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有的休闲农业不赚钱甚至亏本,而有的又为什么会成功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创新;第二,实干。这两点始终要有一个目标——我所做的休闲农业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我出生在农场。 我的爸爸妈妈也都是农场人。 因此,从小我就对农场有了特殊的感情, 大学毕业后, 我又回到了我的家乡农场工作。 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使我成长很快, 在我28岁那年, 我在农场几百名专业技术人员中脱颖而出, 当上了家乡农场的副场长。 实干的经历也让我体会到了农场经营赚钱的难度。 1993年我作为农业人才被引进到省农业厅工作, 从事过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也在酒店里待过, 最后回到了农业基地管理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岗位上。 农业基地如何生存,那时没有休闲农业一说, 只有多种经营, 如何结合农业基地与农业产业发展? 那时候只有开展多种经营才有发展! 也就是当时打造农业基地的差异性。 长沙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历了从观光农业到休闲农业到乡村度假地发展历程, 其变化核心是从资源产品和精神形态上制造差异性, 生成商业模式,形成竞争优势。 这,就是差异性。 我打造的第一个休闲农庄叫百花园休闲农庄, 是我自己兼任董事长, 主要是利用花卉基地放大资源的差异性, 构建观光休闲产品的观感体验感受, 形成基地生来居上的独特优势。 当时其农庄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六年农庄时间, 百花园成了我们单位发福利的钱袋子。 2012年,我到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副院长后,第二年学院就创办了休闲农业专业。刚开始的时候我用了半年把湖南当时有名的十几个农庄都看了一遍,发现它们有几个共同点: 所有的休闲农庄都不是一次开发成的。它们的形成,开始都是农庄主有情怀,政府后面跟上,逐步开发的。很多休闲农庄没有完整的产品形态考虑,基本以餐饮为主再加上打牌、钓鱼,一般都没有产业支撑。 所以,我研究休闲农业,就是从产业定位开始的,科研课题就是如何打造有产业支撑的休闲农业商业模式。 至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休闲农庄,在这里做个东西,那里挂个喷绘等等,农庄主也拼命讲“我们这里的菜都是土菜,蔬菜没打过农药,鸡是放养的,猪是吃潲水长大的”等等。这都是基本的套路。 休闲农业我要做的,是什么东西呢? 我要做的,是运营体系,是商业模式——不是做一个点,一个面,而是做一个企业园区。 于是,在我带领的休闲农业服务团队在全国做服务,给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做规划设计时,我基本上是坚持不挖山、不填坑、不拆房子;我要做的首先是产业定位,定了发展方向再做具体规划方案。有了主题,产业布局、景观设计、房屋与设施规划,体验活动、文化内涵就都好办了,这样园区的经营特色也就凸显出来了。 为什么很多休闲农庄经我们服务服务团队一指点,一规划,就可以后来居上?因为它的休闲农庄在专家团队中讨了一个巧:游客都觉得休闲农庄像是一个农庄,是一个有特色有品味的农庄,这是其他农庄没有的。 用农业生产产品的差异性创造和放大游客的浸入式体验感受,构建休闲农业园区的差异于同类产品的差优势。 如果说不同休闲农业园区资源的差异性,那么,其中农业生产的产品的差异性是最大的。北方的林果菜及农产品与南方的是有差别的,因此,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也是有差别的,况且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季节也是有差异的。 游客是春季游,还是秋季游,是度假游,还是亲子游,总之我们的规划设计方案一定是让你来了还会再来的休闲游。 和城市周边相比,离城区远的地方土地租金低,有一定的经营优势。在投入额不变的情况下,离城区远的地方开一家农庄,农庄面积可以适当选择大一点,自然资源与农业产业资源条件好一点的地方。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适度规模 直观有效集中顾客的注意力,吸引顾客来农庄休闲体验。 第二,农庄相对大气的布局 有利于客人休闲娱乐与体验活动、商务请客、只要规划农庄休闲服务设施到位肯定会让主人显得有面子,交通工具与道路的改善,节假日与周末一部分消费者比较容易选择到相对较远的农庄消费。 第三,创意好看、好玩、好吃、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农庄更能够让更多顾客愿意停留,提升客流量。 每个农庄都需要有自己的产业作为农庄发展的支撑,休闲农业围绕主导产业做产品。我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产品设计: ①产品品牌化: 一种是将企业的品牌文化融入休闲农庄,使之形成品牌化的休闲农庄;另一种是善用资源,结合区域文化,塑造农庄特色,农庄经营者充分发掘其优势资源,结合区域文化,做出创意和特色,塑造农庄品牌。 ②产品知识化: 休闲农业是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实施自然教育的场地之一,农园科普教育形态将是未来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③产品体验化: 重视游客参与,设计体验活动。将游客融入情境,感动其视、听、嗅、味、触觉,使其产生美好的感觉,这将是未来休闲农庄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④产品娱乐化: 创新产品的游乐方式,让游客在美景如画的环境中玩的尽情尽兴。 ⑤产品养生化: 发挥养生功能,促进人们健康。休闲农业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一个减压、养生保健的场地。休闲农庄就是提供市民暂时脱离家庭与工作束缚的第三空间。 有了游人农庄才有人气,但光有人气,还需要带来财气。游客吃了玩了,一般都要带产品回去,有了好产品肯定就有了财气。 我们现在都在谈全域旅游,其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无景点化。也就是,休闲农庄看上去一定不要像一个景区,而是一个园区特色很强的设计。所以,我们做的休闲农庄景点规划,没有明显的景点。 我们做过研究,赢利的休闲农庄40%是“回头客”。游客对农庄很熟,怎么走都知道,哪些玩的项目有趣,哪些烧的菜好吃,他们来不是为了这些景点。我们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人们不再需要“占用式”的旅游,去哪里拍个照,到此一游;而是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如,我们规划的一个婚庆主题农庄,里面设计了一个婚俗堂,收入了一些老的结婚登记证书,并做了一些过去结婚登记场景的重现。不仅如此,农庄可以给游客拍结婚照,发假的结婚证书。这就让游客参与度很高了。 这种休闲叫什么?体验式休闲旅游 节庆是什么 跟我们休闲旅游一样 都是生活 在休闲农业的热潮下,节庆活动会让农庄变得气质不一样。我的做法是:从民族节庆中找创意;从当地人物与事件中找思路;从节庆文化中找灵感。 重点是围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找节庆主题。围绕种、养、加以及食、住、行、游、购、娱等生产经营活动中来创意规划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如以水稻为主的农庄可以设计插秧节、龙虾节、捕鱼节、斗牛节、撩稻节、新米节、丰收节等等。很多做得好的农庄不是因为游客知道了农庄才了解农庄的,而是通过农庄的节庆活动了解农庄的。 这种效益 就是文化的效益 对于当前大多数人而言,消费行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吃饭、住宿、休闲、购物,而是出现了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诉求和网络化的消费行为。休闲农庄在为游客提供商品与服务的同时,还需要提供能够作为游客场景生产与制作线索的情景启示。 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农庄介绍、导游、亲子活动、休闲体验构建农庄与消费者的沟通情景;通过对农庄主题产品如实物性农产品,服务性产品的场景景观创意设计,让游客身临其境,由此产生购物与消费欲望。通过对农庄产品生产、制作场景的展示,让消费者参与农庄体验与游乐,使其精神与物质上都能满足与开心。 我们给你帮助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