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选粹】李雨生丨猫也知孤独

 谭文峰sdqtneyj 2021-03-15

作者简介

李雨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静海区作家协会理事,天津铁路夕阳文学社社长。从1984年开始,先后在国家及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共获国家级、省市级各类文学大赛奖项38项。著有长篇小说《初恋草原》散文集《岁月难忘》《生命像一只五彩气球》《怀旧也是一种享受》《岁月留痕》。

文学

猫也知孤独

作者李雨生

儿子家养了一只小猫,最近小猫经常犯错。今天把桌上的花瓶弄倒,明天把卫生纸撕烂,后天又把水打碎。每天主人回来,屋里一片狼藉。为此,小猫没少挨打。但打了也白打,小猫似乎不长记性,过不了几天,又会故态重萌。

小猫刚来时并不这样。刚刚出生一个月就来到陌生的环境。没有妈妈的呵护,没有同胞的相伴。惊恐的眼睛,稚嫩的叫声,纤弱的身姿,一副可怜楚楚的样子。尽管主人家非常爱它,给它买了洋气的猫笼,可口的猫粮,只要一有时间,就抱着它,搂在怀里。但是,主人并不因它而生存,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学,只好把小可怜留在家里。宠物吗,再宠也不过是个玩物。没有人得知小猫留在家里的情形,即便是知道,也没有人去顾及这一点。每天晚上,才是小猫最开心的时刻。主人们一回来,只要开锁的声音一响,小猫就会跑到门边,不管是谁回来,它都要在你面前又蹦又跳,撒娇地往你身上蹿,眼神里充满着喜悦和兴奋。当你坐下的时候,它会紧紧挨着你,依偎在你身旁,像是一个眷恋大人的婴儿。它望着你,灰色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不安和胆怯。每当主人心情郁闷无聊时,它会走上来擦你的腿脚,让你抚摸,以此表示对你安慰。如果你抱它睡在腿上时。它会发出呼噜声,表示我幸福极了。如果你开冰箱时,它跟着过来盯着,那意思是我馋了。如果蜷身睡着,你叫它名字不理不睬,只把梢晃动,那是它告诉你:我听见了,请别再打扰我每当你离开的时候,就会紧紧跟着你,似乎知道家里又只剩它一个,独自去承受一整天的孤独,那时候,它会显得特别的沮丧,眼神里流露出无限的黯淡。

小猫就是在这种日子里一点点长大 。六个月的它,相当于人类一个十岁的孩子。不知从哪天开始,小猫的个性开始张扬。它不再是那个小鸟依人的样子,不再跟着主人的后面屁颠屁颠地跑。主人回来了,它既不兴奋,也不冷落。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旁若无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从它的眼睛里可以看出自信和从容。虽然它还是一副乖乖的样子,可等主人们一走,它就立刻就开始“造反”,尽显它顽皮的本性。

我知道,小猫这是愤怒了。因孤独而愤怒,因愤怒而失落,因失落而无助。“造反”不过是它宣泄的一种方式。因为它不会说话。

我忽然记起佛罗伊德的一句话:动物,都有被拥抱的渴望,都有一种吸吮的需求。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

由小猫的孤独,我想到了人类的孤独。

当今的中国,有数以千万计的父母为了生活得更好一点,把自己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远赴他乡去打拼。那些年幼的孩子们,尽管有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照顾,但从小失去父爱、母爱,失去温馨的氛围,内心的孤独感是何等的强烈。他们内心对拥抱的渴望有又谁能够理解。陪伴他们的是日复一日的等待和期盼,山崖上的一勾冷月和空屋子里的一盏昏灯,就是他们成长的最好伙伴。不是做父母的心很,是走出去,赚大钱的欲望迫使他们忍痛割爱。但谁能想到孩子们心灵的孤独感该由谁来填塞。不是有很多的实例,父母把钱挣回来了,可孩子们却走歪道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由此,我又想到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们。父母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分手,最后痛苦的结果只能由无辜的孩子们去承受。纵然,也有父母离异的孩子成材的事迹,可那只能算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孩子们患抑郁症的原因,或遗传,或疾病,但很大比例都是家庭原因造成的。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它的危害,远远大于家境贫寒,生活艰苦对孩子们的伤害。孤独,正在吞噬着一个个无助的生命,正摧残着一个个年幼的花朵们。

佛洛依德说过:“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个性的冲动。”缺少管束,缺少拥抱,缺少陪伴,在孤独中长大的孩子,最后的结果就是使孩子们的心变冷、变硬。他们把孤独假设成为敌人,他们试图以江湖的英雄气概去征服它、战胜它,因而,他们变得暴力,戾气,变得不再相信世界,他们以特有的幼稚的做法来报复孤独,最后换回来的是可能是更加长久的孤独。

按照《易经》万物相通的说法,人类和动物,和自然界有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动物的某些行为中,都蕴含着人的行为内涵。人类害怕孤独,动物也害怕孤独。孤独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折磨,特别是弱小的生命,情感的饥饿比机体的饥饿更为可怕。人类可以用语言表达,动物却不能和人类交流。因此,就更需要更多的关注。

(责任编辑: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李竹青

微信号:gushancuizhu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