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化自信 ll 中国白,中国文化的一缕清禅

 觉世文郡 2021-03-18




中国白,中国文化的一缕清禅

                 文:四月桃花      朗诵:银色月光

       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颜色,除了“中国红”,还有一种“中国白”,法国人称为Blanc de Chine,用来指代中国的德化白瓷。

     

     中国白,是中国文化的一缕清禅。

     白色,是一缕清雅,高雅,典雅的禅。

     有一种神态,让人心可以出神入话,诗情入画。

     有一种底蕴,让人怦然心动,记忆犹新?

     有一种文泽,让人凝神聚思,步步生禅。

      中国白,既有中国人丰富和诗意的表达,也曾是东西方交流史上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像喧嚣中隐约的回响,在时空里诉说着悠远的情怀。

      中国白,在自在中沉淀下心绪,在孤独中承载了一切,如日常的淳朴,如参禅的玄幽,见微知著,绝尘脱俗。

 
        中国白,是《诗经》里走出的一首清灵的诗句。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在晨曦的绿野上,骑着白马徐徐走来的,正是谦谦的君子。
       “月出皓兮,佼人兮。”明眸皓齿、肌肤胜雪的女子,才能称得上是美人。

      中国白,充满着诗意的清灵。在色彩缤纷的世界里,放置一抹白,反因它的沉静寥落,而格外跳。

      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中国白,用最不刺激的方式,做着涤荡心灵的征服。它就是这么不可思议,用最朴素的样子,引诱世界。

      中国白,是君子如玉的德行。

      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中国白,以质取胜,而非以色夺目。

     正因如此,每一片瓷上,都映着“玉”的影子。中国人的心中,始终解不开玉的心结。直至今天,人们赞叹瓷器的釉质好,最常用的赞语仍然是“温润如玉”。

     中国把“玉”作为美的理学。玉的美,是“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说,中国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极绚烂,又极平淡。白是极致的朴素,而在极致的朴素中,又有无限的神采。当瓷变得冰清玉洁,就不仅具备形色之美,也有了德行和精神。



      白瓷如白玉。它不追求纯粹的白,不追求无瑕的白。它追求类玉、类白,追求君子之德,追求简单中的丰富。邢窑的白,像蓬松的雪。定窑的白,似轻薄的绢。元代的白瓷,如鸭蛋白中泛青,谓之“卵白”;永乐的白瓷,白如凝脂,恬静柔润,称为“甜白”;嘉靖的白瓷,纯净无杂;万历的白瓷,透亮明快。一样白色,各种面貌,不胜枚举。不同的白,像不同的人生,可能表面无奇,慢慢品味,才能发现有粗有细,各有痕迹。没有一种白是千篇一律的。它们看似平淡,却从来没有失去质感。

      主播:月光,企划总监,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副编审。曾经多次为北京中小学和外省教师培训和指导普通话,并担任过朗诵比赛评委,热爱朗诵,在网络电台和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了许多朗诵作品,以沉稳、亲切的朗诵风格赢得听众的喜爱。个人微信号:ysyg196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