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寡妇卖酒

 一枝独秀2603 2021-03-16

北宋时,河南府也叫 西京 ,十分繁华。城内西街有个漂亮寡妇姓林,二十出头儿,丈夫宋昌染病去世,撇下林氏和两岁的儿子宋轶。婆婆方氏不想媳妇受苦,屡劝林氏改嫁,但林氏不肯,发誓要把儿子抚养成人,为婆婆养老送终。

林寡妇独自一人经营丈夫留下的酒肆,每日起早贪黑,可酒肆的生意却一直冷冷清清,偶尔过来的几个酒客,也是想从她身上讨些便宜。

一日午后,店中没有客人,林氏靠着柜台发呆。这时,一个衣衫邋遢的中年文士走了过来,皱着眉头对林氏说:“这位娘子,在下出门忘了带银两,能否讨碗酒吃,改天定当奉还。”

“一碗清酒值不得几文钱,不必来还了,算我请你的。”林氏笑着说。那文士也不客气,一口气喝了五六碗。“你这酒甘香醇美,何故店里没有生意呢?”文士擦着嘴说。

林氏皱着眉头说:“奴家也不知何故。”文士想了想,说道:“在下觉得做生意卖的不是货而是名!你这酒虽好却没什么噱头,店铺偏僻知道的人也少,你不妨炒一些新闻出来,或许有所改观!”

文士走后,林氏想了个办法,虽然不知道行不行,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林氏把这个办法说与了婆婆。方氏说:“这法子起码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家店子,只是难为了你。”

两日后的一个下午,临近傍晚时分,林氏酒肆来了位年轻公子。进店后,林氏就将这位公子请进了雅间,然后便虚掩了店门,打烊歇业了。接下来的几天都是这样,每到傍晚时分,那位年轻公子就会来林氏酒肆,而后林氏便关门打烊。

酒肆对过是家杂货铺,老板娘陈二姑是个出了名的闷事精。这日傍晚陈二姑便偷偷跑去林氏酒肆,在窗缝里往里看,见酒肆雅间半开着门,一个书生背对门口坐着,对面则是林氏,二人对饮,林氏一副娇羞的模样。

后来林氏起身拿酒,陈二姑怕被发现,便回到铺子里,坐在窗边往酒肆那边瞧。过了约莫一个时辰,天已经全黑了,这时酒肆门打开,那个男子以扇遮面,悄悄走开了。

陈二姑心想:“这林氏年纪轻轻守寡,耐不住寂寞,现在有了相好的了。”陈二姑除了闷事精,还是个长舌妇,便添油加醋把这事儿说与了别人。年轻寡妇耐不住寂寞与人私通,这种消息是人们最喜欢八卦的,而且互传之人又难免加上一点儿自己的想象。结果是,没出三五天,周围的人便全都知道了。

好事之人没事就溜达到酒肆来,吃几杯酒,看看这位年轻寡妇,酒肆的生意好了很多。周围几家酒肆,见林寡妇这生意红火,眼红不已。心存嫉妒的老板便添油加醋地诋毁林寡妇,谁知诋毁得越厉害,林家酒肆生意越好。自从生意好了以后,那位林寡妇的“情郎”来的次数少了,而且每次都是一更过后才来。事情就这样过了两个月,林寡妇酒肆的生意异常红火。

离林寡妇酒肆不远有个大酒家,老板叫赵三金,为人阴险,见林家酒肆生意好,气愤不过,便偷偷跑去厢典葛世成那里告状。说林寡妇不守妇道,与人偷情。葛世成是这一厢的主事,听闻后便叫了几名行官晚上去捉奸。

第二日晚间,那名男子又进了林家酒肆,半柱香后,葛厢典等人闯了进去,把二人堵在屋里。赵三金心肠歹毒,喊了周围乡邻前来,一起出林寡妇的丑。行官把林寡妇和那男子带到街上,周围众人都要争相看看那男子是谁。

