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小说】​甄丽华丨绕道而行

 谭文峰sdqtneyj 2021-03-15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甄丽华,铁路天津站退休工作者,曾任值班站长。天津市河东区作家协会会员,天津铁路文学社社员。诗歌《雪菊茶》获得中国“大漠青歌杯”网络诗歌大赛优秀奖。散文《我眼里的阿里山》荣获“第二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三等奖,诗歌和散文作品在企业内刊和直沽文化发表,小说《精品女人》在起点中文网发表。


文学天地

绕道而行

甄丽华 

 

敏,五十六岁,白天黑夜的一手把孙女带到两岁,虽然很累,但她挺享受那样的生活,也习惯了有小孙女日夜陪伴的紧张忙碌。她知道儿子儿媳时有失和,但怎么也没想到儿子离婚了,说是协议离婚。         

敏不想让他们离婚,毕竟有孩子,你说孩子招谁惹谁了,好好的,一下子缺爹少妈,这是怎么说的。直到儿子告诉她“我们明天办离婚手续去啊。”敏唠叨着“别瞎说八道,千万别离,咱不是那样的人家”。儿子瞪着眼睛说“听你的吗?”独生子在家里都是横茬的,敏没有说话,她想起自己也曾和先生闹过离婚,到街道办事处,自己眼泪哗哗流,工作人员问话时,她都哽咽的说不上来话,工作人员一看她这样就半嗔怪半劝慰“就这样还离婚,回家好好想想吧!想好再来。”想到这她像又有了底气地说“明天她要是哭哭啼啼的,你就把她领回家来啊。”

直到第二天中午儿子还没回来,敏不放心,给儿子打了电话,儿子说在外边吃饭了,敏想毕竟是离婚,可能儿子心里不舒服就不回家吃饭了,便顺便问道:“办手续了吗?”

电话那头笑着说“好嘛,离婚的人老么多了,上午没排上,这不在这吃饭等着呐。”

“别离,回家吧”敏试探性地提醒着儿子,

“别管了”儿子轻松的口气让她觉得事情可能没有那么严重,她盼望着儿子儿媳能一起回来,还像以前那样生活。

儿子离婚了,孙女让前儿媳带走了,敏像掉进冰窖里,一下子没有了心情。不论亲戚朋友只要一提她小孙女,眼泪就控制不住地往下掉,为此她不想见人。

起先每个月她还能按照约定把孩子接回来看上一两天,每次去接孩子,小孙女看见她都眼睛亮亮的朝她跑过来,她泪流满面,两只手都擦不过来的眼泪,抱起小孙女把眼泪抹在孩子身上。她尽量抬起头,但眼泪还是不断滚落,每次她都是哽咽着挥动孩子的小手和姥爷、姥姥说再见。她甚至想姥姥、姥爷可能像她一样的感情,只是没有她这样脆弱。有一次她甚至想和姥姥、姥爷说“看在孩子份上咱们劝劝他们还好好过日吧!”可她不争气的眼泪话还没等话出口,早又控制不住了。就连看孩子的这一两天,眼泪也没有停止过。一看到孩子,心底的悲伤就变现成的眼泪,心里有多难受,眼泪就有多少。她心里明白自己这样子,儿子不高兴,爱人也不高兴,更影响孩子。她一次次上卫生间,用手巾捂住脸,想一下子哭个够,就再也别哭了,但没用。带孩子出门,邻居一看到她就劝说“已经这样就别多想了。”话好说,事情不在谁身上谁也不知谁的苦衷,看着孩子孤零零的,看着儿子孤零零的,她怎么能好受,就是为了孩子她开始琢磨起怎样能让儿子儿媳复婚。

敏是善解人意的人。她总拿自己的想法去衡量别人,一想到儿媳她又流下同情的眼泪。她想儿媳也不容易,虽说自己家里花了不少钱娶儿媳,但她也是什么也没得到,只是来时一人,归家还多了孩子。想来想去,她和先生说起想让儿子儿媳复婚的事。爱人说“找事,离都离了!”并且用眼睛轻蔑扫了她一眼。

