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活武松”

 读书作乐 2021-03-12
【转载2】江南“活武松”——盖门四代
张翼鹏的美猴王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极端仇恨日本帝国主义。张翼鹏演出《八大锤》、《锤震金蝉子》,宣扬爱国主义、反抗外业侵略,惹怒了日寇。当时奉天由日军占领,日寇特务头子指派亲日的匪帮,陷害张翼鹏、张二鹏兄弟俩。
  一天上午,五六名匪徒携带短枪,闯入张翼鹏、张二鹏下榻的旅舍。破门而入,一齐拔出手枪,指着张氏兄弟俩骂道:“你们他妈的吃了豹子胆,竟敢在老子地盘撒野!”对方若是赤手空拳,张氏兄弟两人完全可以对付,无奈匪徒们手中有枪,身手再矫健再难敌子弹。张翼鹏强装笑脸说:
“你我都是出门混饭吃的,有什么难处,兄弟愿意帮忙。”领头的匪徒狞笑道:“废话少说,快将包银统统拿出来,明日滚出奉天!”
  为保住性命,张翼鹏交出数月巨额包银,那些匪徒才奸笑着离去。遭此一难,张氏兄弟整理好行李,当晚就悻悻离开奉天。上车后,兄弟俩气愤地说:“东北是块歹土,今后不会再来演戏了!” 
  上世纪40年代,北派著名武生李万春率鸣春社科班赴沪演出。 
  李万春,字鸣举。7岁登台,12岁在北京露演,三天“打炮”戏轰动京华,被誉为“童伶奇才”。其表演吸收俞(菊笙)派、黄(月山)派、杨(小楼)派、李(春来)派等各派武生的优点,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已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能戏极多,让沪上戏迷眼睛一亮。 
  上海戏迷喜欢看盖叫天的武松戏、张翼鹏的猴戏,李万春就贴满《十八罗汉收悟空》、《十八罗汉收大鹏》和全部《武松》等剧目。他学过“李派”的戏,盖叫天继承李春来的艺术,所以李万春演武松亦很出挑。他学杨小楼的猴戏《安天会》(即《大闹天宫》),演来可与张翼鹏的猴戏媲美,各有千秋。李万春献演的上述剧目,特别是《十八罗汉收大鹏》,使张翼鹏产生了误会,以
“收大鹏”、“收悟空”这两出戏是针对他的。一气之下,张翼鹏排演了《孙悟空捧打万年春》,在另一家大戏院演出,与李万春打擂台,拉走了不少观众。好心人出面打圆场,分别对张、李两人说:“你们两都是大名鼎鼎的武生,这样打擂台,可能两败俱场,还是以合为贵。”李万春虽不服气,但尊重前辈艺人,专门摆了一桌酒,请来张翼鹏和上海京剧界前辈作客。张比李大一岁,李称呼张为“师兄”。席间,李万春说:“师兄不必误会,我演的收大鹏、收悟空是杨派的代表作,我是杨小楼的弟子,在北京也常演以上两个剧目。我的父亲名叫李永利,他是武花脸,早年搭过盖老的戏班。他俩是老搭档、老朋友,我是李家的后代,怎么会拆张家后代的后台呢。”这样一说,使张翼鹏冰释雪融,转怒为喜,与李万春握手主和,自此成了好朋友。不久,张翼鹏停演。 
  张翼鹏因昔日连演8年《西游记》过于劳累,积劳成疾,他于1955年突发肾亏与高血压症。庸医误诊,只治疗高血压,而不去根治肾炎,出现了致命的尿中毒。仅20多天时间,他就撒手尘寰。逝世时年仅45岁,过早地丧失了生命。英年早逝,梨园同行都为之惋惜。 
  张翼鹏原配夫人李义珍,是有文化的女性,2004年病故,享年92岁。如夫人韩素秋,今年93岁,尚健在。她也是著名京剧演员,是饰演大明星阮玲玉第一人,轰动上海滩。

