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告别成为永别,志愿军23军参谋长饶惠谭,功臣牺牲在朝鲜前线

 暮云深 2021-03-16

记者 周贤忠 军旅警营

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来源: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4月10日,记者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里见到一本由饶惠谭儿子饶政刚所著的《忠诚的战士》,里面有一段他的姐姐饶霖枫对父亲的记忆:“小时候我喜欢枕在爸爸手臂上睡觉,用手去数他身体上、大腿上那些奇怪的'小洞洞’。我问爸爸这是什么洞洞呀,我怎么没有呀?他说:'这是国民党坏蛋打的,你怎么会有呢。’我问他疼吗,他说:'有一点点疼,现在早不疼了。’'我长大了一定要打死那个坏蛋……爸爸,你明天给我买糖好吗?天一样大的糖……’我一边说一边摸摸、挖挖那些个奇怪的洞洞,心想爸爸一定很疼,想着想着就在爸爸的怀里渐渐进入梦乡。”

那时饶霖枫才7岁,这个记忆伴随着她成长,我们为烈士及家人的付出唏嘘不已。

一句告别成为永别,志愿军23军参谋长饶惠谭,功臣牺牲在朝鲜前线

1953年,饶惠谭(二排左二)赴朝前在上海拍摄的全家福,二排左一为杨燕(怀中为饶政刚)。英烈简历饶惠谭 湖北大冶人,1915年生,生前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参谋长。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坚持鄂豫皖地区的三年游击战争;参加了八年抗日战争,经历了新四军对日军的第一场(韦岗)战斗、繁昌保卫战、“皖南事变”及新四军在苏北、江南及浙西地区对日伪长期的军事斗争;亲历了三年全国解放战争,参加了苏中的七战七捷战役、周村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1953年3月21日,在抗美援朝战场因遭敌机空袭牺牲。人生的选择

1952年,饶惠谭从华东军区高级干部班到朝鲜前线进行见习。见习结束,当上级征求他本人意见是去上海警备区还是去朝鲜前线的23军工作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战场。

饶政刚告诉记者,当时,他的母亲杨燕在上海淞沪警备区公安第16师后勤处工作。据母亲回忆,父亲1952年从朝鲜前线见习回来后,一日,他以严肃和慎重的语气对母亲说:“杨燕,有件事要与你商量,军委对我的新任命已经下来,在上海警备区当参谋长。但是,23军刚入朝,缺少一个参谋长……你看如何?”母亲明白父亲名为商量,其实他的意愿已十分明确。10年的共同生活,让母亲一下就明白了他的心迹:“你自己决定吧……家里孩子和老人你放心吧。”

谁知这之后竟成了永别。

1953年1月18日,饶惠谭又一次抵达朝鲜中部前线,出任志愿军23军参谋长。他从志愿军总部领受了作战任务后,就直接来到战线前沿73师观察,组织策划部署攻击美7师占领的394.8高地的战役计划。3月20日,饶惠谭在协调了一线部队干部的调整和军事部署后,刚回到军部所在地——朝鲜伊川郡古南佐里,21日凌晨就遇敌机轰炸牺牲。

2011年,饶政刚回老家湖北祭祖时,看到一封父亲从朝鲜战场上寄回家的信,是父亲写给兄长的。父亲隽逸有力的钢笔小楷,再现朝鲜战场的真实情景:“虽然这次入朝正值天寒地冻,在敌机频繁轰炸封锁交通要道之情况下,我们仍然十分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现在我们志愿军全体同志都在为打更大的胜仗、消灭更多的敌人而努力着……”

饶政刚说:“以前觉得电影电视上讲的不真实,直到看了父亲这些书信,才第一次体会到那时他们的思想境界真的是大公无私,一切都奉献给祖国。”

一句告别成为永别,志愿军23军参谋长饶惠谭,功臣牺牲在朝鲜前线

1953年3月31日,饶惠谭入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地番号西区中二号。解放上海的功臣

饶惠谭戎马一生,走得匆匆,没有留下太多个人资料。杨燕离休后,走遍大江南北,一位位地拜访丈夫的老领导、老战友,点滴地记述着那段已经久远的历史。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时任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3军99师师长的饶惠谭担负首批渡江作战任务。4月20日午夜,饶惠谭与战士一起乘上了第一梯队的木船,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下,突破长江天堑,冲上江岸。他向前线总指挥部电告:“我军先头部队已占领荻港等地,渡江成功!”成为率先登陆长江南岸的解放军高级指挥官之一。

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饶惠谭负责杨行、狮子林、宝山、吴淞口一线的阻击任务。当时正值梅雨季节,部队行动困难伤亡很大。饶惠谭带领战士在泥里爬、水里滚,堵住了国民党军从吴淞口乘船逃窜的退路。

上海解放后,饶惠谭任上海淞沪警备区公安第16师师长(99师改编)。他在完成对敌防空、肃清匪特、保证社会治安、保护机关和工厂等重要任务的同时,还组织部队参加修建飞机场等任务,并因地制宜地开展农副业生产,改善部队生活,减轻了人民负担,为保卫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贡献。

一句告别成为永别,志愿军23军参谋长饶惠谭,功臣牺牲在朝鲜前线

2002年,杨燕(墓碑旁右一)带家人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扫墓。五年一次的约定

饶惠谭牺牲后,杨燕担起养育4个子女和供奉长辈的重担,她一生未改嫁,把几个孩子抚养成人。

“父亲走的时候,我1岁,小姐姐3岁,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母亲只有28岁。”饶政刚说。父爱的缺失是他一生最大伤痛,自儿时起,每每看到小伙伴们的父亲,总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父亲去世后,母亲每5年就会带他们兄妹从上海去沈阳扫一次墓,直到母亲2006年去世。“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只能很长时间才去一次。”饶政刚说。工作以后,他每逢清明节基本上都要来沈扫墓。

每次到父亲的墓前,饶政刚都沉默不语。在他的记忆中,那张全家福是他和父亲在一起唯一的纪念。“爸爸”这个词是他人生中从未启齿过的呼唤,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地呼喊:“爸爸……我的父亲。”

饶政刚还记得母亲来扫墓时,总是依附在那冰凉的墓碑旁独自流泪,就像依偎在丈夫胸口述说着离别的情长,唠叨着儿女们的成长。

在饶霖枫的记忆里,父亲牺牲后,母亲每年在黄梅季节入伏时,总要将父亲曾用过的遗物拿出来晾晒。母亲说:“那是你爸爸带到朝鲜去的,那里又冷又潮。你爸爸身上、腿上有伤,出发时用两条大狼狗皮制成了狗皮垫子……”说这些时,她的眼里总是噙着思念的泪花。

如今,饶惠谭的不少遗物都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里展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