儿子儿媳是同学,谈了六七年的恋爱,然后结婚生子。敏和儿媳还是有感情的,她心疼儿媳妇,家里大事小情,能不让儿媳干就不让她干。她甚至和老伴说:“咱不指望儿子干活,也别指望儿媳干活。儿媳不是自己生的,趁着自己能干多干点,等老了,用人的时候,儿媳妇会管咱的。”她始终想不明白,一家子过日子有什么大不了,不就是鸡毛蒜皮吗?现在离婚率高也和协议离婚有关系,没怎么着就协议了,如果上法院还有个调解,也许就离不了,想到这,她拿起手机给前儿媳打了电话,儿媳没接她的电话。

儿子下班后一进门劈头盖脸地说“别那热脸贴冷屁股啊!”她一脸雾水的问儿子怎么回事?

“您给小梅去电话了?”儿子一脸怒气,

她明白了儿子怒气的来源后点了点头,但又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为了孩子吗?”她顿了顿接着激动说:“妈想让你们复婚。”复婚两字她拉得很长,悲伤儿子低下头沉默一会说:“您知道她打电话说什么吗?——她说你们娘两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找她?”屋子里沉默了。

再接小孙女时孩子的眼睛还是亮亮的,这次她没朝着奶奶跑过来,而是藏在姥姥身后看着奶奶,她想是自己满脸的眼泪吓着了孩子,赶紧用一只手抹了把脸上的眼泪抱起孩子。依然挥着孩子的小手和姥爷、姥姥再见。

正好快过春节了,她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着孙女说“奶奶想给你姥姥打个电话,提前拜个年。”没想到一提姥姥,小孙女立即反应过来说“姥姥是坏人。”

敏脸一惊说道:“不许这样说姥姥,姥姥天天带着你不容易

“那好吧!”孩子的小脸暗淡下来。

敏给亲家打了电话,她的心是城的,对方是拿捏的,放下电话,她不由自主的说道:“她就想站着尖,唉,去它的吧!”

傍晚儿媳来接孩子,孩子一听妈妈来接她,放下手里的玩具连爬带蹬搂住敏的脖子说“我那也不去,就在奶奶身边。”

敏的心碎了,她抱住孙女坚定地对儿子说:“孩子我看了,不走了。”

儿子说:“都不守规矩,不又打起来了吗!”

她把孩子交给了儿子,第二天,她听邻居说“你那小孙女那个哭哇,不走啊!”她站在雪地上,心好像是在滴血。

小孙女走后,她一下子老了,视力下降,木纳的表情,常常记不起昨天的事情。只要任何人一提起小孙女她就落泪。她唯一的期盼是再接小孙女,她好不容易盼到日子,儿子传来话说,姥姥、姥爷带着孩子旅游去了。她再盼,盼到日子,她去接孙女前,站在镜子对面,她郑重的又狠狠的嘱咐自己千万别再掉眼泪,并用手指着自己“再掉眼泪,自己就扎哪死了!”

这一次是儿媳抱着孩子出来的,孩子懒懒的偎着妈妈,眼睛里再也没有那种惊喜的光亮。这次孩子不跟敏走,敏不想为难孩子,她独自回了家。爱人没有说话,儿子转身走了,她还有些不放心,就这样她连着三回都没有接回孙女,也许沉默是最好的语言,也许这一年多眼泪是她最好的陪伴,她甚至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

一天,她接到自己四十多年来未曾见面的老同学打来的电话,一番寒暄后,老同学十二分高兴地邀她参加老同学群,上“微信”群聊。敏没有那心思,没有“微信”号,更不懂什么是“微信”。也许太过沉默,她像有了一个话题,她和儿子提起微信,儿子说“现在外边都在玩微信,就你成天哭天抹泪,就像天天谁招惹你似的。”说着抢过她的手机给她下载了“微信”。

那天她的心情些许好转,因为同学快四十年没见了,她又听说同学群很热闹。吃完晚饭她试着添加手机号的微信,给同学逢春打了电话,说明自己添加微信功能,然后她和逢春聊了几句,提到小孙女时,她又掉下泪来。

