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婚书的誓词多浪漫?看完那些情话,就有找人结婚的冲动!民国情侣的“我爱你”怎么说?看看那个时代的婚书,美醉了! 结婚是件细致活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体现在婚姻大事上,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过程中更是讲究“三媒六证”、“三书六礼”。 所谓“三媒”,是指男方聘请的媒人、女方聘请的媒人,以及给双方牵线搭桥的中间媒人。“六证”是指结婚时必不可少的“信物(证物)”:一对新人举行婚礼时,在天地桌上摆放一口斗、一把尺、一杆秤、一把剪子、一面镜子、一只算盘,称之为“六证”。这些都是程序与形式上的。 此外,还得有“三书六礼”。所谓“六礼”,系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礼记·昏义》《唐律》和《明律》等规定,“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六礼”。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一直延用了清末民初。 而“三书”则是指男女双方“交往”中除了“礼物”“礼节”之外的文字凭证,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古代的“三书”,到了民国时期,又有了一个更直接、形象的名称,叫“婚书”(类似于现代的“结婚证”)。 婚书是古代男女双方结婚时的文约,追根溯源的话,婚书极有可能是起源于唐代。婚书包括求婚帖、订婚单和结婚单,上面书写着男女双方的名称、生辰,以及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以及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名字等等。民国时期的婚书,除了上述要素之外,还会加上一段美丽的祝福语,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婚书誓词”。 民国婚书的誓词由于地域不同,时间流变,各时各地的“婚书誓词”也各有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的誓词都文辞优美、温馨浪漫,轻诵一遍,就令人产生结婚的冲动。在民国婚书的誓词中,老黄最钟情的,就是下面这则:
这样一份“白头之约”,不仅诉说了婚姻的美好,还期许幸福以未来,如此“婉约”的文字表达,比起现代结婚证的“简约”,更能消除大龄男女的“恐婚”心理。 更简洁的婚书誓词也有,比如“礼同掌判,合二姓以嘉姻;诗咏宜家,敦百年之静好”。“掌判”即媒人,二人成婚,不可忘却媒人之功。“宜家”系指《诗·周南·桃夭》一诗。《桃夭》全诗共三节,每节四句,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借以赞美新娘。其第一节为:
誓词中的“宜家”句,就是指诗中的“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朱熹集传:“宜者,和顺之意。室者,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后因以称家庭和睦。在这样大喜的日子里,一对新人应吟唱着“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优美诗句,朝着岁月静好的婚姻深处大踏步前行。 民国婚书誓词摘抄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其六:
婚书也可以私人定制在民国婚书的誓词中,除了这种文艺范特浓的“标准婚书”外,还有才子佳人们的自撰词——“私人订制”的婚书。比如,陶行知先生与吴树琴结婚时,他就在婚书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至今读来仍情真意切的爱情宣言:
陶行知是安徽省歙县人,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 1934年,陶行知在上海与自己的小老乡吴树琴相识,这对年龄相差20余岁的有情人,最终于1939年12月31日在重庆结为夫妻。 对于男女之情,陶行知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他曾说过一句爱情名言:“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是多私中肯的忠告啊! 陶行知先生做学问是一本正经的,秀恩爱却能如此“标新立异”,真不愧才子之名。 结语其实,婚姻也是一种契约,而婚书就是这种契约关系的证明。从古至今,婚书都一直存在,只是形式略有差异而已。到如今,婚书变为简简单单的结婚证,虽说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但也少了一份浪漫,这不得不说是个小小的遗憾吧! (图片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