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合作 | 为什么日本河道整治工作要市民参与?

 大城小E 2021-03-18

为什么日本河道整治工作

要市民参与?

2019年2月18日至2月22日,在“上海-北九州空气质量改善合作项目”框架下,针对上海市生态环保工作需求,日本北九州市环境局组织开设了“2018年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国际(日本)研修班”。本次技术交流重点集中在餐饮油烟深化治理、工业源VOCs治理、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和管理机制三个方面。

小E之前分享了日本餐饮油烟深化治理经验,本周将继续介绍的是日本北九州市城市景观河流--紫川的建设规划历程。作为北九州市南北流向的标志性河流,紫川发源于北九州市小仓南区的福智山,流经市中心,在位于小仓北区的北九州港入海,全长22.4公里,流域面积113平方公里。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沿河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导致紫川的水质日益恶化,曾经在此生存的大量鱼类,如香鱼和白虾虎鱼也随之消失。

紫川区位示意图

北九州市政府和普通市民对于紫川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均十分关注。自1988年起,由北九州市政府牵头将“紫川我的河,我的城建设项目”纳入北九州市主要城市规划中,以市民为意见征求主体,对紫川的防洪蓄水、生态修复、景观建设、科普教育等各项功能进行了综合规划。据北九州市建设局水环境课介绍,在建设规划制定前,北九州市政府征集到453份图画、插图、文字等各种形式的市民意见

北九州市建设局介绍紫川建设规划历程

通过对市民意见的吸收,确定了紫川规划方案,并最终实施了水利建设、“面向河流”开发、基础建设、桥梁建设、亲水空间建设、开放空间建设、集客基地建设、市区老城改造等项目,将紫川流域打造成环境优美的水景城市。紫川建设项目还多次荣获“手作乡土奖”“土木学会技术奖”“美丽城市景观大奖”“卓越水边开发实践奖”,并入选“全国百佳水生态治理成功案例”。

俯瞰紫川

当地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征集流域内居民的意见并用于最终决策,对城市河道整治极具借鉴意义。将紫川建设规划的直接受益者——流域内居民对河道变化的切身感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和期望采纳并融入建设方案中,一方面具有较高的项目适用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市民的感受度和归属感。例如紫川水环境馆中可观测水下生态环境的玻璃展墙就是来源于北九州市一名小学生的提议,现已成为北九州市中小学以及国外访团的重要环境科普基地。与北九州市相似,上海的苏州河畔、黄浦江滨也都存在防汛能力提升、中心城区热岛效应改善等方面的综合规划需求。在设计规划初期和决策阶段,也可采纳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方式,在提升市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同时,也许可以发现最新需求、收获创新亮点。

北九州市小学生绘制的

“水底水族馆”图

紫川水环境馆

实景

下期小E将为大家带来九州地区流域人口密度最高的远贺川的河道整治经验,敬请期待。

撰稿:李亚雯

猜您喜欢

国际合作 | 日本的餐饮怎样避免油烟影响?

国际合作 | 日本“高科技”厨房中 改善油烟和气味的秘密

国际交流 | 日本餐饮污染控制对策,我们一起去实地研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