第二天她又和过去的老同事聊了天,再一看同学群十几个同学都发了欢迎她加入群的帖子,她笑了。她感谢每一位同学的热情,似乎这一晚她没有掉过眼泪。但觉得同学群似乎并没有像逢春说的那么热闹,说实在的他们班是一个通信班总共五个女同学,在那个男女同学都不说话的年代里,实际上在同学时期是没有多少交流的。那天她站在阳台上,夜幕降临,幽蓝的天空星星闪烁,不远处的商业街灯光霓虹,城市喧嚣渐静,她的心情也平和许多,除了眼泪现在她多了一部手机,就像河水有了支流。她下意识的点开同学群,壮着胆子地写道“有人吗?”许久没有回音,她有些后悔。不管怎样,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女生,不该放肆,但是一种心情又让她拿起手机写道:“有人吗?”她又一次后悔,人就是这样,有时犯了错是不甘心的,往往要拉一个垫背的,她又大着胆子写道:“逢春,你不是说同学群很热闹吗?”

钟表滴答滴答地摆突然一声好听的小鸟鸣叫,她赶紧抓起手机,屏幕上:“我只管骗你进群。”

虽然只是几个字,却像是给伤心的围墙推开了一个豁口。她在手机上打了一行小字:“我好冷,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但她并没有发出。

突然手机小鸟有了叫声,一张图片,一个小男孩探头探脑,可爱至极、滑稽之极,并且写着三个字——“有人吗?”

“别害怕。”她回写后仍然没有发出,但感觉自己真的看到那一丝火材的光亮。

一张照片,几个面貌似是而非的男生在一起吃饭,她仔细的辨认出那个曾经追求过她的男生,现在的网名叫清泉,她心里一阵窃喜,只见敏的手机屏幕出现这样两个字:

“吃货”。她仍然没有发出,只是窃窃发笑。

她快活起来,而且快活的像另外一个人,她感到这种幽默像天外来客。

早晨,手机小鸟的鸣叫格外好听,她一看是一位旅居美国的女生吕美向她投来橄榄枝。她们聊了起来,说的最多的是“珍惜”。吕美发了她在美国的许多照片,此刻,纵然大洋彼岸也似如眼前。多年不见吕美还记得她喜欢文学,说她是当年班里的才女,这让她在接下来的言谈中流露出几分得意,人也开朗起来。

第二天早晨她脑子里突然蹦出几句短诗,她把短诗记录下来,并用一天的时间去充实它。吃过晚饭,她在手机上留下这样一行文字:

我希望这里是/快乐的港湾/月色 星团 迷醉/五彩的群山 斑斓着/琼浆 欢笑 缭绕/天南海北 辽阔/把 沉默沦陷  /让 矜持漂流 /和 欢乐结缘。

逢春点了赞,意外的是几个上海同学也给她点了赞,愉快的心情像一下子被打开,更是冯春还发表了学校二三事引起轰动,同学群初见热闹,而且也发展到三十人以上,同学们发了很多上学时的照片勾起许多美好回忆,她也觉得自己真的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群里点燃了亮光,这是她在群里发的一首小诗——

“吃过晚饭,手机里一声声鸟鸣叠来,沏一壶茶,浅淡花香,一份份质朴真情。

一张老旧的照片,一段年轻时的佳话,风牵帘栊,月映明,今夜在记忆的闸门冲凉。

愚人节那天,她出去买菜,看见买菜的和卖菜的打起哈哈,她也跟着笑了。回家的路上脑子里盘旋了一句“这个世界没有女人不热闹”。突然演员宋丹丹那张瘪嘴的老婆样子让她想起“秋天的菠菜”,她笑了,甚至她在心里打起了腹稿。回家后,她把从舅舅那里学来的写意画功底发挥出来。她画了一棵写意的似菠菜而又像白菜的画。她在这颗菜下边写道“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此,她还觉得主题不够鲜明,又在宣纸上画了一排人头飘出一片声音:“秋天的菠菜。”好像童年清脆的童声,她陶醉了并且接着写道:

“对了,这是一颗秋天的菠菜,从今天开始,谁要是每天答到,我就送谁一颗吉祥百财。”

