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交流轮岗要走好“三步棋”

 木香草堂 2021-03-13

钟愧傲

近日,上海市教委、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区采取绝对流动和相对稳定的举措,明确交流轮岗的对象和条件,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年限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轮岗。每位教师10年内须有规定的流动记录。交流轮岗可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乡村学校支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1月14日 新民晚报)

教师交流轮岗要走好“三步棋”

交流轮岗是一项有益尝试,在做好周密部署和考虑的情况下,通过合理流动,优化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让轮岗教师到薄弱学校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有助于整体提升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水平,实现教育的和谐共振。但就现实运作来看,效果还是不尽人意。要充分交流轮岗的作用,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一要精选轮岗对象。落实交流轮岗工作,要有全局观念。确定交流轮岗人选,要充分考虑备选对象的情况,包括教学能力及师德师风等,既要能独当一面,又要能发挥教育引领作用。情愿少而精,切莫多而滥。

二要规划好轮岗周期。交流轮岗制度已推行多年,不能“今年燕子进我家,明年燕子又飞走”。也就是说,交流轮岗要考虑连续性问题。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师培训也同样如此。短时间的轮岗难以出成效,这也是所有轮岗教师的困惑。因此,确定交流轮岗周期,让教师沉潜教学一线,为教育发展储备足够的空间,这才是有效的轮岗。

三要精准定位轮岗意义。轮岗是为了传播教育思想、引领教育发展,给学校添加新的血液,容不得庸俗功利的捆绑。然而,就现实来看,轮岗被一些教师当作晋升的工具,被一些学校当作惩罚排名靠后教师的方式。另外,各级部门派遣下乡轮岗支教的教师频繁更换,任务式的轮岗对改变乡村教育现状意义不大。为此,相关部门要及时改进教师交流轮岗的运作模式,让交流轮岗回归应有之义。

构建一个能够激发教育活力、促进均衡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系统,是为乡村薄弱学校赋能提质的重要方式。但是,交流轮岗制度不能受不利思想的构陷。如此,才不会本末倒置,才能给乡村薄弱学校送去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粮。

(作者钟愧傲,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