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年薪三十万,辞职做保姆:精力越自由的人,越有安全感

 会凤谈精力自由 2021-03-13

这是刘会凤的第105篇原创
 
1 年薪三十万双语硕士辞职做保姆
 
最近有个双语硕士火了,年薪三十万,辞职去做月薪两万的保姆。我看到了两种声音:第一种声音,表示保姆的薪资很理想啊,我也要去做保姆;第二种声音,这么高的学历竟然去做保姆,真的是浪费了多年的教育资源。
 
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得出了两点结论:
 
(1)这位双语硕士的精力足够自由。没有受到身边亲朋和环境的影响,专注在自己的选择上;
 
(2)如果这位女士对后面还有明确的规划路径,那么她大概率会成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以上两点,只要你做到其中一点,就超越了50%的同龄人。事实上,很多人无法不受外界观念和言语的影响,也没有办法在选择时就思考清楚一条清晰的规划路径。
 
我的判断很快得到了印证,我在网上搜索了这位双语硕士的采访,花了2分钟大致浏览了一遍,得到了两点信息:第一,出于自己的爱好;第二,不是心血来潮,这是她家政创业的第一步。
 
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精力不受任何影响,专注在核心目标上的人,结果差不了。
 
2 今天,你的精力自由了吗?
 
如果你在茫茫信息中遇到了这篇文章,不妨问一问自己:今天,你的精力自由了吗?
 
我有个咨询者,在秋季校园招聘的时候,放弃了腾讯的橄榄枝而选择了拼多多,她身边的很多人都觉着你疯了吧,拒绝了腾讯。我跟她吃饭的时候,能看出来她虽然做了决定,但还是有点忐忑。
 
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有人拒绝了欧莱雅去了一家创业公司,有人拒绝了周大福,有人拒绝了北京而选择回到家乡。只要你想得够清楚,拒了又何妨。
 
我把这类把现在和未来思考得比较清楚,并不受他人和环境影响去做决策的人,称为“清醒的自由人”
 
当你拒绝了一个看似可以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之所以会有人激动惋惜,主要有两点动机:第一,有的人是真的为你可惜;第二,这是有的人努力却触碰不到的机会,所以在他们的认知里,不应该有拒绝这个选项,结果你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不管是哪种,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认知局限,因为你在意的,和别人在意的,是如此地不同。
 
3 精力越自由的人,越有安全感
 
还在为身边不同的声音而苦恼吗?
 
我遇到过很多咨询者,他们常常被周围的声音苦恼。看这个共性的问题你就明白了,他们常常问:“刘老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呢?”我往往会告诉他们,我不是你,所以我的选择未必适合你。

太在意周遭人和环境的,往往都是因为没有安全感。
 
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别人可以帮你做选择,但没法为你的人生负责。精力越自由的人,越有安全感。

 
还记得北大卖猪肉的那个人吗?他曾经因为铺天盖地的报道,坚持不下去,去了一家单位。十几年后,他和另外一个北大卖猪肉的人一见如故,一起合作,如今年销售额高达18亿,这个曾经哭着说给母校丢人的男人,累计给母校捐了9个亿。
 
不同的声音,可以倾听,可以学习,但别被束缚住。
 
那些为不同声音苦恼的人,做好精力自由,终将战胜自己。

做好精力自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