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加快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谈谈休闲农业 2021-03-12

当前,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国家关于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文件精神为契机,强化发展共识,创新发展理念,营造发展环境,着力引导全省休闲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把农业产业做强、把生态环境做美、把旅元素做全、把文化底蕴做深、把管理服务做精。


切实把休闲农业培育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农村经济“升级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型产业形态。主要措施5条,即:强化“三个引导”、着力“三个创新”、构建“四大支撑”、树立“四个意识”、搞好“一个创建”。

一、强化“三个引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产业规划编制、优惠政策制定、扶持资金投向等措施。

一是引导以农为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高效农业产业。


二是引导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做强种养业的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初加工率;通过分级、包装、配送等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充分拓展农业功能,注重景观创意,发挥产业观光效应,为消费者提供吃住行游乐购等全方位服务与产品,做到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做到一产业有规模、二产业有品牌、三产业有文化。


三是引导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打造区域特色产业、生态景观、饮食文化、民俗风情等,形成农业资源与旅游元素良性互动。

二、着力“三个创新”,促进提质增效

一是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产业先行,紧紧依托农业产业,拓展农业功能;坚持生态护园、品牌立园、文化养园,丰富旅游产品;坚持人才至上、效益优先、事业为本,构建企业价值体系。逐步淘汰低端、单一的娱乐休闲型农庄。

二是创新管理模式。着力推进休闲农庄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淘汰家族式管理模式,从待遇留人逐步形成事业留人的管理机制,打造一批为休闲农业事业奋斗的管理团队。

三是创新生产方式。坚持传统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与现代农业相融合,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新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实现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景观化,达到优质、生态、高效的目的。


三、构建“四大支撑”,推进规模经营

一是构建智力支撑。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加强科研院所与休闲农庄的对接;扩大对外交流,引进吸收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建立休闲农业发展智库,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担任智库委员会委员,智库委员会下设总体规划、产业建设、生态保护、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企业管理、投资分析等分会。政府通过服务采购方式,委托智库各专家委员会承担重点设计、创意、投资等课题研究,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构建资本支撑。改变休闲企业现有的融资方式和资本构成。在国家重点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导向背景下,通过股权交易所融资平台,对接资本市场,建立股权融资与交易的全新机制,吸引大型企业、跨国集团参与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建设。

三是构建营销支撑。实施互联网+休闲农业工程。推进全省休闲农业与湖南鹰皇庄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机制,为企业建立网络推介直销平台,鼓励休闲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互联网+,走出湖南,走出中国。

四是构建政策支撑。制定涵盖土地、水电、税费等优惠政策,出台示范创建奖励,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以及鼓励消费等扶持政策。

四、树立“四个意识”,提升服务品位

一是树立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加快生态建设。运用环保技术与设施对园区垃圾、污水、病虫害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着力建设循环农业。

二是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挖掘、文化内涵、文化传承,彰显企业价值观念、管理模式、建筑风格、景观创意、饮食服务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三是树立细节意识。强化消费者就是上帝的观念,充分尊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细节需求,实施标准化服务。

四是树立品牌意识。严格产品标准、严格质量管理,尊重市场认可,注重品牌培育。

五、搞好“一个示范”,引领发展方向

围绕农业部等11个部位《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中“六个提升”的主要任务,开展全省休闲农业示范村与示范农庄创建活动,让全省休闲农业企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十三五”期间,围绕优化布局、丰富内涵、增收脱贫、提档升级、有序发展、品牌培育六个方面创建100个休闲农业示范村、200个示范农庄,在产业升级、特色融合、文化传承、创意设计、利益共享、人员素质、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为休闲农业树立典型与榜样,引领发展方向。

(作者系湖南省农委农业产业化指导处处长)

我们给你帮助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