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艺术流派的发展史

 子君zijun123 2021-03-13

      要想了解摄影艺术的发展史,就有必要了解摄影艺术的流派,流派是伴随着历史而产生、发展和消亡的。  

   所谓“流派”,应该是指具有某种同一艺术观念,同一美学思想,同一审美趣味,同一创作倾向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的群体,摄影艺术也不例外。因而流派应该有两个标志,并且两者缺一不可。一个是应该有自己比较明确而又完整的艺术纲领和艺术主张,有自己的理论家,有自己的艺术理论体系。另一个是:有一个群体在自己的创作活动中实践其艺术主张和艺术纲领,创作出具有相同美学倾向的作品。

   纵观摄影艺术史的流派,大致有以下十个,它们是:

   写实主义摄影诞生于1853年。写实摄影是一种发挥摄影纪实特性的摄影艺术流派。其艺术观念要求照片中的细节与现实相比较要“有数字般的准确性”,同时又反对象镜子那样冷漠地、被动地、纯客观地反映对象。这个流派的摄影家通常与周围的人们同欢乐、共忧患。他们写社会,写各种世态:写人,写生活与命运。既不粉饰,也不夸张,真切而朴实。属于纪实摄影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有凡人小事、社会现实、战争现状等等,可以说无所不包。

   绘画主义摄影诞生于1851年。该流派以追求绘画意趣、并以绘画造型原则规范自己的创作活动。这一流派从一开始就走着两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仿画”派和“画意”派两个分支。仿画派摹仿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风,作品多取材于宗教教义或文艺作品,可以说是概念先行,经摆布,导演和暗房工艺制作而成。其画面结构严谨,布局考究,情节性、叙事性和寓意性是其艺术上的特点:画意派虽然也奉绘画造型原则为圭臬,刻意追求作品“有意味的形式”,但它利用了摄影的纪实特性,把镜头对准现实,寻求现实世界中的“诗情画意”。它注重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受,而写实摄影注意的是生活自身。

   印象派摄影诞生于1889年。印象派这一名词源于绘画艺术,产生于1877年。后来摄影大师罗宾森提出了“软调(模糊)摄影比尖锐(清晰)摄影更优美”的审美主张,并认为“要使作品看起来完全不象照片”才是好照片。于是,摄影艺术领域出现了以模仿当时流行的印象派绘画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情趣的“印象派摄影”。毫无疑问,印象派摄影是绘画主义摄影中画意派的变种。

   自然主义摄影诞生于1886年。该摄影流派是一个直接冲击和动摇了绘画主义仿画派摄影的流派。但它与文艺领域中的自然主义并不完全等同。自然主义摄影在尊重和发挥摄影纪(写)实这一特性,促使摄影家面对现实世界方面与纪实摄影是一致的,但它却忽视创作主体的积极作用,过分强调客观性,从而导致了与纪实摄影的分离。就其实质而言,该流派的美学思想是现实主义某种庸俗化的表现。

   纯粹派摄影诞生于1913年。纯粹派摄影的艺术家们在艺术上刻意追求的是所谓的“摄影素质”——准确、直接、精微和自然地表现被摄对象的光、色、线、影、纹、质诸方面,而不去借助任何其他造型艺术手段。纯粹派摄影在本质上似乎是自然主义摄影与文艺学上被称之为形式主义的“混血儿”,作品缺少内涵和深度。后来,这个流派形成二个分支,其中一支即衍化为“新即物主义”。

   新即物主义摄影诞生于1920年。新即物主义摄影继纯粹派之后,其艺术观点主张用直率、朴素、清晰的手法去表现日常习见事物中的美,化平凡为神奇。典型代表有“U64小组”,提倡用最小光圈去获得最大景深以求拍摄影纹极其清晰的照片,并用大底片来保证精细的纹理层次表现。因此,有人又称之为“新现实主义”摄影。这一摄影艺术流派的出现,标志着摄影艺术本体观念的进一步觉醒,彻底动摇了绘画主义摄影艺术在影坛上与写实摄影平分秋色的地位。

   达达主义摄影诞生于1919年,属于现代派摄影之一。在绘画中达达主义艺术思潮影响下,摄影艺术领域出现了达达主义摄影。该流派摄影大都利用暗房工艺将报纸碎片和实物等杂物拼组成画面后翻拍而成。达达主义摄影不符合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加之它也和绘画中的达达主义一样,没有理论上的积极贡献,因此不久就衰微下去,1924年以后,逐渐被有较明确、较完整的艺术纲领和理论的超现实主义摄影所代替。

   超现实主义摄影诞生于1924年。这一艺术流派的哲学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其艺术家有时可能不用照相机,而是将某些物体直接置于光源和感光材料之间,通过轮廓、阴影、透射制作成照片。后来则象达达派一样,利用暗房加工、多次曝光等特枝将一些互不关联的影像或变形、或省略、反逻辑、超常态地错乱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现实与梦幻、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奇特、荒诞而又神秘的不可捉摸的“艺术世界”。画面充满着某种象征性和暗示性,使作品内涵闪烁而不确定。超现实主义摄影还有另一种存在形态,有些作品的画面虽然是“纪实”的,但只是用来物化摄影艺术家头脑中瞬间意识的运动。通过自由联想,自由地、随意地、松散地、不受逻辑支配地进行创作,但又并非完全都是“想象的漫无边际,感情的无端跳跃,怪诞形象的杂乱堆积”。

