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住手,别动我的巍巍青山!

 书韵闲话 2021-03-14

家乡山水系我心

——写给乡亲们的心里话

我的村庄,在武陵山脉东北端的大山中。由原洞市乡政府沿洞三公路北行一华里,转过岩壁土岭便到了两河口,三山夹两水的河谷地带。

河谷最宽处也不过百十米,三山(唐家山、云盖山、猫儿山)耸翠,小河潺潺,茂林修竹,稻田层叠,依山而建的民居,错落其间。

炊烟在山坳缓缓的升起,弥漫于山谷之间,鸡鸣犬吠,满是人间烟火的滋味儿。晨曦从山尖映射而出,或薄暮初降,漫步于山中小路,安宁与惬意滋润着我的心田。


虽然全乡的政治经济中心不在我们村,但有两个政府站所曾经设在两河口。

水利水电站在木溪峪水库大坝外南岸劈山而建(大约建于1975年,木溪峪水库建设时期)。

林业管理站于公路东侧临水起屋(约建于80年代初期),扼洞三公路咽喉,一根粗大的木杠杠横栏于道上,守护着万亩青山(2015年撤乡并村那年已撤除)。可见当时政府治水护山的决心与力度。

能拿着镰刀随大孩子们去山上衔回小小的一捆柴火时,已经到了责任制施行,分田分山到户的年代。

那年代的人很守规矩,从不到别家山里去砍柴。即使是自家的山,也从不砍树。只拣树冠茂盛,枝桠多的大树,砍下部分树枝。扒松毛,挖树蔸(主要是松树等不能发小树苗的树蔸)。否则,被村上或林管站发现就会受到处罚。

那时,村组还有管青佬(护林员)时常巡逻,主要防范外村的人进山偷伐林木。大山各处裸露的岩壁上,用石灰浆刷写着“封山育林”的标语。山中尽是成材的大树,松树保有量在70%以上。树木参天,松风阵阵。

每次休假,我总要抽时间到唐家山上去游逛一番。脚踩在落叶上,有点软软的,还有点滑,但我的心里却无比的安宁与踏实。

每次都选择一两个不同的地点,进入到大山腹地,去看树,看花,看山石,看美丽的山川。还很想看到松树间飘飘降落的松鼠……以前很光彩的山中小路已十分难行,灌木荆棘相互缠绕织成了网,封住了路。

摘掉拉着衣服的刺条子,拨开细竹柫子,土荆条,穿行于山中,进入眼睛的景象,森林的毁坏程度,实在让人难以置信。目光所及,难得看见几棵像样的树,大片大片的山坡竟然很难找见几棵松树了。


曾经,马尾松,斑竹是我们这里的主要物产,间杂着香樟,铁栎木,檀树(似已绝迹),杉树,枫香树,板栗树,油茶树,乌桕(木籽)树,油桐树(茶籽,木籽,桐籽曾是湘西北主要的经济来源,而今似已消亡),橡树(似已绝迹)等主要树种。现在林木的蓄积量与2000年代相比,十不及一。

时常想起被滥伐破坏的祖山(在我的心里,唐家山、云盖山、猫儿山,就是我们的祖宗山,神山),黯然伤怀!

听乡亲们聊起,合乡并镇这几年来,林业已无人管理,村里有那么一些人可以指山卖树,不问此山是谁家,随意砍伐。油锯声常年在山中轰鸣,运木材的车光天化日穿梭于山中。肆无忌惮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村民戏称他们就是林管站,他们就是砍伐队。这仅仅是戏称吗?我不这样认为。是不是村民正义的呼声被压制,被忽略,发出无奈的嘲笑呢?


记得2005年代以前,农户砍伐建房用材,都十分严格的。必须打申请报告,在村委签字,然后报林管站审批。

林管站调查核实所需材料后才予批准,发砍伐证。并会同村委林业专干,到农户承包山上,实地确定可砍伐的树木,用镰刀刮去一片树皮,用墨笔写上字,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采伐规定的树了。如果超砍了,是要被重罚的。

这样好的管理制度,为啥被废弃了呢?“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5个百分点。就我们乡的现状来看,不是在做加法,而是在做减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家也有几片承包山林。还是1995年建房那年,有选择性砍过一次建房用材。25年过去了,山中竟然无可用之材,亦无指粗之竹。显然是被盗伐殆尽了。窥一斑而见全豹,林业管理,混乱如斯,谁之责?谁之过?又有谁思考过,去改变这样的生态呢(自然生态,政治生态,人文生态)?

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村委,是不是可以向先辈们学习,再来一次“封山育林,造福子孙”呢?

我们的村民,是不是应该自觉的行动起来,抵制乱砍滥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山山水水呢。爱我们的家,就要爱我们家乡的一草一木,才能更爱我们的国家!家国一体,这就是家国情怀啊!

前些日子,邱艳艳同志给我发来了关于“潇湘家书”的链接。心伤青山被毁,正气不张,便记下了这些文字,并发于村委网格群里,希望能赢得大家的共识,希望爱我家乡的村民,共倡之,共行之。

希望为政者,稍视民意,树正气,抑坏行,还吾民以清明之境,保绿水青山不再遭残害。为子孙后代留下金山银山。

我们的山村,其实就是天堂遗落人间的一幅水墨山水画,美轮美奂。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在改变与发展中,始终保持着不去破坏她,不改她的原始之美。墨韵万变,画心永恒!


“十四五”开局之年,村委会换届完毕。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已经阔步走在建设新农村的新征程上。在引领山村发展的过程之中,最好的是让她永保其桃源之美!

新知识,新眼界,新理想,新胸怀,新措施,一定能创造出新的气象。吾民翘首以待。


青山依旧在,建设青山,保护青山,不负青山!靠你,靠我,靠大家!
其实,这些文字写下来,我也不知道寄到哪里去?即使寄出去了,被扔进字纸篓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只好怀着惴惴之心,寄给《书韵闲话》,如蒙推出,也算见了天日了。

陈峰同志系列作品推送如下:

继志哥:对话《已经消失的洞市》

一位高级农民工党员交给家乡支部的年终总结

年后说年

我和家乡说说话

十月是你的生日,中国

给高中女儿的一封信

年味的念想

你们都是勇士:献给战斗在疫情前线的村官、村医们
正在慢慢消失的故乡
月是故乡明



关注书韵闲话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