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昨天说好的影评来了——为什么《水形物语》实至名归?

 金砖财经 2021-03-18

昨天,奥斯卡过了他的90岁生日,一批电影人有幸跟他一起庆祝:

《三块广告牌》获了两个表演奖,《银翼杀手2049》获了两个视觉类技术奖,《敦刻尔克》获了两个声音类技术奖——以及最佳剪辑。然后就是大赢家《水形物语》,拿了四个奖,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水形物语》宣传海报

包揽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说明在评委们心中,《水形无语》要明显好于其他入围影片——包括呼声不相上下的《三块广告牌》,以及更早之前、被看好的《华盛顿邮报》。后者在本届奥斯卡上颗粒无收。

入围最佳影片的9部电影中,我看了《水形物语》和《华盛顿邮报》,两个相比,我对《水形物语》有明显的倾向性,为什么呢?因为《华盛顿邮报》实在是一部相当平庸的电影。

《华盛顿邮报》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女人,在她迄今为止的人生当中,遭遇了三次巨大的冲击。第一次来自家庭,丈夫的死,让她被迫出面、接手家族生意——也就是华盛顿邮报。第二次来自生意,她要克服各种各样的阻力,带领华盛顿邮报上市。第三次来自历史(或者说政治,或者说时代),政府的机密文件就摆在她面前,报还是不报,这是个问题。

她夹在中间,感受到来自两边的巨大压力,就好像夹在两块相向运动的地壳之间···

《华盛顿邮报》宣传海报

很明显,《华盛顿邮报》是梅丽尔·斯特里普的独角戏——尽管电影里也有汤姆·汉克斯。她的表演,几乎是电影唯一突出的地方,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了。电影拍得跟一篇无聊的新闻报道一样,平铺直叙,没什么起伏,也没什么悬念。

很难想象,一部讲政治的水有多么多么深的电影,竟然没有什么悬念。我猜想——只是猜想,如果给罗曼·波兰斯基拍的话,很有可能拍出鬼片的感觉。

感觉上,《华盛顿邮报》就是导演斯皮尔伯格在做一份布置下来的作业。你不能说他不认真,但是很明显,电影缺了点儿什么,也许是心思,也许是激情,也许是沉溺,也许是才华和感觉···总而言之就是缺了点儿什么,导致哪怕有斯特里普的表演、文字人的情怀、以及所谓的政治正确(一个是女权主义,二个是要给特朗普添堵),也还是拯救不了它。

平庸,是对这部电影准确的评价。

这么说可能不大好,但是很庆幸,《华盛顿邮报》没有获得最佳影片,或者最佳导演。两年前,类似题材、类似路数的《聚焦》(同样是一部平庸的、乏善可陈的电影)已经赢了一次,如果《华盛顿邮报》再赢的话,今后势必出现一系列这样的电影,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等等等——搞不好还会有人民日报。

某种程度上来说,《水形物语》是《华盛顿邮报》的反面。

本质上这是一部爱情片,你能感觉到电影的浪漫、温情、怀旧,以及导演德尔·托罗对于他所创造的世界的迷恋。

他可能恨不得自己就是那个“怪物”,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生活在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

最后,啰嗦两句。

前年,奥斯卡把最佳影片给了政治正确的《聚焦》,去年给了政治正确的《月光男孩》,然后可能出于内疚,把最佳导演给了《爱乐之城》。今年真的很庆幸,没有给《华盛顿邮报》这两个大奖,否则奥斯卡就彻底地滑向平庸了。

电影——作为艺术作品的电影,瞄准的应该是感觉,而且只应该瞄准感觉,而不是所谓的知识、哲思、政治诉求、或者现实意义。承载那些的,应该是别的东西,不是艺术。

艺术应该是酒精和致幻剂,强烈的感觉,是唯一的目的。你能想象喝了很多酒之后,不是变得high起来,而是对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了新的领悟么?

你可能喝的是假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