不料那男子把帽子一摘,周围人都大吃了一惊,原来此人竟是个女子。人群中有人认出了女子,喊道:“这不是北城伍记铁铺伍老爹的女儿凤娟吗!方才是谁说要捉奸,把大伙喊来的,俩女子吃酒聊天倒成了私通了,真是笑话。”这人话音未落,大伙都哈哈大笑起来。

葛世成也觉得不好意思,赶紧向林寡妇一拱手,说道:“打扰娘子了,在下真是鲁莽,还请见谅!”林寡妇赶紧还礼,说道:“葛厢典哪里话,误会而已,以后还请常来坐坐,奴家必奉上好酒。”

这时,凤娟在一旁说:“我虽是女儿身,但平时喜欢小饮几杯,前些时间偶然在林家酒肆吃过一次酒,觉得很是甘美,便经常来,又怕让众人看见一个女儿家,还经常出入酒肆吃酒,名声不好,所以才换做男装,不想竟给林娘子带来误会,真是惭愧。”众人听完后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场误会。

此时,负责城内巡检的兵丁见此处聚集了好多人,便赶过来询问,得知详情后,巡城官吏忍不住大笑,说道:“哈哈,捉奸捉得俩妇人,你们可真行。”然后让大家散去,各自回家。葛世成脸上挂不住,气得把赵三金拉到无人处骂了一顿,狠踢了两脚,才算出了气。

次日一早,昨晚之事便在城中传开了,街知巷闻没有不谈论的。没两天,整个府城内没有不知道林寡妇酒肆的。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想亲眼见见那位被冤捉的年轻寡妇;连一些文人雅士都来凑热闹,吃过酒后还在酒肆墙壁上留下墨宝。

林寡妇酒肆被挤破了门槛,酒坊每天最少得多送一次酒,林氏自己忙不过来,就招了两个小厮,凤娟没事儿了也过来帮忙。

这日晚间,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经散去,林氏在柜台内结账,两个小厮在收拾桌椅。这时,当初指点林寡妇的那位中年文士进到店里,喊了声:“小娘子,在下来还酒钱了。”

林氏一抬头,“呀!原来是你呀,快坐快坐,我上好酒给你。”文士说:“今日在下不是来吃酒的,是来还钱的。”林氏笑着说:“先生哪里话,若非先生指点,小店哪有今天,以后先生想吃酒,尽管来,奴家请客。”

文士拍手说道:“娘子真伶俐人,在下只是出个主意,但娘子的手段可真是高明啊,在下佩服不已,既然娘子不收酒钱,那在下送你幅字如何?”“先生一看就是大才,奴家想为小店换个招牌,没想到好听的名字,不如就由先生决断吧。”林氏高兴地说。

文士也没推辞,让小厮取来笔墨纸砚,挥毫三个大字“寡妇林”。林氏一拍手,说道:“先生字好,名字更好,就用它了。”次日,林氏便找人装裱成牌匾,挂了起来。当天下午,几个国子监的书生来吃酒,见到匾额上的字惊讶道:“这是苏先生的字,此店主人可真不是一般人。”

林氏心中感慨道:“原来那位邋遢文士竟是当世文豪,我真是有眼无珠啊!”此后,“寡妇林”酒家名声在外,生意蒸蒸日上。几年后,林氏扩大了酒肆规模,多年后,林氏去世,酒家由儿子宋轶打理,名字依然叫做“寡妇林”。

编后语:

林寡妇算是绯闻炒作的先驱了吧,制作舆论,引起注意,增加人脉,让更多人的人知道这家酒肆,生意自然会好起来,这也算是经商之道了吧。

作者重申:故事属于虚构文学作品,不可盲目模仿故事情节,更与现实生活无关,

请读者朋友们理性、正确地欣赏故事,同时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不接受蓄意攻击或侮辱性言辞,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