)二十世纪亚洲最伟大作家”。事实上,鲁迅也确实当得这样至高的评价。

鲁迅的作品观察深刻,语言犀利,文笔简洁,比喻巧妙,意境隽永,他笔下塑造的众生相一如阿Q、祥林嫂、闰土等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作品植根于民族性格、人性,直抵人心,这也让这些作品即便是在今天读来也仍有着让人振聋发聩的作用。

在1927年他发表在《雨丝》周刊上的一篇《小杂感》上,更是对中国人的信仰(或者说追求)有着言简意赅的总结。

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而已集·小杂感》

那么为何人们会憎恨和尚一类人,对道士却并不憎恨呢?鲁迅的这句“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又该如何理解呢?

和尚、道士背后的宗教意识

“和尚”一词,源于梵语,乃是音译后对男性僧人的泛称。作为佛教之中的修行者,他们秉行的自然是佛家法旨。

而佛教自其诞生之后,于两汉时期传入我国。《魏书》中记载:汉永平十年,得佛像经卷,汉明帝为其修白马寺。这也被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

作为一个外来宗教,佛教在传入我国之后却迅速盛行起来。究其根源,便在于它宣传“因果、生死轮回”,强调摒弃自身杂念,如此才能登极乐世界。而这种思想无疑是符合统治者的需求的。

北朝时,佛教的发展便已臻于顶峰,更是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句。而在后世中,纵然有过数次的如周世宗灭佛等行动,但佛教却仍是“屹立不倒”,“香火”更是绵延不绝。此番盛景之下,佛寺私产极盛,同时又享有免税特权,也就让人有了和尚、佛寺“敛财”的主观意识。

至于“道士”,顾名思义修习道教的人员。

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宗教,我们提及道教多会想起老子。事实上我们有必要说的是道家、道教在现代的学术研究之中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

“道家”一词,是指代的先秦诸子中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学派,亦或者黄老之学;而“道教”则是一种宗教实体,是在遵循“道”的教化下而进行修炼的一种宗教。

那么又是为何造成了人们会憎和尚,不憎道士的态度的呢?

为何憎和尚,不憎道士?鲁迅的“懂得中国大半”之解

这一点其实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有关,亦与受其影响下的认识论有关;而这也恰是鲁迅后半句之中“懂得中国大半”的合理解释所在。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之中,儒家思想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的,尤其是自汉武帝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也就造就了中国人重视现实,重视实际作用,重视现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甚至在对待鬼神上也并不例外,孔子便有语: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

而在对待中国人的这种价值观上,显然作为本土宗教的道教以及其弟子道士的理解上更胜一筹。因为它符合了中国人的这种价值观,更为之提供了方法论。相较之下,佛教以及和尚则就差得多了。

作为佛教的代言人,和尚们讲追求极乐世界,以期去世后能够得入天堂;反观道教则不然,它追求的是现世,为此它们有炼丹术追求长生,有驱鬼画符之术,有镇宅养生之术。且不论是否有效,但至少让世人得到了慰藉。

而在这种“厌世”与“人世”的态度对比之中,和尚自是落了下乘。而且由于长久以来佛教寺庙、佛教徒在盛世时赚得盆满钵满,乱世则大多选择闭门不出的做法亦是与道教寺庙的门可罗雀清贫形象,国家危难时道士挺身而出的做法大相径庭,也就让人们如庄子所说之语一般无二。

《庄子》:“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人们显然会更同情弱势,同情一个教他们过好现世的宗教以及宗教徒。如是也就有了憎和尚,不憎道士的理念。

至于鲁迅先生“懂得中国大半”之语,也就很好解释了。在鲁迅先生看来,道教以及道士是中华民族的实用主义至上的性格的写实。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中国历史上,从张角的黄巾军、到张鲁的五斗米等莫不是这种性格的体现。

鲁迅先生甚至还有语“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当然我们必须要说的一点就是,鲁迅先生在对道士的话语之中,亦是有着隐晦的批评之意的。

当一个民族皆以实用为标的,其实是远远不够的,也只有不排外、摒弃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才能有所进步。

小结

作为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尽管鲁迅已经去世许久,甚至于现在的课本之上他的著作也在不断地减少,但是对于我们而言鲁迅的这种思辨思维、这种敢于直言的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鲁迅先生的精神也永不过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