她用手机把这张画拍了下来,发出后,她快乐的在沙发上翻看着,不多时两位上海同学点了赞,她每人送了一颗秋天的菠菜。两个女同学发来笑脸,让她感到一丝嘲讽的意味,但她抵抗住了情绪。

逢春问好,并称她有境界有智慧,她给了逢春一颗秋天的菠菜,逢春大方的接受了,她用“上道了”表扬逢春,大有大姐大的豪气。接着陆续几天不少同学都有表现,话多了,有同学敲边鼓说,清泉不出来让他请客吃饭。清泉在年轻时曾追过敏。敏言辞有些不屑“即便请客,我还考虑去不去呢。”这句话就像一页宣纸上,一不留神,滴下墨迹。

转天手机的鸟鸣来的格外早,她以为是吕美,打开手机一看是清泉留言:“此刻,我想说点题外话,昨天晚上回来,看到同学圈的聊天内容心里很不平静,也很不舒服,同学之间我们短的几年、长的几十年没见,各自有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见不见面心里都会遥祝对方健康快乐。同时我想说老同学就是一种经历和美好时光的回忆,他(她)会永存心中,看到针对我的发言,点我的名字说我……”言语之间不太友好,老同学,你都老了,怎么还是那个性格,几十年也没升华,不是炫耀就是挖苦,你是谁呀?太阳?

敏的心扑通的跳,面部涨红,这是她始料不及的一种尴尬,甚至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面对质疑她很快平静下来,她想起当年,她虽然不喜欢他,但被追求的感觉还是像风一样舒服。她没有羞涩的绕开,也没有直接接招,而是彰显了她多年的修行,她慢慢写着:“真好,也许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多开心,不点你出来吗?不刺激你发言吗?看这文章写的尽显才华,如果你今天不出来我都想好了开玩笑的题目,我昨天想好的,自己乐了半天了,乐极生悲,报应来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准备的词已洒向天空。”

写好,她看着这段渲染宽容的文字,她笑了。立刻,她看到清泉发的一个狮子大开口的图片——“太厉害了”,她的心舒缓下来,最可喜的是清泉还发了一张动画的小男孩踩着一个动态的“签到”的圆球,她笑出了声音。此刻那一团不小心滴下的重墨,让她兑了些水,在浓淡深浅之间,表现了她的节制和理性还有风采。

那天晚上,她发表了活动声明:“这是一个虚泥(拟)的世界。本次活动我们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把谜底谜面都给了大家——一棵秋天的菠菜(即一颗吉祥百财)下面颁奖开始

1、不得不说上海多少年来生产着祖国的高精尖的产品培养了祖国高端的人才!江南人就是聪明,首先获得特别金奖的是:王栎鑫、曹龙发。他们获得金色吉祥百财大奖;

2、金光大道奖:逢春,获得金色百财如意奖杯;

3、签到奖:清泉,获得银色吉祥百财奖杯;

4、……

一连十几个赞,还有欢呼,还有鲜花,逢春还发了获奖感言:“我敢说同学群今夜无眠,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获奖,激动的心情不亚于获得'奥斯卡’奖。几十年的生活经历,我们都有各自的收获和感悟,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现在的我们应该是看开红尘,通晓事故,也算是过来人啦,再回头看我们曾经的年轻、冒失 、莽撞,无疑收获了成熟和稳重,当然也慢慢堆积了怀旧的土壤,缓缓的滋生着回忆的嫩芽,越生越多、越长越旺,而按捺不住……”

午夜,那一声声好听的鸟叫还在继续,敏的心里有一丝甜蜜。她像绕过一段长路,现在,在同学群里释然,内心的晴朗和几分自在让她整个人舒服了很多。人总有不幸的时候,当你回避不了时,试着绕开吧,无论什么事终将会随着生活的延伸、视野的扩展而转化,当心情不好时换一种思维和方式绕道而行,适当找一处好的地方放松放松,也许就把事情看开了或者看淡了,修生养息,一把年纪好好地活着,才是属于自己的幸福。

敏忽然感觉,自己已经绕过了一座山。

            (责任编辑:张辉)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李竹青

微信号:gushancuizhu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