   抽象摄影诞生于1917年,系现代派摄影。该流派的理论基础也来自于绘画艺术。抽象派绘画艺术家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情绪的渲泄,而情绪是没有形体的,主张绘画应向音乐学习:认为采用造型元素——点、线、面、色等“抽象”符号,以某种组合的方式就能象音乐那样表达人的情绪、意念。在他们看来,具象向抽象转化是一种升华,并且认为升华可分两种:一种是形的升华,即物形的抽象;另一种是意的升华,即概念的抽象。有些评论家认为,具象在于表现世界,而抽象则在于创造世界。抽象摄影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艺术语言的符号化:第二,作品内蕴的情绪化:第三,画面构成的平面化;第四,被摄对象的元素化。

   主观主义摄影诞生于1940年。主观主义摄影是一种由抽象摄影派生出来的摄影艺术流派。该流派创始人斯坦内特极力鼓吹摄影艺术表现的是摄影家的自我感觉、意识、情感,认为“主观摄影就是人格化、人性化的摄影”。在这一点上,主观摄影承接了抽象摄影,但在艺术语言上却比抽象摄影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不那么纯粹,其作品含义大都多义化和不可读译。

   纵观摄影艺术历史的进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有不同的流派,它们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石、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但不管摄影艺术流派如何五彩缤纷,我们仔细深入地分析,就会发现它们不外乎是沿着这样两条摄影艺术本体特征的主轴线进行着:

   第一条是造型特性主轴线。摄影等于画笔,而影像是构成的“元素”。它们的思维方式是,“我打碎一个世界,又重造另一个世界”,具有强烈的想象性和创造性。在这条主轴线上的摄影艺术流派的特点是创作从外摄转入内省。其创作特点是追求对主体的表露。我是主体,我是中心,物以我为存。在艺术观点上认为,形象不再具有独立意义,只是一种符号,呈现为虚构性和表现性的主观走向,并且创作心态是预构型的。沿这条主轴线产生的流派,有如上述的抽象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摄影艺术流派。

   另一条是纪实特性主轴线。这条主轴线的创作特点是崇尚摄影的纪实功能,恪守“照相特性”,造型中追求艺术形象具有自然态时的全部视觉特性。思维方式是直觉型和联想型的;创作特点呈现为触发型。“物我对应,我在其中”;艺术特点带有现实性、再现性的客观走向。上面所列的写实主义摄影、自然主义摄影、纯粹派等大体就是这种审美意识结构的反映。

   每种流派,不管它们之间有多少差异,但是它们都共同具有以下三个品质——从创作指向来看,是一种艺术观念:从艺术特色和造型技艺来看,又是一种创作方法,从它们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态势来看,则是一种文艺现象。因此,不能将它们分高低,定进步的还是落后的。但就它们和国家、民族的关系而言,有一个符合不符合“国情”和“审美习惯”的问题。

   在此,我们还要澄清一个概念,就是流派与风格。在平时,我们常常将流派与风格并提,但流派是指群体的,而风格则是指个体的。风格是一个摄影艺术家在作品中显示出来有别于其他摄影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是摄影艺术家成熟的标志。这要有一个过程,并且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是不成熟的表现,也就谈不到什么“风格”了。但是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象世界美术大师毕加索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就经历过蓝色时期和红色时期。可以这么概括,流派是由若干风格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

   综上所述,摄影艺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摄影艺术流派的发展史。从某个角度看,160年的摄影艺术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各种摄影艺术流派产生、发展、交替、盛衰的历史。我们学习摄影艺术流派,就等于学习了摄影艺术史。

   不同本体主轴线产生的不同流派,相互存在,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又相互竞争,才构成了摄影艺术领域中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态势。如果我们了解了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在中国摄影艺术理论界曾经甚至直至现在争论不休的拍摄方式的问题、表现手法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这只不过是不同流派之间的思维方式、创作特点、艺术观念之间的争论,而且不应该以一种观点去全盘否定另一种观念,艺术本身就应该是多元化的世界。

   关于摄影艺术的发展历史,最后想说明的是:毋庸讳言,摄影艺术的美学观念,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绘画的美学观念。尽管我们认为,绘画也向摄影艺术学了许多东西。但从根本上看,是绘画影响着摄影艺术。这是由于它们同属平面视觉艺术范畴,共同性多,而且美术文化底蕴要比摄影艺术丰厚许多。纵观我国的摄影艺术界也是如此,美术界起什么思潮,摄影艺术界就会有所反映。相互影响,本所难免,也决非坏事,但不能照搬,摄影艺术要从自己的“座标”出发,这样才能谋求自己的发展特色,否则就会出现“盲目”,走入“误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