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建议:农村推行土葬改火葬,老农用3个理由去说服专家

 果然悠 2021-03-12

以前农民去世之后都是采用土葬的方式,而且一般人老了之后还没到去世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棺木提前准备好了,去世后后人将老人装入提前准备好的棺木后下葬就可以,体现了“入土为安”的风俗。可是近几年为了保护环境,一些专家建议农村应该推行土葬改火葬,因为骨灰盒的体积明显小于棺木,就可以节省更多的土地,从而提高墓地的利用率。但是这一说法农民并不支持,农村推行土葬改火葬也是困难重重。有农民甚至试图用3个理由说服专家不再推行火葬。

一、土葬符合传统

自古我国农民去世后都是采取的土葬方式,虽然几百年过去了,并没有因为死去的人越来越多而出现墓地不够用的情况,而且我国有“入土为安”的传统,若是死了之后没有地方下葬,还有“死无葬身之地”的说法,这些都表明了农民对土葬的需求。

现在很多农民的观念都比较老,但是并不是说老的观念就是错误的,一些老的优良传统我们依然需要保持。土葬虽然看似占用了土地,占用了树木,但是树木现在家具等等对树木的需求量才是最大的,棺木的树木使用量并不大,再就是占用土地,在笔者老家去世的人都是葬在山上的,都是非耕地,根本就不存在占用耕地的情况。

二、火葬对环境污染比较大

土葬因为需要棺木,棺木的主要原材料是树木,一些专家认为这样就会加大树木的砍伐从而增加环境污染。但老农却认为火葬的污染更大,因为火葬需要燃烧,会产生多种废气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空气形成污染。土葬葬入地下多年后也就腐烂没了,可以往复利用也就不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

三、火葬费用高

虽然近几年经过农村的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离真正的小康生活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对农民来说能省还是要省的。土葬只需要一个棺木就可以了,而火葬需要火葬费用,需要将去世的人送到火葬场的运输费用,然后还需要骨灰盒的费用,最后才是下葬的费用,这样算下来火葬的费用是明显高于土葬的。

土葬对于农民来说更省钱,而且更符合农村的老传统,另外土葬真的不像外界流传的那样污染环境,反而因为土地可以反复利用而对土地的污染更小,目前实行的火葬都是固定的墓地,还需要墓碑才会对环境形成长时间的破坏。其实土葬和火葬笔者认为还是需要根据不同地方的风俗或者需求而定,对于农村土葬比火葬更容易得到农民的认可,而在城里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因为没有固定的土葬地方,还是需要公墓实行火葬的。另外一些农民虽然后来搬到了城里但是还有有落叶归根想回农村土葬的,也不应该进行阻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