【转载2】江南“活武松”——盖门四代
张二鹏
 
  次子张二鹏,1917年生于上海,比其兄张翼鹏小7岁。自幼秉承家学,父亲到外地演出时他随兄翼鹏学艺练功,所以父兄两人都是他的“老师”。他出道后,在江南一带和东北等地演出。张翼鹏自编、自导、自演40余本《西游记》时,张二鹏助演,担任主要角色之一。上世纪40年代晚期,张二鹏在上海挑班。建国后,参加杭州市京剧团(后并为浙江省京剧团)任挑梁主演,经常赴沪献演擅长的《武松》、《闹天宫》、《闹龙宫》、《金刀阵》、《八仙斗白猿》、《借扇》、《锤震金蝉子》、《北湖州》、《洗浮山》等剧目。幼工扎实,短打戏、猴戏尤佳。他与其兄合演过《真假美猴王》。广告刊出,剧场门前就排成长队,一票难求。张二鹏与其兄张翼鹏都身高1.80米以上,扮相一样,出手都很精彩。两人反手将棍子抓在背面,都能使双臂脱臼(脱位),向前后能360度转动,然后自己接上骨位,堪称绝技。这种童子功是父亲盖叫天亲授的。那天观众看花了眼,分辨不出谁是张翼鹏、谁是张二鹏,十分惊奇,叫好声振聋发聩。张二鹏的表演既有乃兄翼鹏风采,又
“盖派”艺术特点,在江南一代很有声望。1953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以《武松打店》剧目获得一等奖。2006年,张二鹏病逝杭州,享年89岁。
  三子张剑鸣(艺名“小盖叫天”),是盖叫天的如夫人薛义杰于1922年所生。自幼边上学边随父学戏。12岁登台,与“活关公”林树森同台献艺。 
  1937年抗战军兴。日寇在上海挑起“八一三”战事,从杭州湾登陆,大肆烧杀中国平民。危及杭州,盖叫天带领全家老小,雇船取道绍兴、宁波,走水路打算迁居上海租界。行前,盖叫天对小儿子张剑鸣说:“别忘了把双鞭带上,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逃难也不能忘了练功。这一番离家,兵荒马乱,万一流落他乡,生活无着,也可以靠舞鞭卖艺吃饭。”小盖叫天在其父的调教下,技艺日进。功底扎实,表演大方,他是“盖派”艺术主要继承者之一。自1938年起,他与许多著名的京剧演员同台合作。1953年在沪随父拍摄《盖叫天舞台艺术》影片。同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主演《三岔口》,获演员一等奖。次年,应邀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三岔口》、《水帘洞》等剧目。1959年加入苏州市京剧团,任主演之一,与胡芝凤等合作演出。曾编演《渔岛歼敌》等现代剧目。1963年,参加由盖叫天主演的艺术片《武松》拍摄工作。
  1979年,上海举办“盖派艺术展览演出”,小盖叫天主演了《一箭仇》、《武松》、《恶虎村》等剧,受到好评。次年,赴京演出《武松》等“盖派”代表剧目。小盖叫天于1987年病逝,享年65岁。有六个女儿,除四女儿在浙江省艺校工作,其他子女都在工厂工作,今大都退休。 
  盖叫天与三个儿子曾同台演出。1943年,上海伶界联合会为了兴办榛伶学校,让梨园子弟能够读书受教育;为了开办粥厂、散发寒衣,救济贫苦穷人,决定举办义演。盖叫天、张翼鹏欣然应邀参演。在《大名府一箭仇》一剧中,周信芳饰卢俊义,盖叫天饰史文恭,张翼鹏饰重要角色武松。戏中史文恭与卢俊义开打的“枪架子”,是“盖派”特有的玩艺,周信芳不会,临时“钻锅”,由张翼鹏来教他。在《一箭仇》这场戏中,史文恭与武松的对打最激烈、最精彩。盖叫天、张翼鹏父子棋逢对手,各有千秋。观众热烈欢呼,鼓掌,垛脚,剧场气氛热烈达到了极点。 
  建国初期,周信芳与盖叫天再次合作,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大名府一箭仇》。在《一箭仇》中,盖叫天饰史文恭,张翼鹏饰武松,父子三人珠联璧合,开打配合默契,赢得了一阵又一阵满堂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